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乡愁记忆第2季:河南郏县张店村·重教启智

乡愁记忆第2季:河南郏县张店村·重教启智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河南省平顶山市的张店村,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在中原大地上繁衍发展,播撒着“重教启智”的种子。目前村中居住着300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张良后裔,从第67代到第75代,9代同村。举行破蒙启智仪式每年农历四月初十,村民们一早就来到留侯祠,把张良神像恭敬地请到村中义塾原址,为孩子们举行破蒙启智仪式。据当地地方志记载,抗日战争时期,张店村人张树禧,就用“张良摆山阵”中的谋略,保护了村庄,掩护了百姓。

乡愁记忆第2季:河南郏县张店村·重教启智

背靠龙凤山,面对汝河水。河南省平顶山市的张店村,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在中原大地上繁衍发展,播撒着“重教启智”的种子。目前村中居住着300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张良后裔,从第67代到第75代,9代同村。

举行破蒙启智仪式

每年农历四月初十,村民们一早就来到留侯祠,把张良神像恭敬地请到村中义塾原址,为孩子们举行破蒙启智仪式。参加仪式的孩子们,当天吃的早饭,也很有讲究。芹菜寓意勤奋,葱饼代表聪明,鲤鱼则是希望孩子能读书成才,鲤鱼跃龙门。仪式上,孩子们将一双由母亲亲手缝制的鞋子毕恭毕敬地放在张良像前,代表着学习张良谦卑处事的精神和追求智慧的志向。在《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一天,张良在石桥上偶遇一位白发苍苍、手持拐杖的老人。老人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掉落桥下,然后傲慢地指使张良道:“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替他去桥下取上来鞋,老人又跷起脚,命张良给他穿上。张良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张良的至诚和隐忍精神感动了老者,于是老者送给他一本《太公兵法》,张良细心研读,后来成为了满腹韬略、智谋超群的汉代开国名臣,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功成名就之后,他却没有贪恋权贵财富,而是选择了隐居世外,淡泊终身。破蒙仪式结束后,孩子们还会诵读经典,直接与先贤大师对话。张店村人,就是用这样一种素朴的方式,从小在孩子们心中立下榜样和规范,让孩子们受益终生。

明代万历年间,先祖张乐舜在此兴办义学,倡导孔子有教无类”思想。为了鼓励孩子们勤奋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他规定凡是参与县试、乡试、殿试者,按三斗、一石、五石,补助不同份额的公田和谷粮。他十分推崇张良的智慧和为人,常常以张良的求学故事来启发孩子的心智。他教子有方,儿子高中进士。这让村里人纷纷效仿,使先贤遗风代代相传,为子孙后代打开了通向智慧的大门,指明了正确的学习方向。

在张店村,还流行着一种独有的棋类娱乐活动——张良摆山阵。相传是张良根据八卦演绎而来。这种游戏,张店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玩。棋子不多,棋盘随手画来,棋局却千变万化,结局往往出乎意料。“无常胜、知变通”的祖先智慧,就融入在这街头巷尾的游戏中。“张良摆山阵”不仅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大局观念,让人们在闲暇娱乐时,思虑着变化之策。这种古老的游戏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给人带来乐趣,而且在战争年代还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当地地方志记载,抗日战争时期,张店村人张树禧,就用“张良摆山阵”中的谋略,保护了村庄,掩护了百姓。他首先采用摆山阵中的“四门阵法”,让人把村庄的四道寨门全部关闭,并让村里人保持安静,他自己则带领着部下巡视城墙,看到日本兵来到寨门前时,朝日军头目的马屁股开了一枪,日军头目摔落在地,慌忙跑回县城。张树禧一边让村里的乡亲赶快转移,一边带领部下把四道寨门全部打开,然后才出了村。日军派来了增援部队,见寨门打开,街上空无一人,正在犹豫是否要进村时,身后突然响起了枪声,张树禧带领部队绕到鬼子后面包抄了上来,打了鬼子一个措手不及,日军仓皇逃走,再也没敢来张店村侵略百姓。(www.daowen.com)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了张店村,但家乡的父老乡亲用一个特殊的方式,把这些优秀的人才与家乡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村里从1987年开始,每年都会邀请一位有所作为的青年回到故乡为学生们上一堂特殊的教育课,用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奋斗过程和外界新鲜的信息,激励后辈努力学习,见贤思齐。这些走出张店村的优秀人才,大都把这种受邀回乡给孩子们传授学习经验当做一种责任和光荣。

优秀的中华文化像一首古老的歌谣,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不停地吟唱。古老的土地上“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一代名相张良,曾经播撒下的智慧种子,历经沧桑,早已生根发芽,重教启智的良好传统,在这里世代相传。

(本集编导:王星晨 孙清秀 摄像:李坡 王方 赵良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