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台中大都会歌剧院:当代建筑先锋案例

台中大都会歌剧院:当代建筑先锋案例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师:伊东丰雄地点:中国 台湾建成时间:2014年坐落于台中市七期重划区的新市政中心专用区“公三”公园用地内的台中大都会歌剧院是台湾地区国际级的艺术表演场所,也是伊东丰雄的先锋之作。正如伊东丰雄所言:图5-46 台中大都会歌剧院透明与模糊的空间界面“台中大都会歌剧院与其说是建筑,不如说是集柔软和神秘于一身的生物活动状态。”图5-48 台中大都会歌剧院“有机”的内部空间疑问三在该案例中,共生的秩序如何被展现?

台中大都会歌剧院:当代建筑先锋案例

建筑师:伊东丰雄

地点:中国 台湾

建成时间:2014年

坐落于台中市七期重划区的新市政中心专用区“公三”公园用地内的台中大都会剧院是台湾地区国际级的艺术表演场所,也是伊东丰雄的先锋之作。对于它的整体性剖析与知觉体验,以下将遵循三大疑问依次展开。

疑问一

该案例在异质性的建构层面表现如何,其背后的相关语义如何理解?

伊东丰雄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建筑师,他虽然拥有超前的思想和意识,却并没有像梅恩、哈迪德、库哈斯和蓝天组等表现得那么激进,而是以更加沉稳的方式,诠释着他对后现代语境下、矛盾丛生的城市空间的思考(图5-44)。

978-7-111-54653-5-Chapter06-56.jpg

图5-44 台中大都会歌剧院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978-7-111-54653-5-Chapter06-57.jpg

图5-44 台中大都会歌剧院与城市空间的关系(续)

在本案中,伊东丰雄的出发点直接跨越了异质性建构本身,而直奔异质共生的主题,然而,在其借助复杂-非线性思维实现异质共生的过程中,异质性的存在还是得到了放大。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必刻意去分离本案中的异质性建构及其相关语义。

疑问二

在复杂-非线性思维实现异质共生方面,该案例主要涉及到了哪些策略?

概括而言,本案在复杂-非线性思维实现异质共生的策略方面,主要涉及了本书在第三章中所概括出的策略二“消解的表皮关联浮动的边界”、策略五“媒介空间生成流动的‘镜像体验’”和策略六“仿生自然扩展有机增殖的适应性”三个方面。

在本案中,伊东丰雄希望以街道和广场等城市户外公共空间的延伸作为提案,从混乱而又充满活力的台湾地区的城市街道中,汲取当地人所喜闻乐见的廊道特质,发展出开放的、有机的和人性的公共空间,呈现为立体的、网络状和连续的状态。该建筑地上6层,地下2层,主要的功能包括了2009席的大型剧院、800席的中型剧院、200席的实验性剧场、艺术工作坊、艺展空间、精品艺术商场和屋顶花园等,这些功能空间之间都由优雅的立体曲面空间相串联(图5-45)。

出于对公园这种优质基地环境的考虑,伊东丰雄同时希望将本案纳入到城市的公园系统之中,使其在自然的环境中获得延展,并在延展的过程中与都市文化发生直接碰撞,而随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与交换的加深,逐渐转变成为一种融合。不管是碰撞还是融合,它们首先都是发生在空间界面上的作用,而对于本案而言,空间界面则演变成为了“壳状连续体”或类有机器官的剖切面,是对曲面连续体的直观表达,结合穿孔铝板和透明玻璃的使用,塑造了一种有机而又前卫的界面情景,让整个建筑显得轻盈而又富有穿透感,并带来了一种介于内外之间的模糊性存在(图5-46)。

978-7-111-54653-5-Chapter06-58.jpg

图5-45 台中大都会歌剧院内部优雅的立体曲面空间(www.daowen.com)

与模糊界面相对应的是中心的消解,在本案中,其内部空间是一个由均质的格子系统(grid system)转化而成的三维曲面“壳状连续体”系统,伊东丰雄称之为“衍生式格子”(emerging grid)。通过该系统的引入,伊东丰雄创造了一个仿生自然的有机空间,在这一空间里,音乐和舞蹈与人性交汇所产生的戏剧性此起彼伏。正如伊东丰雄所言:

978-7-111-54653-5-Chapter06-59.jpg

图5-46 台中大都会歌剧院透明与模糊的空间界面

“台中大都会歌剧院与其说是建筑,不如说是集柔软和神秘于一身的生物活动状态。”[2]

这种“生物活动状态”超越了几何学模式,瓦解了单纯而又规则的传统空间,消解了人们所熟知的地面、墙面和屋面的朴素概念,转而演变成为了真正复杂的有机系统(图5-47)。

978-7-111-54653-5-Chapter06-60.jpg

图5-47 台中大都会歌剧院三维曲面“壳状连续体”系统

另外,伊东丰雄又以“声音的涵洞”来形容本案的设计构想,他希望本案既是表演艺术的场所,同时也是空间的艺术场所,在此场所中,意念随着光影、音响的交织能够自由地流动。他坚信“声音的涵洞”会是一种新形态的地标、一个会呼吸的组织,一个结合“机构”与“都市”“艺术”与“生活”“内”与“外”的网络,一个新时代的几何构造物(图5-48)。

978-7-111-54653-5-Chapter06-61.jpg

图5-48 台中大都会歌剧院“有机”的内部空间

疑问三

在该案例中,共生的秩序如何被展现?

显而易见,本案是一次背对机械美学的思考,是当代先锋美学观念回归自然的一种尝试,开启了一场空间开放的冒险。其实,对于伊东丰雄而言,这种冒险一刻都不曾停止,从早期不定性的“风”,到后来“管状的支撑结构”,再到有机形变的“衍生式格子”,都反映出了他对建筑中有机增殖和生命演变的深入思考,对自然环境的自在适应,以及对共生秩序的不懈追求(图5-49)。

978-7-111-54653-5-Chapter06-62.jpg

图5-49 不定性的“风”、“管状的支撑结构”与“衍生式格子”

[1]方振宇.扎哈·哈迪德:策动建筑流.时尚家居,2004(02).

[2]谢宗哲.建筑家伊东丰雄:永远热情、前卫的“冒险家”.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