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东夷族参与叛乱,沿海地区分布,商和东夷战争激烈

东夷族参与叛乱,沿海地区分布,商和东夷战争激烈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夷族会参与三监、武庚的叛乱,不是偶然的。今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北部沿海地区,原来都是东夷族分布的地方。看来古代东夷,多数是鸟夷的分支。商朝曾经三代建都于奄,可是到商代后期,奄却成为东夷族中称为奄的一支的主要根据地了。同时东夷族的丰伯也在这个区域。到帝乙、帝辛时期,商和东夷的战争更为激烈。作为三监的管叔、蔡叔是拥有相当实力的,原来的殷贵族又保持着很大势力,东夷族更是部族、方国众多而力量强大。

东夷族参与叛乱,沿海地区分布,商和东夷战争激烈

东夷族会参与三监、武庚的叛乱,不是偶然的。因为他们在殷代后期已很强大,并逐渐从沿海地区进据中原

今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北部沿海地区,原来都是东夷族分布的地方。《禹贡》说:冀州有“鸟夷”(今本“鸟”误作“岛”,从《史记·夏本纪》、《汉书·地理志》及孔颖达正义改正),青州有莱夷,徐州有淮夷,扬州又有鸟夷。鸟夷当是崇拜鸟的图腾的氏族部落。淮夷的“淮”,从“隹”,“隹”即鸟类,也该是鸟夷的一支。原来分布不限于淮水流域,直到今山东中部。淮夷,嬴姓,亦即盈姓,亦称熊盈族。在今山东郯城北的郯国,也是嬴姓,相传为少昊氏之后,“以鸟名官”(《左传·昭公十七年》)。在今山东博兴东南的薄姑氏,薄姑就是鸟名。薄姑氏以前,居住在同一地区的爽鸠氏(《左传·昭公二十年》),爽鸠也是鸟名,相传为太昊之后,“实司太昊与有济(指济水之神)之祀”的风姓之族(如后来的任、宿、须句、颛臾等国)。风姓即是凤姓,甲骨卜辞假“凤”为“风”。秦和赵,都是嬴姓,原来也是东夷。嬴姓的祖先,相传是大业,是“玄鸟陨卵,女修吞之”而生。大业之子大费,即伯益(一作伯翳),职司调驯鸟兽。他的儿子大廉又称鸟俗氏。大廉玄孙孟戏、中衍,又是鸟身人言(《史记·秦本纪》)。看来古代东夷,多数是鸟夷的分支。

所有这些东夷,都以游牧、狩猎为其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禹贡》说:“莱夷作牧。”《史记·夏本纪》作“莱夷为牧”。说明莱夷原以游牧为生。《禹贡》所说扬州“鸟夷卉服”,郑玄解释说:“此州下湿故衣草服”(孔颖达正义引)。《禹贡》所说冀州“鸟夷皮服”,解释者认为东北寒冷故衣皮服。其实,他们穿卉服、皮服,不穿纺织品,主要还是由于他们经济生产落后,以游牧、狩猎为生的缘故。原是东夷的秦和赵二族,本来也以游牧、狩猎为生,长久保持着善于畜牧的传统。赵的祖先造父以善御著称,秦的祖先非子也以善于养马和畜牧著称。《禹贡》说“淮夷珠暨鱼”,以水产为其特产,但也还从事畜牧。直到西周后期也还如此。师簋说:“正(征)淮尸(夷),殴孚(俘)士女牛羊,孚吉金。”虽然他们已开采铜矿,使用铜器,有“吉金”被俘,但也还有大量“牛羊”和“士女”一起被周所俘。

到商代后期,由于商的腐败衰落,东夷就乘机侵入中原,一时声势很大。《后汉书·东夷传》说:“至于仲丁,蓝夷作寇。自是或服或畔,三百余年。武乙衰敝,东夷寖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后汉书》这段话,是依据《古本竹书纪年》等书的。这时东夷族确实已经“分迁淮岱,渐居中土”。东夷中强大的一支叫奄或商奄,建都于今曲阜,这里曾是盘庚迁殷之前的国都奄。《古本竹书纪年》说南庚自庇迁于奄,阳甲居奄,盘庚自奄迁于殷。商朝曾经三代建都于奄,可是到商代后期,奄却成为东夷族中称为奄的一支的主要根据地了。后来分封给吕尚的齐国都临淄周围,原来是商的封国有逢伯陵之地,但是到商代晚期,也已成为东夷族中称为薄姑的一支的主要根据地了。同时东夷族的丰伯也在这个区域。《左传·昭公二十年》记晏婴说:“昔爽鸠氏始居此地(指齐地),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汉书·地理志》也说:齐地“少昊之世有爽鸠氏,虞夏时有季荝,汤时有逢公伯陵,殷未有蒲姑氏”。从今泰山以东,济水以南,直到淮水流域,尽是东夷分布的区域。(www.daowen.com)

商代从仲丁以后,不断和侵入中原的东夷发生战斗。《古本竹书纪年》:“仲丁即位,征于蓝夷”(《后汉书·东夷传》注、《太平御览》卷七八○引);河亶甲又“征蓝夷,再征班方”(《太平御览》卷八三引)。到帝乙、帝辛(即殷王纣)时期,商和东夷的战争更为激烈。殷墟卜辞有十年和十五年两次大举征伐人方(或释作尸方,即夷方)的占卜记录。十年那一次,在战胜人方的同时,还击溃了林方。郭沫若认为帝乙所征的林方就是蓝夷,古“林”“蓝”音读相同(《驳说儒》,收入《青铜时代》)。这是一个推测。纣也曾大举攻克东夷。《左传·昭公十一年》载叔向说:“纣克东夷而殒其身。”商王朝在攻克东夷的过程中曾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商代末年商朝虽然曾经多次攻克东夷,但是并没有把东夷征服。到周灭商而建立新王朝,东夷暂时取观望态度。等到周武王克商后二年去世,管叔、蔡叔起来和周公争夺王位,发动大规模的叛乱,“招诱夷狄”,东夷一些首领如奄、薄姑之君就认为这是百世之一时,参与叛乱了。因此,这时周公所处的局势是十分严重的,既有兄弟管叔、蔡叔争夺王位的叛乱,又有殷贵族图谋复国的叛乱,更有东夷侵入中原的叛乱。作为三监的管叔、蔡叔是拥有相当实力的,原来的殷贵族又保持着很大势力,东夷族更是部族、方国众多而力量强大。这三股力量纠合在一起,同时向周公猛扑,对周公及其周围的人的威胁是很大的。这时周公面临着严重的考验,是退避呢,还是反攻呢?所有周公退避、出走之说,都是不足信的。这时周公采用的办法是,把所能团结的力量组织起来,然后对这三股敌对力量有计划地各个击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