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鉴图说》之唐玄宗听谏散鸟·明·无款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帝鉴图说》一书中有多篇是关于唐玄宗的。玄宗为睿宗李旦第三子,史籍曾经记载,睿宗经常会以“三郎”称呼玄宗。
大唐是个友好的国度,仅从诗文里,就可以挑出一对儿又一对儿小伙伴。元稹和白居易是好友,白居易和刘禹锡是好友,杜甫和李白是好友,韩愈和孟郊是好友,真是不胜枚举。如果这些人生在同一个年代又都有现代聊天平台的话,他们可能会互相“点赞”,唐诗也可能会向着更高水平发展。但如果他们聚在一起聊诗歌、聊文章、聊官场、聊人生,开口要怎么称呼对方呢?上面提到白居易称呼元稹为“元九”,而说到大唐的文化名人,怎能忘了“李杜”呢?
杜甫和李白两个人经常交流,有酒一起喝,有肉一起吃,一起旅行一起唱歌,可以位列“大唐文坛十大杰出好朋友”榜首。是朋友,就写诗给你读。李白,字太白,李白在家中排行十二,所以杜甫有时候会在诗的标题处标明“李十二白”,算是“@”李白的意思,这样的称呼用的正是姓氏后面加排行和名的方法。
朋友也分很多种,上面说的元稹和白居易、杜甫和李白都是非常好的朋友,但生活中也少不了几个点头之交,这样的朋友怎么称呼比较得体呢?简单地说,可以参照古龙小说《萧十一郎》,古龙先生描写的虽说是江湖,但萧十一郎这样的称呼在大唐确实存在,并且被广泛使用。
如果碰上认识的女子怎么办呢?想想舞剑的公孙大娘的弟子“李十二娘”,唐朝百姓管相熟的男子叫“郎”,认识的女子称一声“娘”,然后前面依次加上他们的排行和姓氏。大唐人口众多,许多人的名字也许在他或她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被遗忘了。当他们出现在唐朝人的视野范围内的时候,他们往往被称作“张五郎”或者“李四娘”等。
那唐朝老百姓平时怎么称呼自己呢?在这一点上,大唐还是男女有别的。女子一般自称“儿”,男子一般自称“某”,无论遇到的是陌生人还是朋友,或者是官员,老百姓都可以在聊天的时候这样自称。如果你被问到“你幸福吗”的时候,你应该这样回答:“某(儿)很幸福!”(https://www.daowen.com)
总的来说,唐朝的称谓俚语,有的和现代相差无几,比如“老公”“老婆”,有的却和现代相去甚远,比如“娘子”“相公”。习俗这种东西,你说对了没有奖励,但说错了可能会被当成“笑柄”。即使身在大唐,也不能一味要求复古,不能对从唐朝流传下来的现代称谓进行全盘否定,要从唐朝人口中了解真正的大唐气象,从简单的称谓上学习唐朝的平等精神,读出唐朝街头巷尾中蕴藏的文化态度。所以,要想更接大唐的地气儿,首先要弄明白大唐人民说话的习惯,找到称谓里的小窍门儿。
风俗
唐朝沿袭汉魏六朝以来的风俗,宫里宫外对皇帝的称呼更多了。
“大家”这一称呼起源较早,东汉蔡邕就说,对皇帝,“亲近侍从称曰大家,百官小吏称曰天家”。当初武则天要杀王皇后,王皇后说:“愿大家万岁,昭仪长承恩泽,死是吾分也。”这儿的“大家”是指唐高宗李治。皇帝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故曰“宅家”。唐昭宗时宦官刘季述带甲士迫害皇帝,皇后说:“军容勿惊宅家。”因为“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之语,所以皇帝称“官家”,也有的说是西汉“县官”和东汉“国家”的并称。也是唐昭宗时,朱全忠命人去挟持唐昭宗,说:“汝速至陕,即日促官家发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