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0世纪60年代女性解放方法—揭秘童话中隐藏的世界史

20世纪60年代女性解放方法—揭秘童话中隐藏的世界史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5年出版的《长袜子皮皮》,描述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女性形象的变化。现在,红发不再是魔女而是独立自主的女性的象征。到了20世纪60年代,红头发成为女性解放运动的表现方法之一。然而到了20世纪60至70年代,美国与苏联进入冷战时期。红色是共产主义的象征,因此当时保守派将女性染红发的意图扩张为企图推翻政权,导致红发沦为极度负面的形象。后来这桩婚姻被宣布无效,埃莉诺改嫁未来的英王亨利二世。

20世纪60年代女性解放方法—揭秘童话中隐藏的世界史

看到这里,应该多少能理解《绿山墙的安妮》的作者为何将主角设定为红发了吧?作者把安妮的外在条件设定为少数族群,不仅是贫穷的孤儿和女生,还有一头红发。在排外的西方文化圈里,带着与生俱来的劣势,安妮靠着特有的想象力和智慧,与身边的伙伴共同成长,其坚强的自我击倒了西方国家根深蒂固的偏见。她不同于以往童话里金发碧眼的美丽公主,她是新儿童文学的主角,到现在仍影响了许多少女的成长。

不过,比起安妮,还有一位更具个性的红发女孩代表——皮皮。她和安妮一样有着红头发,脸上有雀斑,虽不是孤儿,但独自生活。1945年出版的《长袜子皮皮》,描述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女性形象的变化。

当时女性与男性的差别几乎消失,男人们上前线打仗之际,女性也必须从事后勤工作。然而战争结束后,她们被命令重拾家庭主妇一职,但她们拒绝,并为了女权运动站出来。不仅是精神层面,连生理层面都不输给男人的现代女性精神,从皮皮身上就可以看见。红头发、红辫子替皮皮坚强的形象加分不少。现在,红发不再是魔女而是独立自主的女性的象征。

到了20世纪60年代,红头发成为女性解放运动的表现方法之一。当时的女权运动者拒绝服从父权社会支配,不愿配合旧有的金色卷发形象,而她们其中一个集体抗议的方法,就是将头发染成红色。在苏·汤森的《少年阿莫的秘密日记》(The Secret Diary of Adrian Mole Aged)中,阿莫的妈妈便因参加女权运动而染了红发。

然而到了20世纪60至70年代,美国与苏联进入冷战时期。红色是共产主义的象征,因此当时保守派将女性染红发的意图扩张为企图推翻政权,导致红发沦为极度负面的形象。

当然,现今染红发已不再具有政治意义,只是单纯的个人美学行为。不过我们仍要感谢当年的她们,为了找到女性自我、张扬女性声音,拒绝社会固有“美”的形象,而将头发染成“丑陋”的颜色。

对于红头发的歧视与偏见,正是支配世界的强者对弱者的加害,也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迫害。不过,历史上的红发女性不但能战胜苦难,同时还展现了自我及魅力。不管遇到再多艰难都坚韧不拔,拥抱着追求自由的热情,使她们成为我们心中历久弥新的主角,而红发也不再是不祥的象征。

安妮并没有花太长的时间就体会到自己的红发美艳动人。看着下述安妮曾说过的话语,我想未来不管有任何困境,她都能克服。而看着安妮的我们,也会如此:

现在我走到了转角。我不知道转角前方等着我的是什么,但我相信那一定是最美好的。

转角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我好奇在那之后会出现什么。是绿色的光芒,还是彩色的光芒,或是一片黑暗?究竟是什么风景,我会遇上什么陌生的美丽?前方是弯道、山丘,还是溪谷?

12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腓特烈一世,因其红色的胡须被称为“巴巴罗萨”(意大利语“Barbarossa”,红胡子之意)。身为德国人却拥有意大利绰号,是因为他前后强行对意大利进行过五次远征

在德国,“红胡子皇帝”是充满爱戴的尊称,不过对惨遭侵略的意大利来说,并非是赞颂他的别称。

腓特烈一世在参加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途中溺死,却与被称为“狮心王”的理查一世[10]共同成为中世纪骑士的形象代表。传说中,他与忠诚的爱将们并未死去,而是沉睡在阿尔卑斯山脉的温特斯山上,等到他的胡子留到可以覆盖三张桌子时,皇帝将会苏醒,并重建德意志帝国。(www.daowen.com)

对此,痴心妄想的希特勒,在1914年6月东部战线侵略苏联时,就以“巴巴罗萨”作为作战名称。

[1]露西·莫德·蒙哥马利(1874—1942年),加拿大作家,以红发安妮为主角的一系列作品为其代表作。1

[2]亨利八世(1491—1547年),亨利八世为了另立新后,不惜与罗马教皇反目,推行宗教改革,让自己成为英格兰最高的宗教领袖。除了宗教改革外,亨利八世还合并了英格兰和威尔士,让王权达到巅峰。1

[3]阿基坦的塔莉诺(1122—1204年),埃莉诺是阿基坦公爵之女,与法王路易七世结婚时,阿基坦并入法国王室领地。后来这桩婚姻被宣布无效,埃莉诺改嫁未来的英王亨利二世。待亨利二世登基,阿基坦顺势成为英国领地,导致英、法王室争斗不休。1

[4]路易七世(1120—1180年),曾领导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但没有成果。1

[5]亨利二世(1133—1189年),亨利二世创建了英格兰中世纪最强盛的封建王朝——金雀花王朝,但与埃莉诺夫妻失和之后,晚年引发了一连串父子反目的战争。1

[6]这里是指安妮女王(1665—1714年),她即位时是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女王,1707年时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安妮女王便以大不列颠及爱尔兰女王名义统治至其辞世。1

[7]红发艾瑞克(950—1003年),又称红胡子艾瑞克、红衣艾瑞克或红魔艾瑞克,是著名的维京探险家,开发了格陵兰。1

[8]玛丽一世(1516—1558年),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都铎王朝第四任君主,为整肃宗教异端人士烧死了三百人,有“血腥玛丽”之称。1

[9]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年),是异母姐姐玛丽一世的继任者,有荣光女王、贤明女王、童贞女王(终身未婚)之称。1

[10]理查一世(1157—1199年),曾领导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是少数取得战果的十字军战事。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