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筑施工技术:水磨石面层施工

建筑施工技术:水磨石面层施工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5.4.3水磨石面层水磨石面层做法如图9-51所示,现浇水磨石地面面层应在完成顶棚和墙面抹灰后,再施工水磨石地面面层。

建筑施工技术:水磨石面层施工

9.5.4.1 水泥砂浆面层

水泥砂浆地面面层有单层和双层两种做法,单层为20mm厚1∶2水泥砂浆;双层为12mm厚1∶2.5水泥砂浆和13mm厚1∶1.5水泥砂浆。一般用#425水泥与中砂或粗砂配制,砂含泥量不大于3%,砂浆应是干硬性的,以手捏成团稍出浆为准。

操作前先按设计测定地坪面层标高,同时将垫层清扫干净洒水润湿,再刷一道水灰比为0.4~0.5的水泥浆,紧跟着铺上水泥砂浆,用刮尺赶平,并用木抹子压实,待砂浆初凝后终凝前,用铁抹子反复压光三遍,不允许撒干灰砂收水抹压。砂浆终凝后(一般在12h后)铺盖草袋、锯末等并浇水养护。水泥砂浆面层除用铁抹压光以外,其养护是保证面层不起砂的关键,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当施工大面积水泥砂浆面层时,应按要求留设分格缝,防止发生砂浆面层不规则裂缝,一旦发生裂缝应立即修补。

9.5.4.2 混凝土面层

细石混凝土地面可以克服水泥砂浆地面干缩较大的缺点。这种地面强度高、干缩值小,但厚度较大,一般为30~40mm。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浇筑时的坍落度不应大于30mm。水泥采用不低于#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砂用中砂或粗砂;碎石或卵石的粒径应不大于15mm,且不大于面层厚度的2/3,含泥量小于2%。

混凝土铺设时,预先在地坪四周弹出水平线,并用木板隔成宽小于3m的条形区段,以控制面层的厚度。先刷以水灰比0.4~0.5的水泥浆,随刷随铺混凝土,用刮尺找平,用表面振动器振捣密实或采用滚筒交叉来回滚压3~5遍,至表面泛浆为止,然后进行抹平和压光。混凝土面层应在初凝前完成抹平工作,终凝前完成压光工作。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或强度等级低于C15混凝土垫层兼面层时,可采用随捣随抹的方法。必要时加适量(1∶2~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光。随抹水泥砂浆面层工作,应在基层混凝土或细石混凝土初凝前完成。

混凝土面层三遍压光成活及养护同水泥砂浆面层。

9.5.4.3 水磨石面层

水磨石面层做法如图9-51所示,现浇水磨石地面面层应在完成顶棚和墙面抹灰后,再施工水磨石地面面层。其工艺流程如下:

图9-51 水磨石面层

基层清理→浇水冲洗润湿→设置标筋→做水泥砂浆找平层→养护→镶嵌玻璃条(或金属条)→铺抹水泥石子浆面层→养护、试磨→第一遍磨平浆面并养护→第二遍磨平磨光浆面并养护→第三遍磨光并养护→酸洗打蜡。

水磨石面层所用的石粒,应用坚硬可磨的岩石(如白云石、大理石等)做成,石粒应洁净无杂物,其粒径除特殊要求外,一般为4~12mm。白色或浅色的水磨石面层,应采用白水泥;深色的水磨石面层,宜采用标号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中掺入的颜料宜用耐光、耐碱的矿物颜料,掺入量不宜大于水泥量的12%。

水磨石面层宜在找平层水泥砂浆砂抗压强度达到1.2MPa(一般养护2~3d)后铺设。铺设前应在找平层上按设计要求的图案设置分格条(可用铜条、铝条或玻璃条)。嵌条时,用木条顺线找齐,将嵌条紧靠在木条边上,用素水泥浆涂抹嵌条的一边,然后拿开木条在嵌条的另一边涂抹水泥浆。在分格条下的水泥浆形成八字角,素水泥浆涂抹的高度应比分格条低3mm,如图9-52所示。嵌条后,应浇水养护,待素水泥浆硬化后,在找平层表面刷一遍与面层颜色相同的水灰比为0.4~0.5的水泥浆做结合层,随刷随铺水泥石子浆。水泥石子浆的虚铺厚度比分格嵌条高出1~2mm。要铺平整,用滚筒滚压密实。待表面出浆后,再用抹子抹平,次日开始养护。

图9-52 分格嵌条设置

1—分格条;2—素水泥浆;3—水泥砂浆找平层;4—混凝土垫层;5—40~50mm内不抹素水泥浆

在同一面层上采用几种颜色图案时,先做深色,后做浅色,先做大面,后做镶边,待前一种色浆凝固后,再做后一种,以免混色。

水磨石开磨前应先试磨,表面石粒不松动方可开磨。一般开磨时间见表9-9。

表9-9 现浇水磨石层面开磨时间表

水磨石面层应使用磨石机分次磨光。头遍用#60~#90粗金钢石磨,边磨边加水,要求磨匀磨平,使全部分格嵌条外露。磨后将泥浆冲洗干净,用同色水泥浆涂抹,以填补面层所呈现的细小孔隙和凹痕,洒水养护2~3d再磨。二遍用#90~#120金刚石磨,要求磨到表面光滑为止,其他同头遍。三遍用#180~#200金刚石磨,磨至表面石子粒粒显露,平整光滑,无砂眼细孔。用水冲洗后,涂抹草酸溶液(热水∶草酸=1∶0.35重量比,溶化冷却后用)一遍。四遍用#240~#300油石磨,研磨至出白浆表面光滑为止,用水冲洗晾干。普通水磨石面层磨光遍数不应少于三遍,高级水磨石面层应适当增加磨光遍数及提高油石的号数。

水磨石面层上蜡工作,应在影响面层质量的其他工序全部完成后进行。可用川蜡500g,煤油2000g放在桶里熬到130℃(冒白烟),用时加松香水300g、鱼油50g调制,将蜡包在薄布内,在面层上薄薄涂一层,待干后再用钉有细帆布(或麻布)的木块代替油石,装在磨石机的磨盘上进行研磨,直到光滑洁亮为止。上蜡后铺锯末进行养护。

9.5.4.4 块材面层

块材面层在混凝土基层上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浆铺设饰面砖、陶瓷马赛克、水泥花砖、预制水磨石、花岗石、大理石、青石板等各种装饰块材,如图9-53所示。铺设前,预先作好水泥砂浆找平层,找平层抗压强度标准值达到1.2MPa以后,方可在房间中心弹出“+”字中心线,然后由中央向四周弹分块线,同时在四周墙壁上弹出水平控制线。按设计要求预先排列块材,并在块材背向编号,以便铺设时对号入座。铺设时须按两个方向拉水平线,先铺中间块材,后向房间两侧退铺,以控制板面平整。对较大房间,尚应做灰饼和标筋。块材铺设前应事先用水浸湿。

图9-53 块材地面

1—块材面层;2—结合层;3—找平层;4—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基层)

一般铺设方法是:先在找平层面刷一遍掺有水泥重量4%~5%的107胶,水灰比0.4~0.5的素水泥浆,随即抹1∶2水泥砂浆(稠度25~35mm)结合层,厚度10~15mm,每次抹2~3块板面积为宜,对照拉线把砂浆刮平(应控制刮平后砂浆表面至拉线的垂直尺寸略小于块材厚2~3mm),即可铺砌块材。注意块材四周同时着浆,并用木槌敲击中部使其密实,并达到拉线标高准确就位。板材接缝力求达到紧密。大理石、花岗石、青石板面层缝宽不大于1mm;水泥花砖、预制水磨石面层缝宽不大于2mm。铺设后3d,用水泥稠浆(或彩色水泥稠浆)擦缝,稍干后用布推擦,使缝饱满密实,并随即将表面拭净。铺设完后,应浇水养护5~7d。最后再涂上地板蜡,用打蜡机磨光,并设护栏及用干锯末或席子覆盖保护。

大理石、花岗石、青石板等也可采用软底子法铺贴。软底子法又分为湿作法和干作法。干作法施工,先浇水湿润基层,逐块铺设1∶3或1∶3.5的水泥黄砂干料,用木刮板刮平,厚度一般高于结合层实际厚度8~10mm;用双手对角握住块材,平稳就位;用橡胶锤或木锤,在块材中央2/3范围内敲击,严禁敲击块材四角。经击实后的块材要高于基准标高3mm;同样用双手握住块材,将块材四角同时提起,移至一旁;在已被击实击平的水泥黄砂干料粘结层上,用盛水量为1kg的铁勺子均匀地浇一层纯水泥浆(水∶水泥=1∶1~1∶1.15),使浆料渗透至基层表面为止,发现有凹陷处需补撒水泥黄砂干料填平,通常每平方米需浇纯水泥浆6~7kg;接着,同样用双手握住块材,再将块材平稳就位,用木锤轻敲块材中部直至表面平整、方正。铺设完后,同样要进行养护、擦缝、打蜡。湿作法施工与干作法施工不同之处是:在混凝土基层面上扫一度水泥浆,铺设1∶3或1∶3.5干硬性水泥砂浆(稠度尽量小,手握成团,手指一按即松散),平均厚度30mm左右,然后直接在其上铺贴块材。

9.5.4.5 塑料面层

塑料面层按其材料的外形来分,有块材和卷材两种;按材质来分有软质、半硬质和硬质三种。它是利用胶粘剂粘贴在牢固、坚实、平整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面层上而成。下面主要介绍半硬质聚氯乙烯塑料地板(PVC地板)施工。

塑料地板一般用丙酮汽油=1∶8的混合溶液进行脱脂除蜡,即用棉丝蘸丙酮汽油混合液洗擦塑料板背面,以提高块材的粘贴强度。

胶粘剂目前主要有:乙烯类(聚醋酸乙烯乳液)、氯丁橡胶型、聚胺酯、环氧树脂、合成橡胶溶剂型、沥青类等。胶粘剂的选用应根据基层所铺材料和面层使用要求,通过试验确定。粘胶剂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室内,出厂三个月后应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铺贴时使用的工具主要有:梳型刮刀(梳齿尺寸因刮胶量的大小不同可有多种)、橡胶双滚筒(或单滚筒)、橡皮榔头、橡胶压边滚筒、裁切刀等,如图9-54所示。

图9-54 塑料地板铺贴工具

塑料板材地面基层必须平整、坚硬、干燥,有足够的强度,无油脂及其他杂质(包括砂粒),各阴阳角必须方正,含水率不应大于8%。如有油污应用碱水或溶剂清除干净。小凸块应用凿子凿去或用砂轮磨平。有起砂、裂缝、凹陷处,应用胶粘剂∶水泥=1∶2配制成的腻子,用刮板拭刮修补。腻子每次一般刮0.5~0.7mm厚。待每层干燥后,用#0铁砂布轻轻磨平、补平,再用水稀释的乳液(水泥∶107胶∶水=1∶0.5~0.8∶6~8)涂刷一遍,以增加基层的整体性和粘结力。

塑料地板铺贴的施工工艺流程为:基层清理→弹线→刮线→刮胶→地板铺贴→踢脚板→铺贴→清理表面。

弹线:先在基层上弹线定位,弹线以房间中心点为中心,弹出互相垂直的两条定位线,然后再根据板块尺寸、颜色、图案和房间的长宽尺寸,弹出分格线及四周加条边线。

刮胶:先用塑料刮板涂刷一层薄而均匀的底子胶(按原胶粘剂的重量加10%汽油和10%的醋酸乙酯搅拌均匀而成),待干燥后,涂刷胶粘剂。将配制好的胶粘剂先涂刷在块材的背面,后将胶粘剂倒在基层上,用梳型刮刀呈“8”字型运动方向涂刷。要求涂刷均匀,齿锋明显,涂布面积一次不宜过大,一般以一排地板的宽度为宜,涂刮不宜太薄太厚,一般厚度不超过1mm并超出分格线约10mm,待胶稍干后,以手摸胶面不粘手为度(约10~20min),即可铺设板材。

地板铺贴:铺贴顺序是先铺定位块和定位带,而后由里向外,或由中心向四周进行。铺贴时,将板材正面向上,轻轻放在已刮胶的基层上,再双手向下挤压,并用橡皮锤由中心向四周轻轻拍打,将粘结层中心的空气全部挤出,相邻两块的接缝要平整严密。铺设后,板材边缘溢出的胶液应及时用油灰刀铲去,以防下次涂胶时重叠,造成板面高度不平。每铺贴2~3排后,及时用橡胶滚筒滚压,将粘结层中的气体赶出,以增强块材与基层的粘结力。

踢脚板铺贴:踢脚板上口应弹线;在踢脚板粘贴面和墙面上同时刮胶;胶晾干后,从门口开始铺贴。最好三人一组,一人伸开踢脚板,一人铺贴,另一个保护刚贴好的阴阳角处。遇阴角时,踢脚板下口应剪去一个三角形切口,以保证贴得平整。

9.5.4.6 地毯面层

地毯的材质分为:纯毛地毯(即羊毛地毯)、混纺地毯、合成纤维地毯(即化纤地毯)和塑料地毯等。

地毯的铺设方法分为固定式与不固定式两种;就铺设范围有满铺与局部铺设之分。(www.daowen.com)

不固定式是将地毯裁边,粘结接缝成一整片,直接摊铺于地上,不与地面粘结,四周沿墙脚修齐即可。

固定式是将地毯裁边,粘结接缝成一整片,四周与房间地面加以固定。一般在木条上钉倒刺钉固定,其施工工艺如下:基层表面处理—室内四周装倒刺木条—裁剪地毯—铺设衬垫—铺设地毯—打扫地毯。

基层表面处理:平整的表面只须打扫干净,若有油污等物,须用丙酮或松节油擦揩干净。高低不平处须用水泥砂浆填嵌平整。

室内四周装倒刺木条:木条宽20~25mm,厚7~8mm,应根据衬垫材料而定。一般木条厚度应比衬垫材料的厚度小1~2mm。在木条上预先钉好倒刺钉,钉尖突出木条3~4mm,钉子间距40~50mm。在离墙5~7mm处,将倒刺木条用胶或膨胀螺栓固定在水泥地面上,倒刺钉要略倒向墙一侧,与水平面成60°~75°,如图9-55所示。

图9-55 固定式满铺地毯

1—倒刺钉ⓐ40;2—泡沫塑料衬垫厚10;3—木条25×8;4—尼龙地毯

裁剪地毯:将地毯平铺在宽阔平整之处,按房间净面积放线裁剪。应注意地毯的伸长率,在裁剪时要扣除伸长量,裁好的地毯卷起来备用。地毯不够大时可拼装,拼缝用尼龙线缝合,在背面抹接缝胶并贴麻布接缝条。

铺设衬垫:用泡沫塑料或橡胶作衬垫材料。衬垫铺在倒刺木条之内,其尺寸为木条之间的净尺寸,不够长时可以拼接。将木条内之水泥地面清扫干净,用胶结料将衬垫材料平铺、粘牢。

铺设地毯:从房间一边开始,将裁好的地毯卷向另一边展开,注意不要使衬垫起皱移位。用撑平器双向撑开地毯,在墙边用木锤敲打,使木条上的倒刺钉尖刺入地毯。四周钉好后,将地毯边掖入木条与墙的间隙内,使地毯不致卷曲翘边。

门口地毯的敞边处装上门口压条,门口压条是厚度为2mm左右的铝合金材料,其尺寸形状如图9-56所示。使用时,将18mm的一面轻轻敲下,紧压住地毯面层,其21mm的一面应压在地毯之下,并与地面用螺丝加以固定。

图9-56 铝合金门口压条

打扫地毯:用吸尘器清洁地毯上的灰尘。

9.5.4.7 木质面层

木质面层按其施工方法分两大类。一类是由木搁栅、毛地板和硬木地板组成,用钉固法施工;另一类是用胶粘法施工,将硬木地板直接粘结于混凝土和水泥砂浆的基层上。此外,尚有将复合地板直接干铺于基层面或干铺于基层面的泡沫塑料垫层上的施工方法。

1.钉固法施工

木地板面层有单层和双层两种。单层木地板面层是在木搁栅上直接钉直条企口板;双层木地板面层是在木搁删上先钉一层毛地板,再钉一层企口板。木搁删有空铺和实铺两种形式,空铺式是将搁栅两头搁于墙内的垫木上,木搁栅之间加设剪刀撑;实铺式是将木搁栅铺于钢筋混凝土楼板上或混凝土垫层上,木搁栅之间填以水泥砂浆窝牢,并加钢筋或铁丝固定,如图9-57所示。

图9-57 双层企口硬木地板构造

1—混凝土基层;2—预埋铁(铁丝或钢筋);3—木搁栅;4—防腐剂;5—毛地板;6—企口硬木地板;7—剪刀撑;8—垫木

(1)材料要求

木搁栅要求采用含水率15%以内变形小的木材,常用红松和白松等,呈梯形,上面要刨平,规格和间距按设计图纸规定,要涂刷防腐剂(通常刷1~2度沥青)。毛地板常用红松、白松和杉木等,宽度100~150mm,厚度15~20mm,侧边有企口,底面要涂刷防腐剂。硬木地板常用水曲柳、柳安和柞木等,条木须经过干燥处理(人工干燥或自然干燥),使其含水率不大于12%或当地平均含水率,以避免使用中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而引起变形翘曲和裂缝。板厚通常18~25mm,宽度40~50mm,长度除直条地板为长料外,其余均匀为短料,侧边也有企口,要求板(条木)的厚度、宽度、企口尺寸和颜色相同。

(2)施工工艺

安装木搁栅:在混凝土基层上弹出木搁栅中心位置线,用拉垂直于木搁栅的统麻线或用水平尺校正的方法控制木搁栅面标高,将木搁栅逐根就位,接头要顶头接。用预埋的φ4钢筋或#8铁丝将木搁栅固定牢固。要严格做到整间木搁栅面标高一致,用2m直尺检查,空隙不大于3mm。木搁栅和墙间应留出不大于30mm的间隙。

固定木搁栅:用水泥砂浆等将木搁栅窝牢,并填平木搁栅之间空间,要拍平拍实。空铺法钉以剪刀撑固定。

铺毛地板:毛地板与木搁栅成30°或45°斜角方向铺钉,并应使髓心向上,板间缝隙不大于3mm,板长不应小于两档木搁栅。接头要错开,要接在木搁栅上,用“n”型铁搭轧紧后钉钉,要在毛地板企口凸榫处斜着钉暗钉(见图9-58)。钉子长度为板厚2.5倍,钉头送入板中2mm左右。每一块板不少于2个钉,毛地板与墙之间应留10~20mm的缝隙。为防止踩踏地板时发出声响和潮气侵蚀,可在毛地板面上铺一层油毡。对于不平整处要用刨地板机或木工刨刨平,做到毛地板拼缝紧密,表面平整。

图9-58 企口板钉设

1—毛地板;2—木搁栅;3—圆钉

排块和弹线:对于直条硬木地板,在房间中心部位毛地板上弹一根平行于房间长向,垂直于木搁栅的中心墨线,依此直线由中央向两边排块。

铺钉硬木地板:铺硬木地板先由中央向两边进行,后铺镶边。直条硬木地板相邻接头要错开200mm以上。钉子长度为板厚2.5倍,铺钉方法同企口毛地板。相邻两块地板边缘高差不应超过1.0mm。局部板缝不大于1mm,木板与墙之间应留10~20mm缝隙,并用踢脚板封盖。

刨平、刨光、磨光硬木地板:硬木地板铺钉完后,即可用刨地板机先斜着木纹,后顺着木纹将表面刨平、刨光,再用木工细刨刨光,达到无刨刀痕迹。然后,用磨砂机将地板表面磨光。

钉木踢脚板和阴角木条:硬木地板四周沿墙脚和中间沿柱脚处应钉同地板料的木踢脚板,一般厚度18~20mm,高度为120~150mm。反面要起槽,以防拱曲。木踢脚板钉在预埋木砖或后埋木榫上,间距500mm,相邻木砖或木榫要上下错开。木踢脚板要比墙面粉刷面高出8~12mm。要垂直于地面,接头应斜接,阴阳角处做45°拼角。另外,在硬木地板和木踢脚板阴角处,要钉木制凸角线或凹线。

涂料和打蜡:硬木地板做清水油漆,其批嵌、磨光、润粉、刷泡力司漆等工艺基本同涂料工程,但选用的涂料耐磨性要好一些,对于要求高的硬木地板,其泡力司表面应刷1~2度685罩面漆。硬木地板涂料完毕,自然养护3~5d后即可打蜡,蜡要涂揩得薄而匀,再用打蜡机擦亮,隔1d后就可上人使用。

2.胶粘法施工

胶粘法施工是将加工好的硬条木以胶结料直接粘贴于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的基层上。胶粘剂常用的有:沥青胶结料、“PAA”、SN粘结剂、“801”、“8311”和维灵牌粘结剂等。其重量配合比为:“PAA”粘结剂∶填料=1∶0.5;水泥∶石英砂∶SN-2型粘结剂=1∶0.5∶0.5;“801”、“8311”和维灵牌粘结剂直接用成品。

(1)对基层要求

混凝土地面强度合格,表面平整、光洁、无起砂、起壳、开裂。凡遇凹凸部位应剥掉3~5mm深,重粉细砂水泥浆。隔夜将基层表面的灰尘、垃圾、清除干净,用清水适当冲洗,用布揩干净表面并晾干。

(2)施工工艺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设计地板铺贴图案。在混凝土地面上弹出排块控制墨线,方法同前述钉固法施工。镶边要直铺。

配制胶粘剂:按配合比拌制好需现场配制的胶粘剂待用,配料数量可根据需要,随拌随用。

刮抹胶粘剂:按铺贴程序在基层上刮抹胶粘剂,胶粘剂要成浆糊状。“PAA”、“801”、“831”和维灵牌粘结剂用锯齿形钢皮或塑料刮板涂刮,成3mm厚楞状。SN-2型粘结剂用抹灰铁抹子刮抹。

粘贴地板:铺板程序同前述钉固法。随涂刮胶粘剂随铺地板,人员边铺贴边往后退,要用力推紧、压平,并随即用砂袋等物压6~24h。相邻两块地板高低差不超过+1.5,-1.0mm,缝隙不大于0.3mm。对于板缝中挤出的粘胶剂要及时揩除,PAA粘结剂可用95%浓度的酒精擦去,SN-2型粘结剂可用揩布揩净。操作人员应穿干净软底鞋,严禁带入垃圾和灰尘。凡地板厚度超过15mm、长度超过200mm者,必须用热沥青或优良胶粘剂粘贴,才能保证不起壳。用热沥青粘贴时,板条背面涂刷一层薄而匀的沥青玛脂,厚度一般为2mm,应防止沥青污染地板表面,以免造成“咬色”。在粘贴中和粘贴后木地板不能遇水。

养护:地板粘贴后应自然养护。用PAA粘贴剂和801粘结剂的地板应养护3~5d,用SN-2型粘贴剂的地板应养护5~7d。养护期内严禁上人走动,还要关窗锁门,防止雨水淋湿。

刨平、磨光、涂料和打蜡这些工序,待养护期满后,即可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