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职教育花盆效应探究:观察各类别效应

中职教育花盆效应探究:观察各类别效应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市场经济下,政策的促进效应,有一两个五年计划周期,算是比较长的长期效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中等职业教育榜样效应上具有极高的激励作用。这是给民众的一颗“定心丸”,这是心理求安稳的“安全”效应、定心效应。目前,在广西中等职业教育,订单教学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但是订单的促进作用还是比较局部的。

中职教育花盆效应探究:观察各类别效应

(一)政策促进效应

政策的促进效应,从政策生效时长分,分为长期效应、短期效应;从政策生效范围分,分为广泛效应和局部效应;从政策生效的速度分,分为缓慢效应和快速效应。

1.长期效应

长期效应,指的是政策促进效应是长期性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政策的促进长效效应确实很长。在市场经济下,政策的促进效应,有一两个五年计划周期,算是比较长的长期效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大方向上,教育政策10年不会大变动,对于职业教育的促进,属于长效的。

2.快速效应

快速效应,是指政策促进效应是短时期的,最长不到一个五年计划周期的,如《关于做好2012年中考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桂教基教〔2012〕7号)。文件的促进效应时效不到一年时间,但是这样的文件明确了高中阶段生源分流计划量,影响当年中等职业学校生源量,影响当年中等职业教育规模。

3.广泛效应

广泛效应指的是政策的促进效应影响范围广泛,涉及整个教育体系或一个区域的教育系统。如《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涉及的就是整个国家除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之外的所有全日制教育层次,而《关于加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管理的若干规定》(钦市教字〔2006〕18号),影响的就只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所辖的一个地级市范围。

4.局部效应

国家层次上的政策,产生的效应是广效的;而地方性的政策,产生的是局部效应,涉及的是地方、小范围环境,局部效应明显。

(二)社会发展环境优化效应

职业教育环境优化后,对于职业教育,如立起了一个LOGO,优化职业教育环境后的职业学校是标杆,是榜样。例如,江苏将不同专业教育资源整合后重新分配,将分散的各专业教育资源优化给小部分甚至只是几间学校,让几个学校重点发展不同的专业,形成每个学校所发展的专业,专业配置、专业资源最优,前景最好。学校之间的竞争,是前瞻性的竞争,是管理水平竞争。减少了同类资源、生源、师资等在省内甚至区域内的竞争。这是一种进步,环境优化的正态效应。所以,江苏省多年来都是教育的标杆,不只是在职业教育上,而且在普通高中、中学教育上也是如此。

1.LOGO效应

LOGO是英文logotype的缩写,是徽标或者商标的英文说法,起到对徽标拥有公司的识别和推广的作用,通过形象的LOGO可以让消费者记住公司主体和品牌文化[7]。中等职业教育环境优化后,特别是社会行业需求环境优化、行业发展环境优化后,行业职业就成职业教育专业趋同的LOGO,对专业的识别度和推广力大大提升。

2.标杆效应(www.daowen.com)

社会中快速发展的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行业,很快就会发展成为名企业、大企业、强企业,如世界500强企业,是行业的标杆,也是职业教育的标杆。引进大型的朝阳产业,发展朝阳产业,是为社会行业树标杆,也是为职业教育立标杆。各地市以极大优惠政策,大开“绿灯”,大力促进大型企业、有名企业进驻,在解决眼前民生问题,也是放眼将来民生问题——促进树立教育标杆,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劳动力。

(三)发展榜样效应

1.认同效应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是中等职业学校,别的学校成功的发展史、发展道路,对于正在寻求发展道路的中等职业学校,是一种榜样,是一种启迪与鞭策。

大国工匠的成长史、成长经历、学历,对学生是一种精神激励。尤其是那些职业教育学历起步(也是中等职业教育),经历中并没有高等教育的影子,却凭借着自己的踏实工作走出名工匠之路的榜样,最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国家这几年对大国工匠的宣传,给了民众和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莫大的精神食粮和激励,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同率大有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接受程度也在提升。

2.自信效应

“名工匠也是从普通人成长起来的!”在中等职业教育榜样效应上具有极高的激励作用。起跑线相同,学习条件更优,环境条件更好,有理由不成为工匠吗?似乎没有!

社会心理学家杜拉提出自信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能力的估价。个体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景、完成事情能力估价高,对自己的行为及他人产生正向影响的现象,即自信效应。自信是一种学习、工作、交流的积极态度,能让人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和潜能,以更有效的方式应对学习、工作和生活

目前,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社会价值认识普遍低,中等职业生自我价值认识因受社会和自身知识面、阅历的局限也偏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形成自信效应环境。而2018年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评选部分结果,有效地创造了自信效应环境。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211厂技工学校毕业,被誉为“金手天焊”;王进,临沂电力技工学校毕业,“高空舞者”王进,被誉为千伏高压带电作业“世界第一人”;李万君,长春客车厂职业高中毕业,被誉为“工人院士”电焊工;乔秦凯,山西临汾电力技术毕业,称为核电站“心脏手术师”、核燃料师。[8]这些第一学历为中专毕业的大国工匠,可以激起中等职业学生的职业自信,“名工匠也是从普通人,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起来的!”。让学生心理上认同起跑线相同,而自己的学习条件更优,环境条件更好,没有理由经过努力不能成为匠师,从而创设良好的自信效应。中等职业教育需要发展,树立榜样,形成自信效应环境。

(四)订单效应

1.定心丸效应

订单教育只要存在,都有许多“粉丝”追随。它的魅力不在订单有多适合学生个人发展,只是契合家长对孩子将来的期望。它的吸引力在于学生毕业后就能就业,不用到人山人海的人才市场上去,历经无数次面试投档后还可能一无所获地寻找单位。这是给民众的一颗“定心丸”,这是心理求安稳的“安全”效应、定心效应。目前,在广西中等职业教育,订单教学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但是订单的促进作用还是比较局部的。因为订单太少,规模太小,订单的履约率不高,下单企业不是高效益、名企业,趋同率不高。

2.归属感效应

进入企业冠名班级,容易让学生产生归属感。教学管理中善于利用企业文化与制度教育,创造更多企业见习、实践机会,让学生了解企业辉煌与不俗业绩,有利于缩小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职前、职后技能差距及环境适应的不适度。名企业给予学生的归属感、荣誉感最强,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积极联系名企,争取名企办学或协同办学,是一种双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