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应急医疗设施工程建设指南:最新消防设施设备要点

应急医疗设施工程建设指南:最新消防设施设备要点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设有带消防联动功能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单层、多层应急医疗设施,应按相关规定设置消防控制室。3)防火门监控器的设置应符合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设置要求。

应急医疗设施工程建设指南:最新消防设施设备要点

3.8.3.1 消火栓系统

除有特殊规定外,应急医疗设施必须设置室内、室外消火栓系统。系统的设计应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手术部的室内消火栓宜设置在清洁区域的楼梯口附近或走廊。护士站宜设置消防软管卷盘。

3.8.3.2 自动灭火系统

除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 5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 000m2的病房楼、门诊楼和手术部都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于应急医疗设施内手术部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应急医疗设施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 的规定,不在手术室内设置洒水喷头。

3.8.3.3 灭火器配置

应急医疗设施应按严重危险级场所配置灭火器,其中手术部应配置气体灭火器。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当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灭火器时,应采用灭火剂相容的灭火器。

3.8.3.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控制系统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

满足下列要求的建筑或场所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 5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 000m2的应急医疗设施或病房楼;

2)多层应急医疗设施的特殊贵重的医疗设备、仪器室,大于或等于200床位的多层应急医疗设施的门诊楼、病房楼和手术部;

3)其他有消防联动控制要求的场所;

4)远程会诊室、信息中心、药品库和其他公共走道等场所。

(2)消防控制室的设置。设有带消防联动功能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单层、多层应急医疗设施,应按相关规定设置消防控制室。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室的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室的设置应同时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的要求。

3.8.3.5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1)应急医疗设施应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2)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蓄电池电源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1.0h。

(3)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避难间等场所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0.0 lx,其余公共走道、门厅等公共场所不应低于1.0 lx。

(4)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应同时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和《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 51309-2018的要求。

3.8.3.6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消防电源监控系统及防火门监控系统

(1)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1)应急医疗设施的非消防用电负荷应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2)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宜设置在末端配电箱内,系统报警仅作用于信号,但应具有声光报警功能。

3)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应同时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统》GB 50016-2013的要求。

(2)消防电源监控系统。

1)应急照明、消防分机、消防水泵等消防用电负荷应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2)消防电源监控系统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GB 28184-2011的要求。

(3)防火门监控系统。

1)应急医疗设施位于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应设置防火门监控系统。

2)防火门监控器应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没有消防控制室时,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场所。

3)防火门监控器的设置应符合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设置要求。

4)疏散通道上各防火门的开启、关闭及故障状态信号应反馈至防火门监控器,敞开防火门应具有消防联动控制器或防火门监控器联动控制防火门关闭的功能。

5)防火门监控系统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016-2013的要求。

3.8.3.7 防烟和排烟设施

(1)防烟设施的设置。

1)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

①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②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③避难走道的前室、避难层(间)。

2)建筑高度不大于50m时,当其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

①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凹廊;

②前室或合用前室具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可开启外窗的面积满足自然排烟口的面积要求;

③设置自然通风场所的可开启外窗应方便直接开启,设置在高处不方便于直接开启的可开启外窗应在距地面为1.3~1.5m的位置设置手动开启装置。

(2)排烟设施的设置。

1)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①中庭;(www.daowen.com)

②建筑面积大于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

③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2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④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2)设置自然排烟场所的自然排烟窗(口)应设置手动开启装置,设置在高处不方便于直接开启的自然排烟窗(口),应在距地面为1.3~1.5 m的位置设置手动开启装置。净高高度大于9m的中庭等场所,尚应设置集中手动开启和自动开启装置。

3)建筑防烟和排烟设施应同时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及《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的要求。

3.8.3.8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1)一般规定。

1)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应采取防火措施。

2)建筑内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设置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通风设施,且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3)当空气中含有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时,水平排风管全长应顺气流方向向上坡度敷设。

4)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穿过通风机房和通风管道,且不应紧贴通风管道的外壁敷设。

(2)供暖。

1)供暖管道不应穿过存在与供暖管道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房间,确需穿过时,应采用不燃材料隔热。

2)供暖管道与可燃物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当供暖管道的表面温度大于l00℃时,不应小于100mm 或采用不燃材料隔热;

②当供暖管道的表面温度不大于 l00℃时,不应小于50mm 或采用不燃材料隔热。

3)建筑内供暖管道和设备的绝热材料宜采用不燃材料,不得采用可燃材料。

(3)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1)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5层。当管道设置防止回流设施或防火阀时,管道布置可不受此限制。竖向风管应设置在管井内。

2)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的房间,其送风、排风系统应采用防爆型的通风设备。当送风机布置在单独分隔的通风机房内且送风干管上设置防止回流设施时,可采用普通型的通风设备。

3)排除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排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排风系统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②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

③排风管应采用金属管道,并应直接通向室外安全地点,不应暗设。

4)排除和输送温度超过80℃的空气或其他气体以及易燃碎屑的管道,与可燃或难燃物体之间的间隙不应小于 150mm,或采用厚度不小于 50mm 的不燃材料隔热;当管道上下布置时,表面温度较高者应布置在上面。

5)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在下列部位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①穿越防火分区处;

②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③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④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

⑤竖向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注:当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均独立设置时,水平风管与竖向总管的交接处可不设置防火阀。

6)建筑的浴室、卫生间和厨房的竖向排风管,应采取防止回流措施并宜在支管上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建筑内厨房的排油烟管道宜按防火分区设置,且在与竖向排风管连接的支管处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150℃的防火阀。

7)防火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防火阀宜靠近防火分隔处设置;

②防火阀暗装时,应在安装部位设置方便维护的检修口;

③在防火阀两侧各2.0m 范围内的风管及其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

④防火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防火阀门》GB 15930 的规定。

8)除接触腐蚀性介质的风管和柔性接头可采用难燃材料外,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应采用不燃材料;

9)设备和风管的绝热材料、用于加湿器的加湿材料、消声材料及其黏结剂,宜采用不燃材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难燃材料。风管内设置电加热器时,电加热器的开关应与风机的启停联锁控制。电加热器前后各 0.8m 范围内的风管和穿过有高温、火源等容易起火房间的风管,均应采用不燃材料。

10)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应设置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设施。燃气锅炉房应选用防爆型的事故排风机。当采取机械通风时,机械通风设施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通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燃油锅炉房的正常通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3次/h确定,事故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 6次/h 确定;

②燃气锅炉房的正常通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h确定,事故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12次/h 确定。

3.8.3.9 自救设备

应急医疗设施内应为每名当班医护人员配备一具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自救呼吸器应放置在院内醒目且便于取用的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