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什么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如何进行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等问题的回答,是对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最好回应(Harvey,2001)。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是高等学校的使命和任务之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样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强弱,直接表现为大学生是否能在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获得成功,这体现了高校使命的实现程度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也直接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准。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社会评估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贾利军,2007)。高校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是实现其基本职能的体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并获得职业发展,直接反映出高等教育的质量。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实施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实现路径。
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凸显,高校的教育质量问题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产业界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定位是建立在其职业岗位的相应能力要求的基础之上的,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被雇用仍会存在失业的风险,拥有就业能力才会拥有维持就业和职业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大学生就业能力在高等教育领域将成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校本科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开发是对人才培养的一种重新审视,是对人才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的一种更符合教育使命的阐述,更明确地回答了高等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等问题,使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吻合。大学本科毕业生能否顺利获得职业并取得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关系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尤其是高等教育扩招后新成立的众多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说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是关系到高等教育质量进而关系到其发展水平的问题,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机制的研究是高校提升其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从此意义上讲,本研究有助于拓展高等教育质量研究领域的视角。(https://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