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崆峒山:甘肃平凉的秀丽山脉

崆峒山:甘肃平凉的秀丽山脉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西12千米处,属于六盘山支脉。在崆峒山五台中,西台的地势最高,面积最小,道路最崎岖,西台峰顶的栖云寺是崆峒山五台寺之一。崆峒山中台是一处佛教寺庙集中的地方,其中最有名的是法轮寺,建于唐代,据《崆峒山志》记载:法轮寺“在中台高阜上”。山色秀丽的崆峒山清朝人杨应琚说:“崆峒中台以上多浮屠。”崆峒山有两座供奉道教始祖老子的道观。

崆峒山:甘肃平凉的秀丽山脉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西12千米处,属于六盘山支脉。崆峒山具有巍峨壮观的山峰,一望无垠的林海,兼有南北山的特点,所以自古就有“西镇奇观”“西来第一山”“崆峒山色天下秀”的美誉。

崆峒山的景观内容丰富多变,作家贾平凹说:“回首路又不复再见,一层群木涌波,满世界的杂色。一步一景,步步深入,每每百步之处,其景则异变,令人不知身在何处。”

在崆峒山五台中,西台的地势最高,面积最小,道路最崎岖,西台峰顶的栖云寺是崆峒山五台寺之一。

崆峒山中台是一处佛教寺庙集中的地方,其中最有名的是法轮寺,建于唐代,据《崆峒山志》记载:法轮寺“在中台高阜上”。法轮寺位于塔院东侧,它的后面是凌空宝塔,西侧是舒华寺,东侧是陡峭的山坡和一些林木。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在寺中竖立了陀罗尼石经幢,这座经幢形状是八棱柱形的,经幢高131厘米,基座高18厘米,表面刻有陀罗尼经文

灵龟台位于中台西北部的幽谷中,顶部平台周围长100米,因为它的形状像一头大龟,所以得名灵龟台。灵龟台左侧有一座与北台毗邻的山峰,民间叫做小北台。磨针岩位于小北台前面,磨针岩是一块半圆柱形的巨石,高为3米,顶部是直径为5米的平台,它的东、南、北三侧悬空,只有西面与上山路相连接,可通往绝顶皇城。大磨针岩平台上的磨针观里面供奉着无量祖师和骊山老母。

山色秀丽的崆峒山

清朝人杨应琚说:“崆峒中台以上多浮屠。”的确,在五台周围的丛林中,有不少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塔。凌空塔是中台气势最宏伟的一座塔,它位于崆峒山塔院中心,明万历年间修建,它是一座空心楼阁式砖塔,塔身共分7层,呈平面八角形,总高31.2米,每个塔角都雕有精巧、线条流畅的佛像以及浮雕。塔顶有几株数百年树龄的小松树。这些松树扎根于砖石缝中,枝繁叶茂,四季长青,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也给宝塔平添了不少景色。

崆峒山北台周围林木茂密,蝼蚁岭位于北台北侧,中间有两条断涧隔开,涧上架有修渡桥和朽木桥,可以从此到北台。北岭孤峰耸立,四周是悬崖和陡坡。(www.daowen.com)

崆峒山有两座供奉道教始祖老子的道观。一是老君殿,又称老君楼,是明朝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正殿,殿内供奉有太上老君坐像,左右两侧是迎喜、白骨化身神像,两侧墙壁上是太上老君羽化图,是国内罕见的关于老子化身的明代壁画。另一处老君殿位于笄头山巅,旧称老君炼丹台。

凤凰岭是崆峒山后山景区一个重要景观,它呈南北走向,两端略低,中部隆起,东西两侧各延伸出两条山峰,犹如鸟之双翼。从整个山形看,凤凰岭宛如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凤尾连接主峰,凤头指向胭脂河,因此叫“凤凰岭”。

雷声峰是主峰马鬃山向南延伸的一条支脉,全长200米,最高处不过5米,雷声峰岩壁陡峭,峰下面是深渊,地势十分险要。

棋盘岭又叫做铁棋坪,位于雷声峰南侧,它的东、西、南三侧均为绝壁,只有北侧沿着石级可以上雷声峰,也可沿东北方向的一条小径,经龙君殿,到达上天梯和中台。棋盘岭地势较为平缓,南侧平台上原来有一块铁棋盘和玉石棋子,但是在战乱年代遗失了,现在是一块石刻象棋棋盘。在南侧崖畔上,有一株松树傲然而立,远望如凤凰展翅,近看似孔雀开屏,又仿佛是一位静神观棋者,因此得名“观棋松”。

在崆峒山五台中,南台地势最低,它三面是悬壁千丈,只有北面的山梁小径可通往中台,台上古柏参天,两面的峡谷中林荫蔽日,环境十分幽寂。

月石峡是崆峒山景点相对集中的地方,从饮月石沿林间小道拾级而上,就会看到山势更加险峻,山路更加陡峭,这里东西两侧是悬崖绝壁,也是月石峡最为狭窄的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