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功能调适:内涵与分类

高等教育功能调适:内涵与分类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教育功能调适既是行动目标,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本质目标是通过取向、行动的调整追求一种理想、公平、高效、优质的功能状态。因此,高等教育功能的调适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同时,高等教育功能的调适又是相对的。功能调适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相对的和谐实现与发挥。正是这种整体功能的协调发展,部分成就了美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的崛起。

高等教育功能调适:内涵与分类

“调适是指活动主体主动调整自己的价值目标与行为取向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106]“调”是手段,是“统筹协调”之意,包括调整、调节、调度、调和、调剂等涵义;“适”是目的,是“实现平衡”之意,包括适宜、适合、适度、适量、适当、适中等涵义。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某一系统的调适是指该系统与社会之间,以及系统内部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辞海》中对“调适”的解释是:“社会调适的简称,社会学上指人类在交往活动中对社会环境所产生的一种调整和适应的能动作用。”[107]以此看来,在社会学上,调适应该理解为两种范围、两个层次的涵义。两种范围一是指系统内部的调适,二是指系统外部的调适;两个层次一是指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二是指对社会环境的能动作用。如前所述,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是高等教育内外部因素合力影响的结果,因而,对高等教育功能的调适,不仅包括高等教育活动自身在价值目标与行为取向等方面的自主调适,还应该包括外部影响因素的宏观调适;不仅要适应社会需求,还应该超越社会需求。换而言之,高等教育功能的调适是指通过对高等教育内外部影响因素,以及功能取向、功能行动的调整,促进功能实现各环节的协调与平衡,进而使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和发挥与客观环境和主体需求相适应、相协调并适当超越的过程。

高等教育功能的调适是动态的。高等教育功能调适既是行动目标,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本质目标是通过取向、行动的调整追求一种理想、公平、高效、优质的功能状态。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发展形势,高等教育功能的调适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打破平衡,迈向新的平台,并在新的平台上实现新的均衡与协调。由此周而复始,把高等教育功能的发展水平不断向前推进,以更好地实现自身对人、文化和社会的使命担当。因此,高等教育功能的调适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同时,高等教育功能的调适又是相对的。功能调适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相对的和谐实现与发挥。每一个时期或区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知识演化以及人口数量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状况与影响不同,功能调适在不同时期、区域内有着不同的表现。因此,高等教育功能调适没有固定的、绝对的标准,它强调的是一种历史性的、区域性的协调,是一种相对均衡,是相对于一定历史时期和区域内的社会、知识、个人需求发展状况而言的,绝对的功能调适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www.daowen.com)

根据不同的标准,高等教育功能的调适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1)按照调适的程度,可以分为功能微调与功能重构。功能微调是指在不改变高等教育功能整体特质的前提下,对高等教育功能实现各环节出现的失调现象进行适当调整与局部调整,使高等教育的整体功能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个体等功能主体的发展需要。功能重构是指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高等教育功能实现各环节进行的异质性更迭,重塑功能取向,变革功能行动,以实现功能结果的重大转向。这种功能重构常常带有彻底否定此前功能状态的意味,往往发生在社会重大转型时期。例如20世纪初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向现代高等教育的转型就包含了功能的转型与重构。(2)按照调适的方向,可以分为外部调适和内部调适。外部调适是指通过调整影响高等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因素,例如社会期待、社会投入、社会文化环境与人才环境而实现的功能优化与协调。内部调适是指通过调整高等教育内部的制度、结构、机制、设施以及教育相关者的观念、行为而实现的功能优化与协调。(3)按照调适的方法,可以分为功能的整合与功能的分化。功能的整合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的资源条件下,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应以某种功能为主导,各功能之间相互联系、紧密配合,结合成一个功能整体而综合进行,从而维护高等教育功能的整体性,促进各功能之间的协调与同步,纠正某项功能一尊独大而其他功能萎缩退化的片面情况,保证高等教育功能的综合效益。如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的美国,既重视随赠地学院兴起和“威斯康星理念”传播而昌盛的社会功能,又通过创立约翰·霍普金斯等研究型大学体现出对高水平文化研究和创造功能的看重,而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传统大学的本科生院则显示出对高等教育育人功能的坚守。正是这种整体功能的协调发展,部分成就了美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的崛起。功能的分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了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的各项功能,实现高等教育功能效益最大化,而在不同高等教育机构之间进行分类和定位以实现功能的选择和分配。(4)按照调适的范围,可以分为局部调适和整体调适。局部调适是指对影响功能实现的若干因素和功能实现的部分环节进行的调整和变革。整体调适是指对影响功能实现的因素和功能实现的环节进行的全面调整和变革。(5)按照调适的目标层次,可以分为适应性调适和超越性调适。适应性调适是指高等教育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自身和环境的关系做出一定的改造和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各功能主体的需求变化。超越性调适是指高等教育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做出预测后,主动超前地改变自己,以建立一种更有利于形成自身与未来环境良性互动的新关系,既能适应又能规范和引导各功能主体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