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清朝晚期,上官村张氏家族的豪大老宅院-上官村志

清朝晚期,上官村张氏家族的豪大老宅院-上官村志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朝晚期,上官村张氏家族步入商贸经营,以其神奇的聚财能力,短期内拥有一批如“福盛积”“福盛泰”“福盛佬”等知名字号与商铺,田产、豪宅遍布多地,其中上官村张家老宅院最为豪大。张家老宅院位于上官村南街中部,坐南朝北,横排东西两院。“大夫第”就是士大夫的门第,是一种身份的标榜、一个家庭的显赫。进大门之后就是前厅房,也称为倒座,是院子最前面的房子,与正房相对,一般家里仆人住,倒座、厦房、厅房形成了前院。

清朝晚期,上官村张氏家族的豪大老宅院-上官村志

清朝晚期,上官村张氏家族步入商贸经营,以其神奇的聚财能力,短期内拥有一批如“福盛积”“福盛泰”“福盛佬”等知名字号与商铺,田产、豪宅遍布多地,其中上官村张家老宅院最为豪大。

张家老宅院位于上官村南街中部,坐南朝北,横排东西两院。东院三进,前后楼房,中间厦房,屋梁上写有“咸丰戊午年春立”字样,即1860年,默默地显示着158年的年轮岁月。

西院建筑极为宏大精致,全院为五进一花园,即前厅房、厦房、主厅房、后楼房,后院四角各盖有角房,建有两坡流水的后门房,两边各有厕所一间,分为男左女右,最后是长约30米的后花园,中间有一座砂石平顶形状的假山。张家宅院坐南朝北,门楼建筑特别考究,门楼顶部结构和筑法类似房屋。门扇外侧置铁质花辫扣,竹节形状门环,门楣上有双面石头雕,雕刻题材为吉祥图案、福禄寿喜、鹤鹿同春。两边门墩石为花瓶图案,门口右边有石雕上马石,左边有卷发石狮形状拴马桩,大门正方三步青石台阶,两边为整体坡石。大门正上方悬挂“大夫第”横匾一幅。

一个富商的宅院为何要叫“大夫第”,这样的名称又是怎样得来的?大夫是古代的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明清以后不用大夫为官名,但高级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将军。“大夫第”就是士大夫的门第,是一种身份的标榜、一个家庭的显赫。据说张家祖上有一位商人,而且生意做得比较大,在四川、陕西等地都有商铺字号。过去有一种“刑不上大夫”之说,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封建意识,即官做到大夫一级,原则上是免于国家法律制裁的。由于清朝后期政治腐朽,买官卖官比较盛行,于是他就花钱捐了一个“大夫”的官名,以图享受一定的封建等级特权,于是便有了这座府邸,名为“大夫第”。(www.daowen.com)

进大门之后就是前厅房,也称为倒座,是院子最前面的房子,与正房相对,一般家里仆人住,倒座、厦房、厅房形成了前院。厅房前后开门,可以由西侧通过厅房走到后院。张家老宅的前院房子建筑质量、装修精致程度都很高,前院比较宽敞,是主要从事生产活动和一部分日常交往的功能空间。中间为对檐厦房各三间,厦房两侧的山墙下部为青石,雕刻有蝙蝠菊花、花瓶等寓意吉祥的图案。厦房西边山墙上筑有精美绝伦的土地神龛,突出墙面砖雕平台、立柱、瓦房,内有木雕花格玻璃门,供奉土地神像。正中厅房比厦房高出两个青石台阶,与厦房间有阴沟相隔,以便排水,阴沟北边厦房山墙上有砖雕猴子上树图案,寓意辈辈封侯。大厅的梁、柱、檩、木方都是按照最经典的方式排列组合,形成一种超强的稳定力量,四个粗大明柱稳放在石雕柱顶石上。柱础部位和顶部交接处,都有复杂装饰。横梁与檐托处都饰有雀替和挂落,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雕法有圆雕、浮雕、透雕等。大厅正面用油漆木板装饰,正上方悬挂横匾“宽仁厚德”。前方有条桌、方桌,条桌上置放木雕四扇花格张氏先祖神龛。方桌上摆有楠木果碟、青铜烛台,方桌前有花缎桌裙,地上有圆形红地毯。

正厅房后边是一坡流水的楼房,面朝北向,全部为木雕格子门,上边有木栏杆走廊。格扇门由木料构成长方形框架,框架分为上部的格心和下部的裙板,格心部分作为采光用,格扇门成双布置,平时只开中间两扇,人多时开启所有门。阁楼仅作储藏物品用,主要目的是使整个院落的外部形象显得高低错落。

张家宅院全部建筑均为砖石木结构,水磨砖面,白灰座砖,房檐流水瓦当饰花,瓦间三七压茬,瓦与瓦间扣有铜瓦,屋脊与脊吻砖雕十分精致,立体感强、工艺水平高,脊兽高有近三尺。张家宅院不太追求建筑的色彩和材料的贵重,多通过雕饰来体现主人的人生理想与道德追求。总之,张家老宅院平面布局紧凑,选材与建筑质量严格,室内外空间处理灵活,装饰艺术水平高。布局上房屋都是呈对称布置,中轴明确,以厅堂串起层层院落,形成“五进一”花园的大宅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