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宣帝树楷模育才,大兴天下治

宣帝树楷模育才,大兴天下治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宣帝把这个决定昭告天下,令中外臣吏以王成为楷模。汉宣帝树立的楷模朱邑死后,噩耗传到宣帝处,宣帝十分悲痛,他命令,特赐朱邑的儿子黄金百斤,让他用来奉祀自己的父亲。功夫不负有心人,汉宣帝积极树立楷模培养人才,大大调动了臣吏的积极性,良吏清官不断出现,贤臣辈出,天下大治。

宣帝树楷模育才,大兴天下治

吕蒙

汉朝时,对官吏的培养以汉宣帝树立良吏作为楷模最为兴盛。汉宣帝树楷模的措施不仅抓得扎实,而且对良臣的奖励也十分优厚,所以,当时的官吏都争相为贤,吏治达到了清廉刚正。据记载,当时俸禄拿到两千石的官,凡是治理、政绩有显著成效的,就会被树为楷吏,皇帝还会下诏书加以勉励,增加薪俸,给予重赏,或者是加官封爵。如果公卿有缺,就会从被树为楷吏中次第选用。

王成在胶东当相的时候,治理的政绩是全国最好的,当时国内外都知道王成的政绩。汉宣帝就最先树王成为楷吏。汉宣帝在公元前67年下诏全国说:“现在胶东的相王成,工作不辞劳苦,积极鼓励慰劳人民,使得境内大治。外流的人口都闻讯自动回来上报户口,计有八万余人。王成的治理政绩突出,效果显著。现在特别赐予王成关内侯的爵位,俸禄是中两千石。”宣帝把这个决定昭告天下,令中外臣吏以王成为楷模。

还有黄霸,他转任好几个地方,政绩都很突出,人民都很拥护。于是汉宣帝下诏说:“让御史制定诏书,把以贤良和高风亮节著称的扬州刺史黄霸擢升为颍川太守,俸禄是比两千石,赐他的官车上有车盖,车盖可以高一丈,在他的官车的车辕处抹上高级的明油,以这些来彰显黄霸的有为有德。”诏书面向全国,黄霸的品德得到表彰,也号召全国的官吏和臣民向其学习。

八年后,黄霸的政绩考核又是全国第一,汉宣帝高兴地又下诏书通告全国,特别赐封黄霸关内侯爵位,奖赏黄金百斤,俸禄加到中两千石,并把他树为全国官吏的楷模。汉宣帝觉得这还不能彰显黄霸的功劳,于数月后又擢升黄霸为太子太傅、御史大夫。最后擢升为丞相

由于宣帝十分重视在臣吏中树立楷模,所以当时出现了一大批优良的官吏。被树为楷吏的大臣还有许多,他们都身先示范,带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为国尽力。汉宣帝树立的楷模朱邑死后,噩耗传到宣帝处,宣帝十分悲痛,他命令,特赐朱邑的儿子黄金百斤,让他用来奉祀自己的父亲。宣帝如此怀念、尊崇、保护良吏,是对所有官员的极大鼓励,他激励了更多的人去争取做良吏,达到了培养人才的目的。(www.daowen.com)

功夫不负有心人,汉宣帝积极树立楷模培养人才,大大调动了臣吏的积极性,良吏清官不断出现,贤臣辈出,天下大治。

【悟在当下】树立楷模培养人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汉宣帝通过树立良吏作为楷模,并且给予奖赏,也就是给很多人树立起了追求的目标,使得全国的官吏都向他们看齐,自然地全国的吏治清明,包括楷模在内的一大批人才也就培养出来了。

领导者在培养人才的时候,为了使人才按照自己预想的标准发展,树立一个楷模让大家效仿就很有成效,也很有必要。所以,我们看到,高明的领导者总会不时地表扬、奖赏成绩突出的下属,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人才发挥自己的能力,培养更多的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