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伤痕文学与当代中国美术

伤痕文学与当代中国美术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随后的建国30周年全国美术展览评奖中,连环画《枫》夺得金奖,引领了连环画又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连环画《伤痕》与《枫》被视作伤痕美术风潮的发端与代表作,是“新时期”中青年连环画家的巅峰之作。其中《连环画报》版的《枫》成为伤痕美术风潮中影响最大的作品。

伤痕文学与当代中国美术

1. 小说《伤痕》引发的“连环画热”

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发表时为复旦大学在读本科生卢新华撰写的短篇小说《伤痕》。小说发表之后,上海街头的每个报栏前都挤满了争相阅读的人群,当日《文汇报》加印至150万份,“读《伤痕》,全中国人所流的泪可以成为一条河。”[8]《伤痕》被全国二十多家省、市广播电台先后播发,新华社、中新社等先后播发新闻报道。小说《伤痕》通过描写王晓华母女的生离死别以及她与小苏爱情生活的悲欢离合,呈现了知青、知识分子、老干部及城乡普通民众在特殊年代的种种遭遇,引发人们共同反思:伤痕究竟来自何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生离死别与悲欢离合?

因为小说《伤痕》产生的巨大影响,《连环画报》邀请刘宇廉[9]、陈宜明[10]李斌[11]三位知青画家根据小说改编创作连环画《伤痕》(图1-1),他们用真挚的情感与新颖的现实主义形式,表现了特殊年代悲剧性的生活历史。他们创作的46幅连环画作品首发于1979年3月号的《连环画报》,刊出后获得广泛好评,并荣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展览一等奖。

以卢新华的小说《伤痕》为题材的同名连环画除了《连环画报》版之外,至少还有5个单行版本流传至今:①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3月版(王日青编,苏华绘);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5月版(齐雁、乐健编绘);③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8月版(润青编,杨利禄等绘);④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版(杨本生等编,张淮等绘);⑤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1月版(侯宏改编,李长兴摄影)。需特别指出,江苏人民出版社版连环画《伤痕》虽未产生太大影响,但其描绘各种人物动态衣纹的白描手法却堪为教科书级别,在中国连环画发展史中,可以视作从古典题材、农村题材向城市题材转型的代表作品之一。[12]

图1-1 陈宜明、刘宇廉、李斌编绘:《伤痕》,连环画,首发于《连环画报》1979年3月号

2. 连环画《枫》引发的激烈争议

郑义[13]的中篇小说《枫》最初刊登在1979年2月的《文汇报》上,小说描写了特殊年代中红卫兵势不两立的两派——“造总”与“井冈山”之间的斗争与冲突,以及夹杂着青春的懵懂和特殊年代的不幸爱情。男女主人公——李红钢与卢丹枫最终双双死去。

1979年8月号的《连环画报》发表了陈宜明、刘宇廉与李斌三人合作的依据小说编绘的水粉连环画《枫》,《连环画报》推出《枫》三天即被叫停发行,《美术》杂志副主编何溶[14]组织文章进行讨论,《文汇报》《工人报》《美术研究》等报刊相继刊发专题评论文章,在多方努力下,《连环画报》度过禁售难关,杂志得以顺利发行并且加印了10万份。在随后的建国30周年全国美术展览评奖中,连环画《枫》夺得金奖,引领了连环画又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连环画《伤痕》与《枫》被视作伤痕美术风潮的发端与代表作,是“新时期”中青年连环画家的巅峰之作。

在连环画《枫》(图1-2)引发的激烈争议中,反对者提出的主要意见是《枫》让人们回顾特殊年代中的武斗事件,不利于安定团结,没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其中“正面”描绘林彪、江青的形象,让人情感上无法接受。[15]这也是《连环画报》被禁止发行的主要原因。激烈争议的背后体现了这样一个分歧:什么才是艺术的真实,如何在绘画中表现历史人物与反面人物。

图1-2 1979年8月号的《连环画报》刊载连环画《枫》

图1-3 谌容:《人到中年》(www.daowen.com)

支持者[16]以及作者的辩述道出了一个简单的常识:就情节性绘画来说,表现历史事实的真实是最起码的要求,艺术的真实首先要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其中何溶在1979年第8期《美术》上发表《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读连环画〈枫〉和想到的一些问题》一文,肯定了连环画《枫》的艺术价值与现实意义。连环画《伤痕》《枫》等之所以取得成功与好评,根据学者王洪义的概括,是因为作品“冲破文艺禁区、还原真实性、成功塑造人物、视觉效果好”[17]。其中《连环画报》版的《枫》成为伤痕美术风潮中影响最大的作品。

因为《枫》这组画还原历史的真实态度与较高的艺术水准,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了《枫》的单行本,发行3000册。时隔30年后的2009年,李斌重绘连环画《枫》,作为中国首届架上连环画邀请展作品出版。三个不同版本的连环画《枫》见证了一段思想不断解放的历史。

3. 连环画《人到中年》激发的情感共鸣

谌容[18]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发表于《收获》1980年第一期,作品通过讲述中年眼科大夫陆文婷因工作与家庭负担过重而病累交加、濒临死亡的故事,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困境。谌容自陈要“把人间的悲喜剧放在一定的历史范畴,探索决定人物命运的历史渊源,写出更深刻、更本质地反映历史面貌的作品”[19],《人到中年》(图1-3)的独特价值在于伤痕文学风潮中的作品专注于反思历史的“伤痕”之际,将重心放在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问题的严峻性方面,激发了读者特别是知识分子阶层的强烈情感共鸣。

图1-4 尤劲东绘:《人到中年》

时为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学生尤劲东[20]以谌容中篇小说《人到中年》为蓝本,由王素改编出脚本,成功绘制73幅连环画作为毕业创作,最初发表于《连环画报》1981年第11期,发行量逾百万册。连环画《人到中年》(图1-4)在保持小说的真实性与深刻性基础上,通过视觉语言的转换而使读者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以陆大夫为代表的中年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与生存条件。连环画《人到中年》借鉴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的艺术形式,与小说采用的意识流方式呈现陆大夫在病榻上半梦半醒的状态下回忆诸多人事的主题十分契合。可以说,连环画《人到中年》体现了创作者不甘心连环画的通俗文化地位,追求独立存在的艺术价值而向单幅创作靠拢,每一幅单页的构图、人物、用色都值得细细品味,其写实与装饰相结合、现实与梦幻相交织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使连环画逐渐摘掉了“小人书”的帽子,是《连环画报》继《枫》之后发表的又一力作。

4. 伤痕文学作品改编的“连环画热”

自1979年到1980年代中期,掀起一股将伤痕文学作品改编为连环画的热潮。除了《伤痕》《枫》《人到中年》之外,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爱情的位置》,张扬的小说《第二次握手》,丛维熙的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与莫应丰的小说《将军吟》等引起广泛影响的伤痕文学作品均被改编成不同版本的连环画(详见表1-1),推出这些连环画的出版社遍及中国南北各省,其中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是出版主力。

这些连环画的出版借势伤痕文学作品产生的实际影响,同时伤痕文学作品的影响也随着连环画的发行深入社会的大部分角落,伤痕连环画与伤痕电影一道成为伤痕文学二度传播至大众领域的两驾马车,从而进一步推动人们的思考与社会思想的解放。这些连环画作品的风行,均遭各类当代艺术史写作文本所忽略,但其推动艺术风潮走向大众层面的作用一般会超过那些颇有影响的单幅绘画作品。“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伤痕文学中有太多的自恋倾向,并采用了浓厚的戏剧化、主题化的艺术手法,因而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局限性。”[22]依据伤痕文学作品改编的连环画自然也无法避免这一倾向。

表1-1 伤痕文学作品改编为连环画一览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