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学英语教学需重视词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探究精神

中学英语教学需重视词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探究精神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现在的教学现状来看,因为高考模式的向导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过于重视语法教学和阅读教学,忽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尤其是忽视学生对所学词汇的掌握。许多教师出于尽快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心理,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多做阅读理解。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知道词汇量的重要性。英语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应该培养学生的这种探究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多问学生问题,给学生一个运用已有知识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发现的乐趣。

中学英语教学需重视词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探究精神

(一)过分重视语法教学,忽视词汇教学

教师过分重视语法教学和阅读教学,忽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尤其是忽视学生对所学词汇的掌握,没有意识到词汇的识别和理解是听、说、读、写的关键。《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能力的保证。”从现在的教学现状来看,因为高考模式的向导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过于重视语法教学和阅读教学,忽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尤其是忽视学生对所学词汇的掌握。在讲解语法时,许多教师只谈句子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不涉及句中关键词的特点与其所担当的语法成分之间的联系。这种就词汇讲词汇、就语法讲语法的方法,人为地割断了句法和词法之间的关系,不仅会使学生学不好语法,而且会影响学生词汇运用能力的发展。

中考和高考英语试卷中,阅读理解所占的分值比较大,而且整份试卷都在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学生只有看懂题目才能准确答题。在这整个过程中,都存在一个识别词义的过程。许多教师出于尽快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心理,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多做阅读理解。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使得学生把时间消耗在了题海中,词汇基础没有过关。许多学生是练习的越多,就越没有信心,因为词汇不过关,使得他们在阅读中看不懂句子。句子看不懂,答题的准确率自然不会高,相对应的考试分数也就会很低。失败的次数多了,学生对英语学习也就没信心了。信心不足,学生的记忆效果也就越来越差,其语言的综合能力将逐渐降低。

(二)对词汇量的理解不够科学

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对于英语学习十分重要。美国语言家Diller(迪勒)认为,如果我们认得2500个词,那么平均每页纸上的词我们就认得78%;如果我们认得5000个词,那么平均每页纸上的词我们就认得86%。Lauer(劳尔)的研究也表明,如果英语学习者拥有5000个词汇量,那么阅读中等难度的文章正确率可达56%。而掌握的词汇量低于5000词的英语学习者,阅读的正确率要远远低于词汇量高于5000个的学习者。积累低于5000个的词汇量,英语学习者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会感到困难。COBUILD(柯林斯)词典则认为,在英语词汇中,大约有6600个词,是最基本和最核心的词汇。这些词,不但包括高频词,而且包括一定量的难词和低频词。

扩大词汇量,是词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知道词汇量的重要性。但许多人对词汇量的理解,还有不科学的地方。根据知识的分类学说我们知道,词汇在人的大脑中有两种状态,即处于陈述性状态的词汇知识和处于程序性状态的词汇知识。如果仅有大量的陈述性状态的词汇,没有发展到程序性状态,那么这种类型的词汇很快就会被遗忘,或者发生记忆错误。如果对相关词语的必要的知识都没有掌握完整,那么在运用这些词语时,我们将会面对很大的困难。这样的词汇在大脑中,只能增加数量,却不能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达不到学习语言的目的。如果增加的是这样的词汇,即使数量再大,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它忽略了另外一个关键因素——词汇的质量。

当然,只注重词汇的质量,不注重词汇的数量,也是不对的。要想用英语表达某个意思,如果大脑中没有相关的词汇,就只能空想。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强调扩大学习者的可应用的词汇,即那些已纳入学习者知识体系的词汇。学习者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对所学的新词进行比较分析,将其组成短语、造成句子,用其表达思想、反映生活。许多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数量,而对词汇的质量重视不够,没有帮助学生利用已知词汇来消化新词,找出新词与旧词之间的联系,他们只是让学生孤立地机械地背诵新词。这样得来的词汇量,是低质量的词汇量。因为头脑中的大多数词汇是消极词汇,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许多中学生因为词汇量不多,词汇掌握得不扎实,使得他们在写一篇英语作文时,不能很准确地用英语表达思想。

(三)没有恰当的词汇教学方法

在笔者调查的几个学校中,词汇教学各有特点。大体情况如下:按照课本后面的词汇表,或逐个讲解,或选择部分讲解;或分段讲解,或一次性讲解完。但对个别词的学习,往往是带学生读一读,给出一两个短语,造出一两个句子。此外,也有些教师,仅带学生把要学的词读一遍,然后学生自己去背词汇表中单词的拼写和中文意思。这样的词汇教学方法,很容易操作,但往往效果不佳,而且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众所周知,人的兴趣源于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人的已有知识与所学知识之间有一个信息沟,需要我们主动去探索未知信息来填补好这个信息沟。英语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应该培养学生的这种探究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多问学生问题,给学生一个运用已有知识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学生的好奇心引起来了,学习兴趣也就有了。(www.daowen.com)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不仅要能很好地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而且有责任帮助学生记忆新词、运用新词和巩固新词,使其发展已有的知识结构。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教师虽然告诉学生词汇很重要,但是在课堂上他们很少花费时间和学生一起学习词汇。因为他们认为学词汇,主要靠学生自己去努力,教师无法替学生去记住新单词。教师对词汇学习的这种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词汇学习的态度。离开了教师方法上的指导,学生对待词汇学习就靠死记硬背,而且是前记后忘。由于新教材的使用,学生普遍感到词汇量大,学习困难。日复一日地死记硬背,日复一日地前记后忘,使得学生感到学习英语很枯燥,令人厌倦。

如果教师对学生多一些词汇教学方面的指导,如就具体的所学单词,帮助学生分析它的前缀或后缀,找出它的词根,让学生了解这些前缀、后缀和词根的意思,帮助学生找出与这些新词在形式上、意思上和用法上相近或容易混淆的词,帮助学生用所学的新内容来表达他们的生活。那么,英语的学习不再枯燥无味,学生的词汇量也会得到大量的增加。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把构词法当作一个语法项目来教,要求学生记住某些词根、词缀的形式和意思,却往往就不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很少强调在交际过程中利用构词法,来创造新词或推断新词的意思进行交际。这种词汇教学的方法,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词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构词法,而且要帮助学生根据记忆规律对所学新词进行复习,让学生掌握一些词汇学习策略。

(四)对猜词能力要求的理解错误

因为在中学试题的阅读理解中有关于猜测句中生词的题目,一些教师便强调猜词的能力。猜词,在一定的情况下是有用的,但准确地猜出生词的意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猜词能力的。猜词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的综合知识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不应该过分强调猜词能力。只有拥有了比较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才能通过对句子进行分析,大体上得出某些生词所在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基本上推出生词的意思。如果题目的难度超出了学生的现有水平,学生只能胡乱猜想。没有一定的技巧,猜词的准确率也将很低。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扎实的学习态度,让其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的猜词能力的培养。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综合知识基础,掌握一定的猜词技巧,所以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语言能力。

(五)词汇教学求多不求精

许多教师在教词汇的时候,求多求全,几乎将字典上的相关内容全部给学生讲一遍。对学生而言,英语词汇是陌生的,词的音、形、义都需要逐个记忆和掌握。大量的信息涌过来,会造成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如果教师讲得过多,内容重点不突出,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太多,那么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将会很少,学生学习英语成功的概率也就会很低。学习过程中的多次失败,会使得学生厌学,造成英语教育的失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教师应该在词汇教学中,突出重点,求精不求多,提高学生的词汇记忆效果和运用能力。

(六)忽视复习、效率低下

词汇学习重复的次数,和词汇学习的效果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重复的次数越多,记忆就越牢。有些学生记单词,没有系统长远的计划,而是心血来潮了,就突击进行词汇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背完了一本书。而当他们回头记忆时,却发现已经多数单词已经忘记。而有些教师在教授单词后,通过听写或练习对学生掌握词汇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测,便放任不管了,他们认为学生从此记住了这些单词,而结果往往相反。这些,都是学生学不会词汇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