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周代冕服制度及其衰落-中国传统文化十六讲

周代冕服制度及其衰落-中国传统文化十六讲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冕服之制,传说起于殷商,经周代定制规范、完善。据《周礼·春官·司服》可知,周代冕服分成六款,即为“六冕”。依据祭祀对象的尊卑,须穿着不同等级的冕服,周代冕服的等级与周礼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一斑。“冕”的六个种类以织于衣物的“章”的数量来区分,最高级别的冕服有十二“章”。清王朝推行剃发易服政策,顺治九年钦定的《服色肩舆条例》废除了明朝的冠冕、礼服以及汉族的一切服饰,冕服制度随之终结。

周代冕服制度及其衰落-中国传统文化十六讲

在描述中国古代贵族阶层的生活方式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服冕乘轩”“轩冕相袭”等词语,可见“冕”在中国古代服饰制度中所占的位置。冕服之制,传说起于殷商,经周代定制规范、完善。据《周礼·春官·司服》可知,周代冕服分成六款,即为“六冕”。依据祭祀对象的尊卑,须穿着不同等级的冕服,周代冕服的等级与周礼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冕服主要由冕冠、玄衣、纁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等部分构成,其中玄衣、纁裳各织纹样,即为“章”。《周礼》云:“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其中“章”是指颜色艳丽的纹样。“冕”的六个种类以织于衣物的“章”的数量来区分,最高级别的冕服有十二“章”。周制冕服的十二“章”是有特定纹样的,分别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纹内涵丰富,因此,在自周代到明清的近两千年中,一直被用作帝王百官的服饰图样。

周代可穿冕服的除天子外,另有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等各等级贵族。周礼以详细规定的冕服制度来对贵族和平民阶层作出区分:不同阶层所着衣裳要饰以不同章纹,不同等级的礼服要饰以不同配件等,以便统治者能通过严格的着装等级来显示自己的尊贵和威严。《周礼·春官·司服》对各等级贵族可着冕服的等级作出规定:“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孤之服,自希冕而下如子男之服;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如孤之服。”依此规定,贵族等级与可着冕服种类的对应关系应如下表:

由上表可看出问题,当在重大祭祀场合,如祭拜先王、宗庙的时候,各等级贵族均穿着自己所属级别可以穿的最高级别的冕服,当如贾谊所说:“是以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其势”,根据冕服的章数便能轻松得知贵族的等级。但如在同一场合中,王与卿大夫都着玄冕,如何能体现出王的尊贵呢?不同等级贵族的同类冕服完全相同吗?以《周礼》之精密严谨,早已对此类情况设立了规矩。(www.daowen.com)

周代六种冕服的差别在于它们服章数目的不同,其服章数依冕服等级依次递减,也就是说,当天子与臣子穿着同样章数的冕服时,人们无法对其地位从服章数目上作出区分,这时就体现出了冕旒的重要作用。冕旒,即冕服之礼冠,以其冠前垂旒数目的不同来区分佩戴者的等级,正如《礼记·礼器》所载:“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天子冠前的十二束垂旒均长十二寸,每旒以五彩的缫(丝绳)贯十二块五彩玉石,玉按朱、白、苍、黄、玄序次排列、反复,为冕旒的最高等级。这十二束冕旒也被称为“蔽明”,意为目不视非、有所不见,把“非礼勿视”的古训形象于冠上。冕旒的佩戴更具鲜明的等级性,不仅同一佩戴者的冕旒数目按所参加仪式的级别高低会有所区别,不同等级的贵族在同一场合所佩戴的旒数及每旒贯玉数也必不相同。因此,当冕服章数相同时,便可从冕旒及贯玉的数量上得知身着冕服之人地位的高低,如王与公在某种场合都可着衮冕,王用冕旒十二束、每旒贯玉十二颗的冕冠,公之服便只能用九旒、每旒贯玉九颗。

冕服制度在周代已大体完备,自汉代以来历代沿袭,在后来的不同朝代中,统治者们或对冕服的种类作出增删,或对冕服的使用范围加以更定,或将章纹的位置予以调整,但冕服制度作为详细区分身份等级、象征统治阶级权威的标志一直沿用到明代。清王朝推行剃发易服政策,顺治九年钦定的《服色肩舆条例》废除了明朝的冠冕、礼服以及汉族的一切服饰,冕服制度随之终结。但清王朝的满族服饰也吸收了前代服饰的纹理图案,如冕服上特有的章纹在清代仍饰于帝后礼服、吉服等服饰上。民国三年,北洋政府制定刊行的《祭祀冠服制》《祭祀冠服图》中,亦将冕服中的章纹施于上衣圆补,作为区分等级的标志。

冕服制度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李白说“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苏轼说“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都以“冕”来代指官位爵禄。而冕服上的“十二章纹”在文学作品中也很常见,《诗经》有“君子至止,黻衣绣裳”,曹植《正会诗》有“衣裳鲜洁,黼黻玄黄”,这些都是冕服制度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