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周史:三人分封爵位,履职之道

西周史:三人分封爵位,履职之道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处于“荒服”的少数部族,不仅有“岁贡”和“终王”的职责,还得接受分封低下的爵位。所谓“子事文王”,就是接受低下的“子”爵,从而服事于周。于是自称为王,并分封其三子为王。等到楚强盛之后,才废弃所接受的“子”爵。周穆王说录伯的“祖考有爵于周邦”,就是指录子圣曾接受周王分封的“子”爵。

西周史:三人分封爵位,履职之道

处于“荒服”的少数部族,不仅有“岁贡”和“终王”的职责,还得接受分封低下的爵位。楚是被周人看作蛮夷的。《史记·楚世家》说:“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所谓“子事文王”,就是接受低下的“子”爵,从而服事于周。《楚世家》又说:“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当周夷王时,熊渠攻伐庸、杨粤至于鄂,熊渠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于是自称为王,并分封其三子为王。楚原来是接受子爵而服事于周的。所以西周初年的甲骨文就有“今秋楚子来告”的记载。等到楚强盛之后,才废弃所接受的“子”爵。

西周时有录国,就是春秋时代被楚攻灭的六,原是群舒之一,在今安徽六安。这个部族的首领曾接受周的“子”爵。周成王时的大保簋载:“王伐录子(圣),,厥反,王降征令于大保。”这是说录子圣反叛,周王因而下“征令”给太保。周穆王时的录伯簋载:“王若曰:录伯自乃且(祖)考有爵于周邦,右辟四方。”同时录卣又载:“王令曰:‘!淮尸(夷)敢伐内国,女(汝)以成周师氏戍于’。白(伯)雍父蔑录曆,易(锡)贝十朋。”周穆王说录伯的“祖考有爵于周邦”,就是指录子圣曾接受周王分封的“子”爵。录子圣曾因反叛而受到太保的征伐,但是后来录国首领仍担任周的将领,有“右辟四方”的功劳。录原是群舒之一,群舒和淮夷、徐戎是居住于同一地区的,那里居住着众多而复杂的少数部族。周王给予录国首领爵位,任以为将领,征讨少数部族,帮助周王开辟领土,很有功劳,因而所分封的爵位也有提高,录子圣只有“子”爵,录伯就升为伯爵了。(www.daowen.com)

礼记·曲礼下》说:“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这是周王朝统治“荒服”地区的政策,所以楚虽是大国,却只给以子爵。录国之君原来亦是子爵,后来被周王任以为将,并有功劳,因而升为伯爵,这是特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