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红安县革命老区教育发展历程

红安县革命老区教育发展历程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伊始,县委、县政府就把兴办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从重视基础教育入手,大力培育师资队伍,开展扫盲运动,发展职业教育。“文革”结束后,教育事业在拨乱反正中全面恢复和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兴办的职业技术教育为红安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教育、卫生、农技等本土人才,也为改革开放后各类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红安县革命老区教育发展历程

黄安素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且官学与私学并举,读书之风日盛,清代时是湖北有名的“进士之乡”。但近现代以来,特别是在几十年的战火中,各类学校几度衰落,平民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新中国成立伊始,县委、县政府就把兴办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从重视基础教育入手,大力培育师资队伍,开展扫盲运动,发展职业教育。至1978年,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培养了有文化的新生代劳动者,培育了大批乡土人才。同时,向共和国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大兴基础教育。1949年10月,县政府接收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初级中学1所,乡中心小学10所,学生共1191人,教职工73人。1951年至1952年,接办族学13所、私塾519个,分别作为乡中心小学和乡村公立小学。此后,县政府一方面对旧式学校进行整顿与改造,一方面发展新型教育。1951年,城关小学设幼儿班1个,开启全县幼教之先河。1953年,设民办小学4所。至1956年,全县公、民办小学发展至503所,学生33995人,教职工1062人,在校学生数比1949年增长近4倍。初级中学增至4所,学生1473人,在校学生是1949年的9倍。

1950年至1956年,全县相继贯彻实行“向工农开门”“整顿巩固、提高质量”及“巩固公立教育、发展民办教育”的工作方针,调整学校布局和公、民办的比例,扶持乡村公立小学和民办小学,普遍学习运用苏联教育经验,在学制、课程、教法及教学管理方面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改学期制为学年制,实行秋季入学;反对体罚,提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教学“五原则”“五环节”,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制订并实行各项教学计划及管理规程,逐步形成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方向。

1957年,以县立初级中学更名为“红安县第一中学”为标志,红安基础教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1963年后,全县贯彻《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发挥红安革命传统教育的优势,开展灭资兴无、忆苦思甜、学“毛著”、学英雄、创“三好”、争“五好”等活动,普遍进行劳动教育、阶级教育及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教育。在教学方面,坚持课堂教学,限制劳动时间,加强教学研究,狠抓“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在体育方面,着手推行《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业余体育活动。1965年,高中毕业生115人参加高考,大专以上高校录取78人。至1978年,高中发展到48所,初中256所,在校初、高中学生达35200人。“文革”结束后,教育事业在拨乱反正中全面恢复和进一步发展。

开展农村扫盲运动。新中国成立初,全县农村识字的人仅7296人,非盲率只有5.5%。1950年,县成立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开展农民识字运动。冬学教师就地选聘,以民教民,能者为师,义务任职,送字上门,包教包学,利用夜晚或雨雪天上课。至当年底,全县有冬学212所,12490人参加学习。

1952年,各乡成立文教委员会,配备半脱产扫盲校长。到1953年冬,全县办冬学562所,入学12115人。1954年3月,有314所冬学转为常年民校,学员达到5000多人。1956年春,县、区、乡分别成立扫盲协会,全县民校增至1700所,学员48900人。以乡为单位成立了教学辅导小组,定期举办民师短训班,由水平较高的教员负责提高民师的文化业务水平。民师返回各地,组织学员利用业余时间集中教学,或根据农村生产特点指导分散的小组学习和个人自学。

全县办起民校1700余班,参加学习的农民4.89万余人。其中,有2573个农民基本脱盲,脱盲者一般学员能懂时事政治常识,可以认识150至200生字,并学会整数乘除法。一部分脱盲者分别任农业会计、记工员或技术员。

1955年,全县有青、壮年文盲15万余人,占青、壮年总数的90%。至1957年冬,青、壮文盲减少到11万人。(www.daowen.com)

20世纪50年代初中期主要为冬学及常年民校,1958年以各类红专学校为主,60年代以后为农民夜校,“文革”中、后期为政治夜校和不同层次的“五·七”农民学校,至1978年逐步形成多层次、多规格的农民教育格局。1957年,农民识字人数增至5.1万余人,非盲率为30%。至1978年冬,全县少、青、壮年非盲率达87.09%。

重视职业技术教育。1958年,县教育局协同农、林、牧、卫生等部门举办农业职业中学,先后办有熊家畈农中、火连畈农中、紫云林中、沙河冲园艺学校、高桥畜牧业中学、县城的卫生中学和农业研究所附属中学。至1960年,农村职业中学共有11个初中班和1个高中班,在校初、高中生分别为614人、35人。有专任教师24人,兼职教师24人。此外,各区也办起民办农中17个班,在校学生569人。

1953年,县立初级中学开设为期6个月的教师短训班3期,轮训701人,其中民办老师488人。1958年秋,设学制1年的初级师范学校,共办三届,培养学员400人,大多分配乡村初小任教。1960年秋,创办红安中级师范,虽几经周折至1977年恢复考试招生,至1979年共输送师范生540人。

1958年,创办红安卫校,首届培训妇幼保健和护士技工学员157人,毕业后分配于县内各医院、卫生院担任护士和防疫医生。1962到1966年,举办4期中医理论培训班,共培训199人,县卫校逐渐成为县级常设医疗教育单位,负责培训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县直各系统所办职业中学的行政管理工作,由各主办单位“职中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县教育局在教学上分别给予指导,开办经费由主办单位统筹,师资由主办单位配备聘请,学生均系本单位青年职工子弟。70年代末,职业中学由教育部门主办,受县教育局及所在区(镇)双重领导,设有党支部,建有校务委员会,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这一时期兴办的职业技术教育为红安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教育、卫生、农技等本土人才,也为改革开放后各类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