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汉水流域端午节:龙舟竞赛、五黄食俗

汉水流域端午节:龙舟竞赛、五黄食俗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阳民间又称端阳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据传为战国时楚国人纪念屈原的祭日。邓州、新野、唐河等地河流密布,水运发达,古时在端午节前后有龙舟竞赛习俗。南阳民间在过端午节时,历来有食“五黄”的食俗,即黄瓜、黄蒜、蛋黄、糖糕、雄黄酒。在端午节家宴上,大人往往喝得一醉方休,儿童不会饮酒, 就在额头上用雄黄酒抹一个“王”字,与虎额头相似,以避鬼魅。端午节这天,人们还将雄黄酒洒在屋角以杀死百虫。

汉水流域端午节:龙舟竞赛、五黄食俗

南阳民间又称端阳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据传为战国时楚国人纪念屈原的祭日。古人为纪念屈原,将包好的粽子和蒸好的糖糕投入河内喂鱼,以免它们吞食屈原的躯体。每年此时,南阳民间户户门前插艾蒿或菖蒲,意为祛毒和辟邪,幼童于脖颈、手腕、脚腕处系五色丝线。鸡鸣起床洒扫庭院后, 用雄黄酒涂抹幼儿的七窍和肚脐等处,以辟五毒。把带着晨露的癞蛤蟆放在两块墨锭之间晒干,涂擦患处可以治疗肿毒脓疖。妇女和小孩佩戴用彩色布料缝制的香囊,以避汗味和蚊虫。亲戚朋友在这一天相互走动,用粽子糖糕果品之类作礼品。邓州、新野、唐河等地河流密布,水运发达,古时在端午节前后有龙舟竞赛习俗。对此,唐代邓州南阳(唐代时邓州下辖南阳)人张建封曾作《竞渡歌》,予以形象生动的描绘: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水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河上间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擢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www.daowen.com)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

据说端午的早晨人们或到河边,或到坑塘边洗脸可预防眼疾,洗澡可预防皮肤病患。至于五月初五端午门首挂艾的风俗,出于这样一种信念:古人把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所以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在门前挂艾,用香汤沐浴,以求辟邪免灾,健康平安

南阳民间在过端午节时,历来有食“五黄”的食俗,即黄瓜、黄蒜、蛋黄、糖糕、雄黄酒。民间相信雄黄酒能解五毒:即蛇、蝎、蜈蚣、壁虎蜘蛛之毒和辟邪鬼。在端午节家宴上,大人往往喝得一醉方休,儿童不会饮酒, 就在额头上用雄黄酒抹一个“王”字,与虎额头相似,以避鬼魅。端午节这天,人们还将雄黄酒洒在屋角以杀死百虫。除此之外,家家几乎都悬挂朱符, 插着蒲龙艾虎,用软布缝制“老寿星”、蒜头、“五毒”、老虎等给小孩戴。有的用切碎的蒲根,伴上雄黄泡在酒里,抹在小孩五官上,以避虫毒的侵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