理论教育 12克服语言文字巨大落差,《诗经》《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

12克服语言文字巨大落差,《诗经》《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上对于《诗经》内容的来源,有一种“采诗”之说。这或许真是《诗经》内容的起源。《诗经》里的大部分内容,先是以传唱的歌的形式存在的,其本质是声音。中国文字的发展,明显地与其他文字系统有很不一样的程序。中国文字却不是如此,字符先存在,先有了其独立于声音之外的意义,然后在《诗经》成书的时代,才借由大量运用来记录语言、歌谣,逐步将字符和声音之间的对应关系固定下来。

12克服语言文字巨大落差,《诗经》《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

传统上对于《诗经》内容的来源,有一种“采诗”之说。以我们今天对于西周封建成立过程的认识,可以这样解释“采诗”的意义。周人建立新的王朝,不是件容易的事。不是说今天打下了朝歌,商纣王死了,于是商人原本统治的区域,一股脑儿就改成归周人统治了。

首先,商人能够控制的范围其实并不广;其次,商人对这有限的范围内的控制强度也有限。那是一种联盟共主式的关系,而不是直接的疆域管辖。在周公、成王的时代,周人设计了新的方式,建立了新的统治模式。

这个新的模式,就是封建。封建的开端,是指定一位宗亲或功臣,将一块地方和一群人民“封”给他,要他带着这些人去封地,有时是征服,有时是开发。征服、开发之后,还要负责管理经营。那就变成了他和后世子子孙孙的封国。宗亲或功臣获得的封国,很可能是一个遥远、陌生的地方,要能有效领有这块封地,刚开始要靠武力,却不可能一直只靠武力。封建领主必须了解这里居住的是什么样的人,要认真地探访、了解当地民情,努力试着和他们好好相处。“采诗”,搜集当地民歌,从民歌中接近人民生活,是一种合理的手段。

这或许真是《诗经》内容的起源。并不是说《诗经》中的诗,都是如此采来的,而是说因为有这样的历史情境,周人早早建立了重视民歌、采集民歌的习惯,并将之视为一般贵族必须具备的常识。顺着这个逻辑,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为什么原本具备神圣性的文字,到了周朝会被用来抄写、记录民间的歌词。因为其间牵涉了封建制度运作的功能,封建领主、封建贵族要在封国里安居,要能有效管理封国的子民,他们当然应该知道那里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并且将这些重要资料保存下来,供后世子孙持续学习和参考。

《诗经》里的大部分内容,先是以传唱的歌的形式存在的,其本质是声音。要将这些声音记录下来,这就对原本的文字系统产生了巨大的挑战。不是表音的文字,要用来记录声音。这套文字原本是独立于声音之外形成的,其功能也不在于配合语言,然而在没有任何录音设备的环境中,要将民歌内容留下来,别无选择,只能动用文字来传抄。(www.daowen.com)

因而,《诗经》是周朝的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它找出了一种让这套非表音文字能够和语言、声音产生固定关系的办法来。或许就是“采诗”在封建新制开展上的关键重要地位,逼得周人不得不动用手中的这套非表音文字,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出方法让它能够有效记录语言、声音。

中国文字的发展,明显地与其他文字系统有很不一样的程序。表音文字一定要先确定每一个符号代表什么音,这套文字才能开始有效运作。符号无法关联已有的语言,表音文字就无法发挥功能。中国文字却不是如此,字符先存在,先有了其独立于声音之外的意义,然后在《诗经》成书的时代,才借由大量运用来记录语言、歌谣,逐步将字符和声音之间的对应关系固定下来。

如果没有在周朝经过这样的全面试验,让字符有了明确、固定的发音,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套非表音的文字,恐怕很难一路传留下来。记录语言的需求一直在,文字要和语言对应的需求一直在,如果这套系统无法因应这样的需求,迟早会有另一套文字取而代之,那样的新文字,就必然和其他文明一样,是表音的。

《诗经》保留、见证了中国文字如何克服非表音障碍,扩张其表音功能的神奇转化,说明了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中国留下了这套庞大、复杂的非表音文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