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桃象形符号与艺术元素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桃象形符号与艺术元素研究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符号,是民族艺术设计的常见题材。桃纹的构成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纹样形式有折枝桃纹和桃树纹,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纹样形式。桃纹与动物形象共同构成的装饰纹样,往往具有福寿康宁等吉祥寓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桃象形符号与艺术元素研究

桃原产中国,花色艳丽,于春季开花,一般以桃花盛开、燕子双飞,代表春意盎然之意。在中国民间有许多关于桃的神话和传说,古人认为桃是仙界之物,具有驱鬼避邪之功能。

因此,古时民间有在农历除夕用桃木制成“桃符”悬挂门旁以避邪免灾的习俗。道教所信奉的南极仙翁,民间称为寿额头隆起的老人模样,拄着高过头顶的弯曲拐杖,常手托仙桃,身旁伴有鹿鹤。因此,在中国民间,桃又被视为长寿的象征,自古流传着“榴开百子福,桃献千年寿”之说,诞辰时献“寿桃”祝寿的传统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符号,是民族艺术设计的常见题材。桃纹作为瓷器上的装饰纹样,自明代永乐朝始渐增多。明代的封建统治者崇奉道教,并迷信所谓的长生丹药,至嘉靖年间几乎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象征着长寿等吉祥寓意的纹饰被大量运用于当时的官窑瓷器上,从而促进了桃纹的设计和应用。进入清代,虽然道教的发展开始进入衰落期,但是桃纹的吉祥寓意早已深入人心,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桃纹设计与应用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www.daowen.com)

桃纹的构成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纹样形式有折枝桃纹和桃树纹,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纹样形式。折枝桃纹既可单独用作器物的纹饰,亦可由桃配合其他植物果实纹样用于同一器物装饰,一般是将桃纹和其他果实纹样分别绘制。如明代宣德年间的一款青花执壶,就是在壶腹的一个侧面绘折枝桃,而另一侧面绘枇杷果。折枝桃纹还常与佛手石榴纹样共同组成所谓“三多纹”,其中佛手的“佛”谐音“福”,桃象征长寿,石榴的果实多子,三者结合在一起具有多福、多寿、多子的吉祥寓意。桃树纹的图案,既有桃花盛开、有花无果的桃树,也有枝上挂满硕果的桃树,而树上的果实数目有的用八个桃子,隐含“八仙祝寿”之寓意;也有的用九个桃子,寓意“九寿”(即“多寿”)。此外,还有一种星被视为司长寿之神,其典型形象为鹤发童颜、白须、桃枝自器物外壁延伸至其内壁的所谓“过枝桃树纹”,粉彩过枝桃树纹。

桃纹与动物形象共同构成的装饰纹样,往往具有福寿康宁等吉祥寓意。其中,以桃与蝙蝠共同构成的“蝠桃纹”最为多见,画面中通常以连枝的寿桃为主体,并于留白处饰以朱红色的蝙蝠,红蝠翻飞寓意“洪福齐天”,蝠桃结合取意“福寿双全”,其吉祥寓意十分明显。蝠桃纹的瓷器在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十分流行,常见器型多为各种尺寸瓷盘。上海博物馆所藏的清代雍正年间一件产于景德镇官窑的粉彩“蝠桃纹”橄榄瓶,瓶身造型呈橄榄状,在瓶体上绘有粉彩八桃二蝠,其造型线条柔美,画面艳而不俗,堪称存世珍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