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交通工程学:不同城市交通方式优先发展次序

交通工程学:不同城市交通方式优先发展次序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 规模在50万~200万人的城市规模在50万~200万人的城市,应以大运量的轨道运输与地面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共同组成的公共交通系统为主干,同小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小汽车、各类班车及自行车等共同组成城市快速、方便的综合客运交通系统,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

交通工程学:不同城市交通方式优先发展次序

因为不同规模城市居民的平均出行距离不同、平均出行时耗不同、客运交通需求量不同、对不同客运交通方式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对各种交通方式的合理结构及优先发展次序自然有不同的要求和选择,在表12-1中列出了不同规模城市的主要客运方式,但相同规模城市也不一定有完全相同的客运结构。下面简要说明三类不同规模城市的客运交通优先发展次序。

1. 规模大于2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

规模大于200万人以上的城市,应以大运量的轨道运输方式为骨干(包括地面快速轨道运输、地下轨道、高架道路与轻轨等),同地面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小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小汽车及各类班车等组成高速的立体化的综合城市客运交通体系,对自行车出行要适当控制,使其逐步向机动化交通工具转变,同时也要做好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的统筹规划,使它们能各用其长,各尽其能。在规划时,一般应使公交出行比例占总出行量50%以上,其中轨道客运量比例占总运量的30%以上,如暂时有困难无法实现,应预留轨道线路或网络的用地并争取尽快建成。

2. 规模在50万~200万人的城市(www.daowen.com)

规模在50万~200万人的城市,应以大运量的轨道运输与地面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共同组成的公共交通系统为主干,同小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小汽车、各类班车及自行车等共同组成城市快速、方便的综合客运交通系统,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在规划时,公共交通系统的比例应占50%左右,优先考虑大运量轨道客运系统,并使其客运量比例占20%左右,对于自行车交通方式既要适当控制,又要认真研究做出较长时期的全局规划。

3. 规模在20万~50万人的中等城市

规模在20万~50万人的中等城市,近期应充分发挥自行车交通的优势,与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出租车、小汽车、各类班车等共同组成客运交通综合系统,以满足居民的各种出行需求。在规划时,尽可能使公共交通的客运量逐步增长,有条件的城市应使公交客运量的比例达到全市总客运量的20%左右。同时,对于步行与自行车交通应做好预测和全面规划,既不要脱离近期的交通结构的实际状况,又要能满足远期居民更高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