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1~2岁孩子是否有道德行为和判断力

1~2岁孩子是否有道德行为和判断力

更新时间:2025-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岁以内的孩子还不可能作出什么道德判断,也不会有什么道德行为。而2岁以后,随着孩子语言能力不断增强并通过成人语言的强化作用,孩子逐步形成了初步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当然,对2~2.5岁的孩子来说,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只是萌芽表现,决不能对他们做出很高的估计和过高的要求。主要是让他们在模仿周围人的榜样中逐步发展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

孩子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反映了孩子对待客观现实特别是对人和对己的态度及行为方式,虽然还不是性格的、典型的、完整的表现,但也是性格的一种表现形式。

1岁以内的孩子还不可能作出什么道德判断,也不会有什么道德行为。1~2岁孩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他们道德行为的最初形态,主要表现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类型。而2岁以后,随着孩子语言能力不断增强并通过成人语言的强化作用,孩子逐步形成了初步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良好的行为时,成人就说“乖”、“好”等词给以强化,当孩子做出不良行为时成人就说“不乖”、“不好”等词加以否定,从而使孩子不断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养成各种道德习惯。以后只要一遇到类似场合,就会毫不迟疑地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而对不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则取否定的态度。如当孩子看到别人在玩新玩具,一方面自己很想拿过来玩,而另一方面又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而克制自己,这就是道德感的源泉。

道德判断也是孩子在跟成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步学会的。在与成人的交往过程中。凡是成人带领孩子一起去做,并且伴以赞许的行为,便认为是好的行为,反之,成人制止或表示斥责的行为便认为是不好的行为。在最初的道德判断中,只有“好”与“不好”两大类,因此,对所有接触的人也只分成“好人”和“坏人”两大类。(https://www.daowen.com)

当然,对2~2.5岁的孩子来说,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只是萌芽表现,决不能对他们做出很高的估计和过高的要求。因为他们还不可能掌握抽象的道德原则,只能用具体的人和事来使他们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主要是让他们在模仿周围人的榜样中逐步发展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另外,这时期孩子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是不稳定的,需要经常鼓励和督促,不断地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道德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