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选择最佳路由协议

如何选择最佳路由协议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静态路由选择又称非自适应路由选择,其特点是简单和开销较小,但不能及时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因特网采用自适应动态的、分布路由选择协议。各单位不愿意外界了解本单位网络的布局细节和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但希望能够连接到因特网上。图3-93 自治系统和内部网关协议、外部网关协议内部网关协议的具体协议有多种,常用的有路由信息协议和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如何选择最佳路由协议

路由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是网络中所有结点共同协调工作的结果。其次,路由选择的环境往往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有时是无法事先知道的,例如,网络中出现了某些故障或网络发生拥塞等情况。

路由算法如果按网络的通信量或网络的拓扑情况进行自适应的调整,可分为静态路由选择和动态路由选择两类。静态路由选择又称非自适应路由选择,其特点是简单和开销较小,但不能及时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动态路由选择又称自适应路由选择,其特点是能较好地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但实现起来较为复杂,开销也较大。

因特网采用自适应动态的、分布路由选择协议。由于下面两个原因,因特网采用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1)因特网的规模非常大,有几百万个路由器互连在一起。如果让所有的路由器知道所有的网络怎样到达的,则这种路由表将会非常大,处理时间也很长,这些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所需线路的带宽会使因特网通信链路达到饱和。

(2)各单位不愿意外界了解本单位网络的布局细节和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但希望能够连接到因特网上。

为此,因特网将整个互联网划分成许多较小的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一个自治系统是一个互联网,它的特点是有权自主决定在本系统内采用何种路由选择协议。一个自治系统所有路由器都必须在本自治系统内是连通的。如果一个部门管辖两个网络,但这两个网络要通过其他主干网才能互连起来,那么这两个网络就不能构成一个自治系统。这样因特网就把路由选择协议划分为如图3-93所示的两大类: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EGP)。

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也称为域间路由选择(Interdomain Routing);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选择称为域内路由选择(Intradomain Routing)。(www.daowen.com)

图3-93中每个自治系统的路由器运行本自治系统的内部网关协议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还有一些边界路由器(图中的R1、R2和R3)除运行本自治系统的内部网关协议IGP外,还要运行自治系统之间的外部网关协议EGP(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

978-7-111-43240-1-Chapter03-112.jpg

图3-93 自治系统和内部网关协议、外部网关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IGP)的具体协议有多种,常用的有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RIP)和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

外部网关协议EGP目前使用的协议是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