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周饮食和粮食习俗-西周史

西周饮食和粮食习俗-西周史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人的主要粮食是稷,周人的始祖后稷就是稷神。黍也是周人常吃的粮食,比稷贵重,常用以招待宾客。周人常以“稻粱”连称,以指较贵重的粮食。都把“菽”和“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这是说收拾麻子,配合苦菜,用臭椿烧熟,作为农夫的粮食。这当是西周以来相传的礼制。按照祭祀的等级礼制,无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都要按照自己“食”的等级,加一级举行祭祀。

西周饮食和粮食习俗-西周史

周人的主要粮食是稷,周人的始祖后稷就是稷神。稷是小米,古人或称为粟,其中特别精良的一种叫做“粱”。黍也是周人常吃的粮食,比稷贵重,常用以招待宾客。稻流行于南方,北方也有种植,但数量较少,因而较贵重。周人常以“稻粱”连称,以指较贵重的粮食。古时豆叫做“菽”,或写作“尗”,字形像豆类植物的根瘤,古人也用作粮食。还有麻所结的实,即所谓“麻子”,古时或称为“苴”,也常被用作粗粮。《大雅·生民》是一首叙述后稷传说的史诗,其中讲到:“蓺之荏菽(大豆),荏菽旆旆(茂盛貌),禾役穟穟(谷穗下垂貌),麻麦幪幪(茂盛貌),瓜瓞唪唪(结实累累貌)。”《豳风·七月》说:“十月纳禾稼,黍、稷、重(高粱)、穋(早稻)、禾、麻、菽、麦。”都把“菽”和“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当时农民生活还是十分艰苦的。《豳风·七月》说:“九月叔苴(“叔”是说收拾,“苴”是麻的结实),采荼薪樗(“荼”是苦菜,“樗”是臭椿,这是说砍臭椿作柴烧),食我农夫。”这是说收拾麻子,配合苦菜,用臭椿烧熟,作为农夫的粮食。

当时人们吃的是煮出来的饭或蒸出来的饭,煮饭用鼎或鬲,蒸饭用甑或甗。所吃菜肴,以家畜的肉类为贵,而肉类也有不同的等级,祭祀中还有“大牢”和“少牢”的不同。《国语·楚语下》记楚大夫观射父讲祭祀的等级:“天子举以大牢(牛、羊、豕),祀以会;诸侯举以特牛(一牛),祀以太牢;卿举以少牢(羊、豕),祀以特牛;大夫举以特牲,祀以少牢。士食鱼炙,祀以特牲;庶人食菜,祀以鱼。”这当是西周以来相传的礼制。西周有列鼎的制度,从天子以下,有九鼎、七鼎、五鼎、三鼎、一鼎的等级,就是配合这种等级的祭祀礼制的。按照祭祀的等级礼制,无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都要按照自己“食”的等级,加一级举行祭祀。大夫以上按吃肉的等级,祀以太牢或少牢;士只有鱼吃,可以用“特牲”祭祀;庶人只有菜吃,可以用鱼祭祀。(www.daowen.com)

“鱼”在祭祀礼制中比“肉”要差一等,其实鲜鱼是十分鲜美的食物,因而当时贵族常用各种鲜鱼作为饮酒的菜肴,以招待宾客。《小雅·鱼丽》赞美“君子”用各种鲜鱼作为菜肴,鲜鱼有鲿、鲨、鳢、、鲤等种。《周颂·潜》记载祭祀用的鲜鱼有鳣、鲔、鲦、鲿、、鲤等种。《大雅·韩奕》记载韩侯朝见周王,显父为他饯行,“肴”有“炰鳖鲜鱼”,蔬菜有“笋”和“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