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海上画派开派大家任颐及清末海派四杰揭秘

海上画派开派大家任颐及清末海派四杰揭秘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是海上画派的开派之大家。任颐因绘画而被人们熟知,与吴昌硕、蒲华、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杰”。吴昌硕少时喜欢刻印,得其父的指点;青年时曾四处躲避战乱,在务农的同时,读书习印,钻研书法;往来于江浙、上海等地,结交文人、画家,临摹书法名画。

海上画派开派大家任颐及清末海派四杰揭秘

上海画派的代表画家有赵之谦、虚谷、任颐、吴昌硕黄宾虹,还有任熊、蒲华、胡公寿、张熊、吴友如、程璋、吴庆云、任薰、沙馥、吴湖帆、吴待秋、吴子深、陆俨少、黄山寿、倪墨耕、赵子云、王一亭、冯超然、郑午昌等,他们的成就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现当代的绘画发展。此外,上海画派高产画家居多,这与上海的商业化特色及他们卖画为生的身份相吻合。

(一)赵之谦

赵之谦(1829—1884年),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他多才多艺、好学善学,在文学史学金石考据及书画篆刻诸多方面都成绩斐然。他的绘画对后来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他的绘画中的一股“金石气”对吴昌硕等人影响更大。

赵之谦是一位金石画家,他以金石的刀法和书法的笔意入画,笔墨酣畅,设色浓艳,墨色交融,醇厚洒脱,以草书入画,神完气足,富有金石气,开清末写意花卉之新气象。他是海上画派的开派之大家。他35岁后画风开始转变,到50岁时达到炉火纯青的高峰。以金石书法入画的立意和创新开拓文人写意画的新途径,在绘画史上可以大书一笔。

赵之谦是一位重视创格和从俗艺术风貌的画家,其构图特点是饱满严整。花卉上承青藤白阳的酣畅淋漓、糅合原济、李觯,古拙深朴的大写意花卉传统,水墨交融,又吸收、融合了民间花鸟画的明丽隽雅、雍容大气、生机勃发,有宽博深厚之意趣。他的色彩繁琐而绚丽,善于把多种颜色组合起来,作品用色独特,雅俗共赏,所用三种重色是红、绿、黑,相互映衬,交融,对比。善于把色彩处理得层次分明,冷暖有变化,鲜艳浓丽、有序和谐。人物画则不注重造型准确,而重在表意写情,对社会、民众的感慨,以抒发内心忧郁的心结。他写的山水,自出机杼,向大自然学习,用笔枯润相佐,浓淡相间,一派天趣。中侧峰兼施,圆浑舒畅,顿挫见骨见节,却古雅儒醇,确属刚柔兼济。书法则雄浑凝练,勃健爽朗。

赵之谦《花卉册》(图1-1)作于咸丰九年(1859年),那时赵之谦才31岁。该画册的色彩艳丽古雅,在技法上开拓了写意画与没骨画的融合。

图1-1 赵之谦《花卉册》

(二)虚谷

虚谷(1823—1896 年),僧人。俗姓朱,名怀仁,安徽新安人,移居江苏广陵。初任清军参将,因无意镇压太平军,遂出家,名虚白,字虚谷,号倦鹤,紫阳山民,不茹素,不礼佛,卖画为业,自谓“闲中写书三千幅,行乞人间作饭钱”。与任伯年、高邕之、顾西津、吴昌硕、倪田等相善,善画花卉、蔬果、禽鱼、山水、人物和肖像,尤精花鸟、动物。笔墨从华新罗化出,风格冷峭、新奇,善运枯笔、战笔、断笔、中峰侧逆锋互用,敷色淡雅,无一笔滞粗,《海上墨林》说他“山水、花卉、蔬果、禽鱼,落笔隽冷,蹊径别开”。兼能诗,著有《虚谷和尚诗录》。

虚谷用笔很有特色,善用篆隶笔法,有一种浑厚的笔墨韵味。还有是线条的大胆运用,干笔枯笔过去在山水画中运用,被虚谷用到了花鸟画中,这是种创新。线条断续顿挫,笔断气不断,疏笔轻勾,淡墨虚勒线条凝练遒劲,生涩拙辣,再加造型呈方折几何形体,使画面冷峻新奇,秀雅鲜活,别开生面。他的用笔方多圆少、毛多光少、涩多润少、断多连少、干多湿少、逆多顺少、劲多柔少,产生一种峭、涩、冷、奇、寂,是一种隐约显现的禅意画。脱尽人间烟火气,使人耳目一新。

虚谷善于画山水、花卉、动物、禽鸟,尤擅于画松鼠金鱼(图1-2)。亦擅于写真,工隶书。作画有苍秀之趣,敷色清新,造型生动,落笔冷峭,别具风格。

图1-2 虚谷《金秋鱼跃图》

(三)任颐

任颐(1840—1896年),清代画家。初名润,字小楼、伯年,后改名颐,祖籍浙江山阴(今属浙江省绍兴市),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画家。任颐儿时随父亲学画,14岁来到上海,在扇庄当学徒,后以卖画为生,为避免被造假,他的画署款多写“山阴任颐”。

任颐的绘画题材相当广泛,人物、肖像、山水、花卉、禽鸟等样样精通(图1-3)。他用笔用墨丰富多变,构图新巧,主题突出,疏中有密,虚实相间,浓淡相生,富有诗情画意,清新流畅是其画作的独特风格。任颐因绘画而被人们熟知,与吴昌硕、蒲华、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杰”。人物和花鸟是任颐最擅长的,往往寥寥数笔便能把人物整个神态表现出来,着墨不多而意境深远。

任氏一门中人才辈出,后有“三任”之说(另两位是其叔伯辈的任薰、任熊),但任颐是其中成就最大的。

图1-3 任颐《爱莲图》(www.daowen.com)

(四)吴昌硕

继任颐等人的前期上海画派以后,以吴昌硕为代表的后期上海画派对20世纪前期的中国画坛产生了更加重大的影响。

吴昌硕(1844—1927 年),名俊卿,字昌硕,亦署仓硕、苍石,别号缶庐、老苍、苦铁、大聋、石尊者、破荷亭长等。吴昌硕少时喜欢刻印,得其父的指点;青年时曾四处躲避战乱,在务农的同时,读书习印,钻研书法;往来于江浙、上海等地,结交文人、画家,临摹书法名画。后定居上海,与叶为铭、丁仁、王提等人发起成立“西泠印社”,被推为社长。

吴昌硕工诗词,善书法、绘画,精篆刻,其画擅花卉,间作山水,曾得任颐指点,并师法赵之谦、徐渭、朱耷、扬州八怪诸家,以篆书和草书笔法画梅、藤、竹、菊、石等,笔墨老辣,苍劲深厚,富有金石气,设色浓艳鲜丽,注重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他的作品用笔奔放有力,用墨用色浓重,布局疏密偏正,颇具匠心,形象突出,极有气势。画面虽似横涂竖抹,不经意之间却严谨生动,各得其宜,表现出超乎形似的神韵,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艺术感受。另外,吴昌硕接受外来绘画作风,大胆采用西洋红入画,在强烈对比中造成生意盎然、浑厚古拙、秀雅明丽的艺术效果。他画花卉竹石,天真烂漫,偶作山水人物亦质朴有趣,晚年创作大写意花卉画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摒弃传统文人画中颓废孤寂、乱头粗服的作风,代之以雄强刚健的风格(图1-4)。吴昌硕的绘画开辟出中国画艺术的新天地。

图1-4 吴昌硕《牡丹图》

(五)王一亭

王一亭与吴昌硕的关系非常密切。吴昌硕的艺术之所以获得成功,与王一亭的努力有着密切关系。

王一亭(1867—1938年),名震,字一亭,号白龙山人。曾任日商大阪轮船公司买办、日清轮船公司上海分公司买办,是上海滩三大洋行买办之一。他投资工商业和金融业,事业发达,曾担任上海总商会的会长、中国佛教会会长。

王一亭主要从事工商业和社会活动,书画是他的业余爱好。他积极组织和参与海上题襟馆、豫园书画善会、海上书画联合会等美术社团的活动。1927年吴昌硕逝世,为纪念老师,王一亭发起创办“私立昌明艺术专科学校”,并担任校长。他在商务和公务之余喜弄翰墨,吟咏自适,书画艺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王一亭的前期绘画亦偏于甜俗,后期在吴昌硕的影响下,转向粗放凝重、浑穆庄重,个人风格日益突出。50岁时他进入艺术创作的高峰时期。王一亭的画风与吴昌硕相似,作品以流畅见长,山水花木郁勃有生气,人物画亦具特色。他精研佛学,画佛像具有个性(图1-5)。另外,他还尝试作油画,书法创作亦有成绩。吴昌硕和王一亭融金石书画为一体的写意画法,扭转了海上画坛的旧习,重树一代新风,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画艺术的发展空间。

图1-5 王一亭《无量寿佛》

(六)“海上四家”

在民国初期的上海画家当中,赵叔孺、吴待秋、冯超然、吴湖帆有“海上四家”之称。

赵叔孺(1874—1945年),名时榈,晚号二弩老人,室名双弩机,浙江宁波人。精书法、绘画、刻印,工笔写意,水墨设色,无所不能。尤好画马,晚年工花卉、草虫。他是海派工稳一路的代表人物。赵叔孺的笔墨丹青,纯属文人的一种消遣方式,所画鞍马不拘形似,常在似与不似中求造型。

吴待秋(1878—1949年),名徵,字待秋,别号抱鳎居士、疏林仲子、春晖外史、鹭丝湾人、栝苍亭长、晚署老鳎。浙江崇德(今桐乡)人。吴待秋出身于书画世家,其父吴伯滔(1840—1895年)乃清末著名画家。吴待秋一生凭借顽强的意志,恒久的艺术追求,获得了绘画上的成就。他一生创作甚多,出版画集有《吴待秋画稿》一、二册(商务印书馆),《吴待秋画册》(西泠印社),《吴待秋山水册》《吴待秋花卉册》等。

冯超然(1882—1954年),字超然,号涤舸,别署嵩山居士,晚号慎得,祖籍江苏常州。晚年寓居上海嵩山路,故署其居名“嵩山草堂”。山水师法“四王”,上追元人神韵,笔墨淳雅洒脱,花卉、人物,取法仇英、唐寅,神形兼备。善书法,能治印,通诗词,为沪上画坛之大家。

吴湖帆(1894—1968年),江苏苏州人,为吴大澄嗣孙。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画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吴湖帆工山水,亦擅松、竹、芙蕖。初从清初“四王”入手,继对明末董其昌下过一番工夫,深受宋代董源,巨然、郭熙等大家影响,画风不变,骨法用笔,渐趋凝重。画风秀丽丰腴,清隽雅逸,设色深具烟云缥缈,泉石洗荡之致。吴湖帆的山水画最有特色,当他挥毫时,先用一支大笔,洒水纸上,稍干之后,再用普通笔蘸着淡墨,略加渲染,一经装裱,观之似出岫延绵,不可方物。有时画鸟、画牛,更以稀见为贵。吴湖帆收藏宏富,善鉴别、填词。他著有《联珠集》《梅景画笈》《梅景书屋全集》《吴氏书画集》《吴湖帆山水集锦》及多种《吴湖帆画集》行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