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育理论与学科教学的桥梁

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育理论与学科教学的桥梁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其次,教师教育理论课程学习应观照学科实践,实现理论知识向学科教学实践的转化。教师教育理论课程在很大层面上是对职前教师进行一种观念的引导,而这种观念超越了学科,具有很大的抽象性,如何建构起教育理论与学科教学实践的桥梁,这是实现教师教育理论知识向学科教学知识转化的第一步。为此,教师教育者需要在理论讲授中有意识地引导职前教师思考如何将理论与学科教学联系起来。

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育理论与学科教学的桥梁

首先,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关注职前教师对学科性质的理解,凸显学科思维与学科学习方法。有效教学根植于对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其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对学科本质的把握;没有对学科知识的深度把握,学科知识转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鉴于此,在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卓越班要有意识地引导职前教师领悟和体验学科的本质与精神、思维与方法,使他们获得具有生成与繁衍功能的知识;同时,引导职前教师将高等学科与初等学科相互关联,使他们能够“居高临下”地看待将来所执教学科的内容,以精神、思想联通高等学科与中学课程内容,以思想、方法贯通所执教学科的知识,并使他们对将来所执教学科有深刻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科专业化水平。[10]

其次,教师教育理论课程学习应观照学科实践,实现理论知识向学科教学实践的转化。教师教育理论课程在很大层面上是对职前教师进行一种观念的引导,而这种观念超越了学科,具有很大的抽象性,如何建构起教育理论与学科教学实践的桥梁,这是实现教师教育理论知识向学科教学知识转化的第一步。为此,教师教育者需要在理论讲授中有意识地引导职前教师思考如何将理论与学科教学联系起来。

再次,“做中学”,实现教师教育理论从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一方面,“做中学”能有效揭示职前教师内隐的教学基本信念,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这是实现职前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认同的前提;另一方面,通过“做中学”,将教师教育课程学习中的显性知识转化为能指导职前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隐性知识,这既是“做中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教师教育的最终目的。(www.daowen.com)

最后,实施联合教学,共同完成职前阶段卓越教师的培养。所谓联合教学,是指由高校教师和一线的中小学优秀教师共同完成卓越班的课程教学。联合教学既可以是两类教师分别承担不同课程的教学,也可以是两类教师分时段承担同一门课程的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