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援疆中小学建设标准揭晓

援疆中小学建设标准揭晓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一节建设规模第七条农村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学制、学校规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确定。表1-2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规模和生均建筑面积基本指标注:完全小学、初级中学未包括学生宿舍的建筑面积。表1-3农村全寄宿制中小学校建设规模和生均建筑面积指标第二节项目构成第十条农村普通中小学校舍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三部分构成。

援疆中小学建设标准揭晓

建标109—200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创建适合农村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办学条件,满足教学活动和师生生活的基本要求,合理确定校舍建设标准,全面提高学校建设水平,促进办学条件均衡发展,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 本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校园规划设计和建设规划用地的依据,也是项目设计审查和工程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三条 本建设标准适用于乡(镇)及以下农村普通中小学校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

第四条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必须确保师生安全。在抗御重大意外灾害时,学校可作为周边地区的紧急避难疏散场所。

第五条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先规划后建设。学校的总体规划在满足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应严格执行资源节约的方针政策,注重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第六条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 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一节 建设规模

第七条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学制、学校规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确定。

第八条 学校规模和班额宜根据生源按下列规定设置:

一、小学:非完全小学为4班,30人/班;完全小学为6班、12班、18班、24班,近期45人/班,远期40人/班。

二、初级中学为12班、18班、24班,近期50人/班,远期45人/班。

第九条 建设规模和建筑面积指标。

一、农村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分规划指标和基本指标。新建学校应按规划指标进行校园总体规划,首期建设的校舍建筑面积不应低于基本指标的规定。

二、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规模和生均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表1-1~表1-3的规定。

表1-1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规模和生均建筑面积规划指标

注:完全小学、初级中学未包括学生宿舍的建筑面积。

表1-2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规模和生均建筑面积基本指标

注:完全小学、初级中学未包括学生宿舍的建筑面积。

表1-3 农村全寄宿制中小学校建设规模和生均建筑面积指标

第二节 项目构成

第十条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舍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三部分构成。

第十一条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一、小学:非完全小学设置普通教室、多功能教室(兼多媒体教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完全小学设置普通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艺术教室)、科学教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兼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体育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以及教学辅助用房。

二、初级中学:设置普通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艺术教室)、实验室、技术教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远程教育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体育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以及教学辅助用房。

第十二条 办公用房:

一、小学:非完全小学设置行政及教师办公室、少先队部室、传达值宿室;完全小学设置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卫生保健室、总务仓库、少先队部室、传达值宿室。

二、初级中学:设置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会议室、文印档案室、卫生保健室、总务仓库、社团办公室、传达值宿室。

第十三条 生活用房:

一、小学:非完全小学设置食堂、教工厕所、学生厕所;完全小学设置教工宿舍、食堂、开水房及浴室、教工厕所、学生厕所。学生宿舍根据需要设置。

二、初级中学:设置教工宿舍、食堂、开水房及浴室、教工厕所、学生厕所。学生宿舍根据需要设置。

三、全寄宿制完全小学、初级中学:除分别按上述用房设置外,应按全校学生规模设置学生宿舍。

第三章 学校布局、选址与校园规划

第一节 学校布局

第十四条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的布局,应根据乡(镇)总体规划要求、结合人口密度、学生来源、地形地貌、能源交通环境等综合条件确定。

第十五条 学校服务半径,应以小学就近入学、中学相对集中为原则,根据“规模”办学和学校住宿条件等因素确定。

第二节 学校选址

第十六条 学校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应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环境适宜、交通方便、地形开阔、阳光充足、地势较高、具备必要基础设施的地段。

二、应避开地震危险地段、泥石流易发地段、滑坡体、悬崖边及崖底、风口、洪水沟口、输气管道和高压走廊等。

三、应避免学生跨越公路干线、无立交设施的铁路、无安全通行防护设施的河流及水域。

四、不应与集贸市场,娱乐场所,生产、经营、贮藏有毒有害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噪声等污染源,医院太平间,殡仪馆消防站等不利于学生学习、身心健康和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第三节 学校总体规划

第十七条 学校必须编制校园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应按教学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等不同功能要求合理布局,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教学、图书、实验用房应布置在校园的静区,并保证有良好的建筑朝向。

二、校园内各建筑之间、校内建筑与相邻的校外建筑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中的规划、消防、日照等有关规定。

三、教学用房与体育活动场地应有合理的间距。田径场地和球类场地的长轴宜为南北方向。

四、校园内的交通应便捷,校园道路应避免穿越体育运动场地。学校的主出入口不宜设在主要交通干道边上,校门外侧应设置人流缓冲区。

第十八条 校园绿地及种植园地应与校舍建筑统一规划和建设。

第十九条 校园应有围墙(或安全隔离设施)、校门。

第二十条 学校应设置旗杆、旗台,并宜位于校园中心广场或主要运动场区的显要位置。

第四章 建设用地指标

第二十一条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包括建筑用地、体育运动场用地、绿化用地三部分。

一、建筑用地:学校建筑用地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占地面积,建筑物周围道路,房前屋后零星绿地及建筑群组之间的小片活动场地。

二、体育运动场用地:

(一)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及课外活动所需要的场地。

(二)非完全小学和完全小学6班应分别设置60m和100m直跑道;完全小学12班、18班、24班均应设置200m环形跑道田径场。初级中学12班应设置200m环形跑道田径场,18班、24班均应设置300m环形跑道田径场。中小学校应设置适量的球类、器械等运动场地。

三、绿化用地:

(一)学校绿化用地指成片的集中绿地和学生劳动种植园地等。

(二)非完全小学可不设置集中绿地。完全小学和初级中学宜设置集中绿地和学生种植园地,用地面积为:完全小学6班、12班不宜小于6m2/生;完全小学18班不宜小于5m2/生,24班不宜小于4m2/生;初级中学12班不宜小于6m2/生,18班、24班不宜小于5m2/生;全寄宿制完全小学、初级中学12班、18班不宜小于7m2/生,24班不宜小于6m2/生。

第二十二条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面积和生均用地面积指标,应符合表2-1、表2-2的规定。

表2-1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面积和生均用地面积指标

续表

注:1 完全小学、初级中学未含学生宿舍用地面积。
2 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所需的实习实验场、自行车存放用地(1.50m2/辆),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增加。

表2-2 农村全寄宿制中小学校建设用地面积和生均用地面积指标

注: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所需的实习实验场、自行车存放用地(1.50m2/辆),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增加。

第五章 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第一节 校舍建筑面积总指标

第二十三条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总指标应符合表3-1、表3-2的规定。

表3-1 农村普通小学校舍建筑面积总指标

注:完全小学12班、18班、24班的规划指标、基本指标未包括学生宿舍的建筑面积(5m2/生)。

表3-2 农村普通初级中学校舍建筑面积总指标

注:初级中学规划指标、基本指标未包括学生宿舍的建筑面积(5.50m2/生)。

第二节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使用面积指标

第二十四条 农村普通小学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使用面积指标:

一、农村普通非完全小学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使用面积指标应符合表4-1的规定。

表4-1 农村普通非完全小学教学用房使用面积指标

二、农村普通完全小学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使用面积指标应符合表4-2、表4-3的规定。

表4-2 农村普通完全小学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使用面积规划指标(www.daowen.com)

续表

注:表中12班、18班、24班的指标适用于相同办学规模的全寄宿制完全小学。

表4-3 农村普通完全小学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使用面积基本指标

续表

第二十五条 农村普通初级中学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使用面积指标应符合表5-1、表5-2的规定。

表5-1 农村普通初级中学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使用面积规划指标

续表

注:表中指标适用于相同办学规模的全寄宿制初级中学。

表5-2 农村普通初级中学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使用面积基本指标

续表

第三节 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指标

第二十六条 农村普通小学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指标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农村普通小学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指标

注:表中12班、18班、24班的规划指标适用于相同办学规模的全寄宿制完全小学。

第二十七条 农村普通初级中学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指标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农村普通初级中学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指标

注:表中规划指标适用于相同办学规模的全寄宿制初级中学。

第四节 生活用房使用面积指标

第二十八条 农村普通小学生活用房使用面积指标应符合表8-1、表8-2的规定。

表8-1 农村普通小学生活用房使用面积指标

注:表中12班、18班、24班的使用面积未包括学生宿舍的使用面积。

表8-2 农村全寄宿制普通完全小学生活用房使用面积指标

第二十九条 农村普通初级中学生活用房使用面积指标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 农村普通初级中学生活用房使用面积指标

注:表中12班、18班、24班普通初级中学的使用面积未包括学生宿舍的使用面积。

第六章 校舍主要建筑标准

第三十条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应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方针政策,校舍建筑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的规定,规划建设环保、卫生、节能型校园。

第三十一条 小学的普通教室应在三层及以下,初级中学的普通教室应在四层及以下。

第三十二条 建筑设计在平面空间布置和造型设计等方面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要求。

第三十三条 建筑层高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教学用房的层高,小学不宜低于3.60m,初级中学不宜低于3.90m。

二、办公用房不宜高于3.00m。

三、教职工宿舍不宜高于2.80m。

四、学生宿舍使用单层床的不宜低于3.00m,使用双层床的不宜低于3.60m。

五、多功能教室、食堂等用房的层高,应根据使用功能要求确定。阶梯教室最后一排的地面至顶棚的净高不应低于2.20m。

第三十四条 建筑结构

一、建筑结构应按防御各类重大意外灾害的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二、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建筑结构应采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体系。

三、在抗震设防烈度6度及以上区域,严禁使用预制空心板及预制楼梯

四、建筑材料的强度等级、型号、规格、质量等材料性能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满足设计的要求。

第三十五条 中小学校的设计应经过施工图审查,并实施施工监理。

第三十六条 建筑防火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楼房不应低于二级,平房不应低于三级。

第三十七条 楼梯数量、宽度及形式:

一、楼梯设置的数量、宽度、位置和形式,应满足使用要求,符合安全疏散和国家防火规范要求,每幢多层建筑不得少于2座楼梯。

二、楼梯不得采用螺旋形或扇形踏步。楼梯坡度不应大于30°。踏步高度,小学不应大于150mm,中学不应大于160mm;踏步板外沿不宜突出踢脚板。梯段与梯段之间不应设置遮挡视线的隔墙。楼梯井宽度不应大于200mm。楼梯栏杆(栏板)应坚固,高度不应小于900mm,室内楼梯平台及室外楼梯栏杆(栏板)高度不应小于1100mm。

三、楼梯间应有直接的自然采光、通风和人工照明。

第三十八条 走廊宽度(净宽):教学用房的内走廊宽度不应小于3000mm,外廊及单面内廊的宽度不应小于2100mm。外廊栏杆(栏板)净高度不应低于1100mm。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110mm。上人屋面应设置女儿墙或安全防护栏,其净高不应低于1100mm。各种栏杆均应坚固,不易攀登。

走廊不宜设踏步,如必须设踏步时不宜少于三级或做成1/8~1/10坡度的斜磋坡道。

第三十九条 室内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采光:室内采光应亮度均匀。应保证主要教学用房的最佳建筑朝向,避免教室内直射阳光。教学用房宜采用双侧采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的左侧,采光窗窗台高度不应低于900mm。教学及办公用房的采光玻地比不应低于1/6,并应防止眩光,严禁使用有色玻璃。

二、照明:教学用房应采用配有保护灯罩的节能荧光灯具,不宜采用裸灯。灯具(长轴)应垂直于黑板面布置(黑板灯除外),悬挂高度距桌面宜为1700mm。各类用房的平均照度应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规定。

三、通风换气:校舍室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教学用房应有冬春季换气设施,炎热地区可采用开窗换气,还可在外墙窗台下部距地面200mm处设置可开启的小百叶气窗;温暖地区宜采用开窗与开启小气窗相结合的方式换气;寒冷和严寒地区应在外墙(或采光窗上部)和内走廊墙上设置小气窗。化学实验室及毒气橱应设置有效排气设施。

四、室内温度:寒冷和严寒地区的中小学校,应因地制宜地配置采暖设施。炎热地区应因地制宜地配置降温设施。

五、室内装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35的要求。

第四十条 建筑防雷装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国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

第四十一条 卫生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学校应设置给排水系统

二、建筑物内应设置水冲式厕所。厕所均应采用瓷砖大便槽(或蹲式陶瓷大便器)和小便槽。水冲式厕所宜配备洗手盆和污水池。独立厕所应按卫生要求,位于教学、办公区及食堂的下风方位,并保持适当的距离。厕所均应设置通风排气设施。

第四十二条 学校各类用房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方建筑材料进行装修,应简朴、美观、大方,严禁采用豪华装修。建筑装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楼面、地面:根据使用要求宜做防滑、防尘、易清洁的楼地面。化学实验室宜做耐酸碱腐蚀的楼地面。多功能教室、体育活动室宜采用弹性地面。

二、室内墙面及顶棚:所有内墙的阳角和方柱宜做成圆角。教学用房的墙面、顶棚宜采用白色材料做普通装修。音乐、多功能教室墙面宜采用吸音材料。墙裙宜采用易于清洁的材料。固定黑板应采用墨绿色或黑色无光耐磨材料制作。

第四十三条 食堂、厨房装修及设施配置应符合各地区卫生防疫部门关于学校食堂卫生管理的要求。

第四十四条 校舍建设应符合无障碍设施规范要求。

第四十五条 学校应根据消防要求,在校内、楼内和相关室内配置消防设备

第四十六条 学校应根据安全要求,在校内配置应急照明设备,设置疏散标志。

附录 术语

一、农村普通中小学校 countryside general middle and elementary schools

指非城市建制的乡(镇)及以下的小学、初级中学。

二、非完全小学 Incomplete elementary school

指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小学。

三、完全小学 elementary school

指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小学。

四、玻地比 the ratio of the window size to the floor area

窗玻璃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

五、远程教育教室 long-distance education office

室内通过卫星接收器接收电视台播放教育教学内容的教学用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