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宝塔区:爱国青年寻求光明,投入延安革命

宝塔区:爱国青年寻求光明,投入延安革命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他们冲破了日伪和国民党的重重封锁与阻拦,义无反顾地奔向光明、拥抱延安。从1938年5月至年底,就有3万多爱国青年投奔延安,经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接转介绍到延安的爱国青年,就达到3000多人。党中央和毛主席,根据这些爱国知识青年的人生经历和个人志趣,进行妥善安排、分别培养。但温联琛接受了革命思想,义无反顾地奔赴延安,后成长为坚强的革命战士。

宝塔区:爱国青年寻求光明,投入延安革命

鸦片战争抗日战争之前,中国人民的每次反侵略战争,都屡战屡败,以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受尽屈辱而告终。全民抗战爆发后,我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旗帜,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使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爱国青年,看到了民族振兴的希望,看到了反侵略斗争胜利的曙光,他们把实现民族复兴的希望寄托在我党身上。为此,他们冲破了日伪和国民党的重重封锁与阻拦,义无反顾地奔向光明、拥抱延安。

从1938年5月至年底,就有3万多爱国青年投奔延安,经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接转介绍到延安的爱国青年,就达到3000多人。他们之中,有中学生大学生,还有为数不少的硕士、博士、甚至是大学教授。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还有一些则是远渡重洋,回国参加抗战的华侨知青。他们大多出身于富裕或知识分子家庭,生活优裕、衣食无忧,但他们满怀赤子之心,抗日救国之志,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簇拥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为民族的独立自强、人民的翻身解放,开启了别样的人生。

当时的延安,物质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小米饭,穿的是土法织造的粗布衣,但是这些满怀爱国情怀的热血青年,很快就适应了物质生活条件的巨大反差和种种不适,融入延安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党中央和毛主席,根据这些爱国知识青年的人生经历和个人志趣,进行妥善安排、分别培养。对参加过学运或工农革命运动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选送到抗大、马列学院、泽东干部学校进行深造,为我党我军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政干部;对有文化艺术爱好或天赋的,则选送到鲁艺、民族学院、电影学院继续培养,对想继续求学深造的,则选送到陕北公学、女子大学等院校学习,对学有所成、有一技之长的,则分配到机关单位、工厂学校,让其充分发挥专长。

这些投奔延安的知识青年,大部分出身于资产阶级或中小资产阶级家庭,他们之所以奔赴延安,投身于中国共产党的怀抱,首先他们是一个具有民族正义感的爱国者,他对深重的民族灾难感同身受,对挽救民族危亡有担当;其次他是一个叛逆者,他叛离了自身的家庭和阶级,抛弃了这个家庭和阶级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是强烈的爱国情怀而使然;最后他是一个革命者,在延安这座革命的熔炉里,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经受了革命斗争的锤炼,在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的战争中经历了考验,最终成为了坚强的马列主义革命者。如:

革命青年来延安丰富了文化生活

温联琛,女,其父先是复旦大学教务长兼政治系主任,后曾任国民党的县长、专员和保安司令的温崇信。温联琛系独生女,视若掌珠。但温联琛接受了革命思想,义无反顾地奔赴延安,后成长为坚强的革命战士。

张露萍,女,原名余家英、余慧琳等,1921年,出生于四川省崇庆县一个旧军人家庭,其父余安民,曾任川军师长。小家英自幼聪颖,学业优异,才貌出众,中学时就加入了我党领导的进步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出演过许多进步剧目。1937年10月,在党组织的介绍下奔赴延安,先在抗大学习并入党,后曾在延安文联担任文秘工作。1939年,张露萍奉命到重庆进行谍报工作,打入军统内部,建立了红色电台,传递出了许多珍贵情报,是一名具有传奇色彩的红色特工。1940年,因被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受尽了种种酷刑的非人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没有泄露党组织的任何机密。抗战胜利前夕,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贵州息烽监狱。1953年10月27日,毛泽东主席签名以烈士本名余慧琳颁发了烈士证。(www.daowen.com)

当时的延安,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踏破重重险阻前来“朝圣”。他们中有人曾在艰难的行程中写下这样的诗句:“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这就是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革命意志的真实写照。这也充分说明了,我们党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希望之所在。

据有关党史学者估计,在整个抗战时期,投奔我延安和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爱国青年学生,有数十万之众,其所产生的作用和贡献,十分巨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我党领导抗战和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储备了雄厚的人才资源。据有关史料记载,仅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就有我们共和国的6位元帅,8位大将,26位上将,49位中将,129位少将,曾在抗大工作学习过,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这数十万知识青年的加盟,不但壮大了我党我军的基数,而且极大地改善了知识和年龄结构,为我党我军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加了军事政治斗争的科技含量。毛泽东同志曾讲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无法战胜敌人的。人民的武装力量一旦与科技知识相结合,将产生惊人的战斗力,势必将摧枯拉朽、所向无敌。

2.扩大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力,改变了日后国共博弈的力量对此。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关键在如何团结和使用人才。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聚合离弃,代表了人心的向背,代表着社会发展的历史走向。所以说,打江山,争天下,首先要争夺民心,而争夺民心,首先要争夺青年。青年意味着明天,代表着未来,如果能将青年,特别是知识青年团结凝聚起来,势必将傲视天下,指点江山。

3.创新了思想文化发展之走向,占据了意识形态制高点。大批的知识青年团结在我党的旗帜下,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共产主义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产生了巨大的宣传推动作用,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代表着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文化,战胜了传统封建落后的思想文化。这就使我党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已大获全胜,而用封建腐朽落后思想维系的国民党反动统治,怎能不分崩离析?

4.为新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迅猛,这与延安时期的人才储备和知识积累,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延安时期培养的大批文化艺术人才,成为新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泰斗级人物。而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为全民素质的提高,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做了必要的铺垫,奠定了良好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