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宾阳县革命老区:山河多娇桂中地

宾阳县革命老区:山河多娇桂中地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广西首府南宁市的北面门户,桂中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辐射发展的重要县域。全县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2422立方米,亩均耕地占有水资源量1881立方米。植物种类繁多,已查明的植物种类有1000多种,野生草本植物有8个科48个种。境内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140余种,其中兽类23种,鸟类89种,爬行类21种,两栖类15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7种,自治区级重点保护动物有20多种。

宾阳县革命老区:山河多娇桂中地

宾阳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南,南宁市域东北部,桂中平原的南端,东南有镇龙山脉,西南为大明山余脉。地处东经108°31′59″~109°15′17″和北纬22°54′20″~23°26′55″。东邻贵港市覃塘区,南偏东连横州市,南临南宁市青秀区、兴宁区,西接武鸣区,西北与上林县毗邻,东北与来宾市兴宾区交界。是广西首府南宁市的北面门户,桂中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辐射发展的重要县域。县城宾州镇距南宁市城区中心79千米。2019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06.22万人。

全县辖区总面积2308平方千米。自然地貌呈盆地与山区相结合,中间为盆地,四周边缘为山区,其中平原约占36%,31%是丘陵(多属缓丘),28%属山地,5%为水域。中部盆地有大片冲积平原,面积576.26平方千米,是广西第三大冲积平原,平坦开阔、一望平畴、土地肥沃、水渠纵横,是有名的水稻高产区。北部和东北部为溶蚀平原及缓丘地区,与来宾迁江平原相连;东部为低山丘陵地带,东南部为高低丘为主的丘陵区。镇龙山脉分布于县境东南边缘,大明山余脉分布于县境西南部,山峦重叠,纵横连绵,延伸邻县(区),均为土山,林木郁郁葱葱,是宾阳主要的森林区。县境北及东北边缘则是喀斯特孤峰石山区,群峰林立。境内最高峰是镇龙山主峰大圣顶,海拔1170米。

宾阳县地处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域,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2℃~28℃之间。最热月平均气温29.3℃(7月),极端最高气温为39.2℃;最冷月平均气温14.0℃(1月),极端最低气温为-1.9℃。全县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677毫米左右,雨期多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夏长冬短,夏湿冬干。日照充足,光热丰富,年平均日照1470小时。年无霜期348天左右。历史上极少有降雪现象。

宾阳县邹圩清水河(宾阳县委宣传部供图)(www.daowen.com)

宾阳县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较多,曲长5千米以上的河流有37条,总长688千米。最大的河流是清水河,发源于上林县大明山,流经上林、宾阳两县和来宾市兴宾区,汇入红水河(纳入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宾阳境内流长39千米,流域面积1490.41平方千米,含沙量少,河水清澈。全县有小(二)型以上中小型水库127座,小塘库614座,总集雨面积520.48平方千米,总库容328882.18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2691.41万立方米。清平水库是宾阳最大的水库,集雨面积76平方千米,流域面积41.8平方千米,水域面积725.13公顷。全县年降雨产生的径流总量约20.7亿立方米,年平均河川径流总量约35.78亿立方米。全县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2422立方米,亩均耕地占有水资源量1881立方米。所有这些,对宾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都极为有利。

宾阳平原一瞥(宾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独特的自然与地理环境,为动植物的生存和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地方物产丰富。全县有耕地面积95005公顷,农耕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和缓丘地带,大部分水田种植双季稻,盛产稻米等。植物种类繁多,已查明的植物种类有1000多种,野生草本植物有8个科48个种。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全县有林地7.6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4.17%,活立木蓄积量685.06万立方米,用材林主要树种为杉、松、桉和其他阔叶树。境内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140余种,其中兽类23种,鸟类89种,爬行类21种,两栖类15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7种,自治区级重点保护动物有20多种。宾阳境域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资源储量18种,优势矿种有石灰岩三水铝土、高岭土膨润土、页岩矿等,金属矿以银锌、铅锌、铜矿、锑矿为主。农业土特产主要有莲藕、香米、胡萝卜、香芋、甜笋、葡萄、火龙果、黑皮果蔗、酸梅等。黎塘莲藕、古辣香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