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职教育花盆效应的功能调查

中职教育花盆效应的功能调查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的“花盆”功能既包括教育功能,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教育功能,它是要从生态学中“花盆效应”的观点和原理出发,来研究和阐述教育的花盆功能,揭示教育“花盆”的内在因素及其外在的生态作用,以及揭示教育花盆主体与周围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传统的基本职能正在向多元化职能转化。现代教育的职能远远超出了传授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范畴。

中职教育花盆效应的功能调查

教育的“花盆”功能既包括教育功能,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教育功能,它是要从生态学中“花盆效应”的观点和原理出发,来研究和阐述教育的花盆功能,揭示教育“花盆”的内在因素及其外在的生态作用,以及揭示教育花盆主体与周围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还是零碎的,都可以称为教育,不难看出,作为有目标的教育“花盆”生态系统,有其内在功能的教育性、外部功能的社会性和教育生态功能[26]

(一)生态功能

教育的生态功能区别于教育功能,但又与教育功能有许多重叠。教育生态系统是一种有目的的系统,有系统内的生态功能和系统外的生态功能(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功能之分)。其内在功能为育才,其外在功能主要为其社会功能——传递文化、协助个人社会化、使人们建立共同的价值观等。

教育功能是教育满足主体需要的呈现形式,教育本质是教育功能的客观基础。对教育生态功能的认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从教育、人、社会三者关系中理解教育传递文化培养人的本质。教育、人、社会三者关系表现:教育受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制约,又通过社会文化传递积极影响作用于社会和人的发展。由此,我们对教育本质可以表述为: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通过传递人类文化,对人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促使其社会化,进而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实践活动。教育生态功能是教育与人、社会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平衡的生态功能关系,是对内在育人功能和外在社会功能的两方面功能的融会贯通。

(二)社会功能(www.daowen.com)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教育被社会发展所制约,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政治制度与科学文化等因素影响和制约着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也反作用于社会,教育的育人功能影响和保障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起到传递文化,协助个人社会化,促进社会流动的作用,通过教育培养的人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作用。教育的社会功能体现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社会领域。通过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参与社会实践,促进社会发展。在远古时代,尚且需要通过教育,向年轻一代传授生产劳动的经验,以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保证社会生产的延续和发展。现代社会,生产的发展、经济的振兴,越来越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基础工程,教育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奠基性的功能和作用。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促进社会稳定团结。中国的教育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教育为政治服务的体现。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人才,要发挥好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功能。应当明确,今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四有”人才。为此,要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努力实现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把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放在首位。学校在安排教学工作以及实施各方面管理时,要把思想品德教育纳入目标管理。每位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只有这样,一批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会以献身的精神,维护、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貌。通常人们理解,科技离不开经济,离不开一定的生产力,科技对经济又有巨大的作用。在科技与教育的关系上,科学技术人才要靠教育来培养。教育的一个基本立足点,是要提高人民的全方位科学素质。注重教育培养人民的科学素质和科技人才。教育对科技的功能,一方面是输出经过智力开发的人才,同时又输出科技开发的成果。教育具有延续文化的功能,具有选择、整理文化的功能,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人类社会能从愚昧与野蛮,走向今天的文明与开放,是文化教化的结果。而文化教育的前提是文化的传递,文化只有通过教育的延续与传递,才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断发扬光大。

(三)教育功能

教育的内在功能就是育才。在学校教育内部,学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校园环境优美,自然的绿色、芬芳的花香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使人心情舒畅地投入学习。美丽的校园可以唤起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和幸福感。不难看出,美妙的学校自然景观,为学生长身体、长知识创造了非常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利于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学校里好的校风和教风环境,必然会带动好的学风,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的规章制度,是校内的法规,它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当然,规章制度的贯彻,也要伴随民主精神的发扬,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贯彻执行制度。只有认真执行各项制度,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也只有建立起良好的规范和秩序,才能保证教学与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教育质量才有基本的条件和保证。

教育的生态功能:一是传授生产劳动经验,为社会生产服务;二是传授社会生活经验,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伦理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从而适应社会生活。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传统的基本职能正在向多元化职能转化。现代教育的职能远远超出了传授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范畴。在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已经不只局限在输出人才这一方面,而是从多方面、多角度为生产和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原先那种与社会、经济脱节的封闭或半封闭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派生出一些新的职能,创造与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的职能日益突出。现代教育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它一方面通过教学活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它又不断地“生产”和创造出新的科学知识,开拓新的科学领域,推动科学向前发展。这一功能在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表现得尤为明显。传统的教育主要解决个人受教育的问题,而且只限于青少年阶段。它把人按自然年龄划分为出生→生长→受教育→参加社会劳动→退休→死亡这样几个阶段,受教育只是人生的一段小插曲。现代教育打破这种“单线”模式,把人的生长、发育及生命的全过程和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现代终身教育观,即教育应是个人一生中不断地学习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