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悬疑系列:杏花村究竟在何处

中国历史悬疑系列:杏花村究竟在何处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诗人笔下的“杏花村”究竟在何处呢?持论者指出,杜牧作《清明》诗应当有感而发,描写了晋中平原令人陶醉的景象,诗中“杏花村”,是指山西汾阳的杏花村,那里历来以盛产“甘泉佳酿”汾酒著称。可见,贵池的杏花村,是具备春雨、江南、杏花、美酒等条件的地方,诗中的“杏花村”,理应在此。其三,清人郎遂写过《贵池县杏花村志》,收入杜牧这首诗,后来《江南通志》也收录该诗,并称诗中的“杏花村”在贵池。

中国历史悬疑系列:杏花村究竟在何处

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佳作。然而,诗人笔下的“杏花村”究竟在何处呢?

一、泛指说。此说以《唐诗鉴赏辞典》为代表,认为杜牧诗中“牧童”所指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而只是“牧童”所指的那个杏花深处的村庄,美丽的村庄里有一家小小的酒店,正等候着雨中来客。杜牧所描绘的意境,确实让人回味无穷。

二、山西汾阳说。持论者指出,杜牧作《清明》诗应当有感而发,描写了晋中平原令人陶醉的景象,诗中“杏花村”,是指山西汾阳的杏花村,那里历来以盛产“甘泉佳酿”汾酒著称。可是,根据学者缪钺考证,杜牧生前没有到过山西汾阳。这样看来,山西汾阳杏花村虽然有美景和佳酒,却并非诗人所指的“杏花村”。(www.daowen.com)

三、安徽贵池说。执此说的人经过仔细考证,提出三条理由:其一,《清明》诗中“纷纷”细雨的描写,与烟云伏地的江南春雨具有的特点相吻合,而与爽朗高旷的晋中气候大为不同。处于长江南岸的贵池,向多杏花,城西有杏花村,今天还出产大曲葡萄酒。可见,贵池的杏花村,是具备春雨、江南、杏花、美酒等条件的地方,诗中的“杏花村”,理应在此。其二,安徽贵池,唐代称池州,是杜牧宦游之地。诗人曾在武宗会昌四年(844)九月由黄州刺史迁池州刺史,任期达两年之久,直到会昌六年九月才离开池州,调任睦州刺史。也就是说,杜牧完全有可能在池州期间写《清明》诗。其三,清人郎遂写过《贵池县杏花村志》,收入杜牧这首诗,后来《江南通志》也收录该诗,并称诗中的“杏花村”在贵池。

四、江苏丰县说。主张这种说法的人提出的理由是:其一,据诗意,作者对周围的情况并不熟悉,所以《清明》诗应是杜牧途中之作。考杜牧年谱,他曾三次取道运河,经扬州、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南)、汴州(治今河南开封)入京,而丰县杏花村,就在运河至宋州道上,因此杜牧过丰县境吟出一首佳诗,是极有可能的。其二,宋代文豪苏轼写过一首有关丰县朱陈村嫁娶图的诗,其中写道:“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尽管苏诗描写的是遭破坏后的丰县杏花村,但诗意似乎与一百多年前的杜诗暗合,故苏诗所指的杏花村,应当就是杜牧笔下的“杏花村”。其三,始修于明代的《丰县志》收录杜牧的《清明》诗,而郎遂《贵池县杏花村志》成书于清代,是晚出之作,显见明人所言更早更可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