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室内空气净化植物墙的设计与案例解析

室内空气净化植物墙的设计与案例解析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是人为污染,以化学性污染最为突出。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可以通过门窗、孔隙等扩散进入室内,从而引起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加剧。

室内空气净化植物墙的设计与案例解析

室内空气污染包括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物理性污染是指因物理性因素,如电磁辐射以及不合适的温度、湿度、风速和照明等引起的污染。化学性污染是指因化学物质,如甲醛、苯系物、氨气、氡及其子体和悬浮颗粒物等引起的污染。生物性污染是指生物污染因子,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包括真菌孢子)、花粉、病毒、生物体有机物成分引起的污染。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是人为污染,以化学性污染最为突出。

1.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1)甲醛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高挥发性的有机气体,气体相对密度为1.067,略大于空气,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甲醛急性暴露主要会刺激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黏膜等,会导致过敏和急性中毒。甲醛慢性暴露则会引起神经毒性、生殖毒性、遗传毒性、致癌作用和呼吸系统损害等方面的疾病,包括引起白血病和青少年记忆力、智力的下降,引起孕妇孕期综合征、新生儿染色体异常,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等。

(2)苯系物主要由苯、甲苯、乙苯以及二甲苯等构成,属于挥发性的有机物。苯系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为强致癌物质,它能抑制人体造血功能,致使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诱发白血病。空气中的高浓度苯、甲苯、二甲苯在短时间内就能使人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痹,轻者造成头晕、头痛、恶心、胸闷、无力和意识模糊,严重者可致昏迷及呼吸循环系统衰竭而死亡。长期接触甲苯、二甲苯会引起慢性中毒,出现头痛、失眠、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3)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美国环境署(EPA)对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是:除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金属碳化物碳酸盐以及碳酸铵外,任何参与大气中光化学反应的含碳化合物均属于VOC。TVOC可有嗅味,有刺激性,而且有些化合物具有基因毒性。TVOC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自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

(4)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温室气体,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助燃、不可燃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略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当二氧化碳含量较少时对人体无危害,但其超过一定量时会影响人(包括其他生物)的呼吸,原因是血液中的碳酸浓度增大,酸性增强,产生酸中毒。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1%时,会使人感到胸闷、头昏、心悸;达到4%~5%时使人感到眩晕;达到6%以上时使人神志不清,呼吸逐渐停止以致死亡。

(5)可吸入颗粒物(PM2.5)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μm),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颗粒物。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增加,会对人体产生多方面的危害,大量研究表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上升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使鼻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恶化。人体暴露在高浓度的PM2.5环境中,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和血液中某些白蛋白,从而引起血栓。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1微米(μm)的含铅颗粒物在肺内沉积后,极易进入血液系统,大部分会与红细胞结合,小部分会形成铅的磷酸盐和甘油磷酸盐,然后进入肝、肾、肺和脑,几周后会进入骨骼内,导致高级神经系统紊乱和器官调解失能,表现为头疼、头晕、嗜睡和狂躁,引起严重的中毒性脑病。此外,可吸入颗粒物还容易吸附多环芳羟、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产生致癌、致突变、致残等更加严重的危害。(www.daowen.com)

2.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1)室内装修材料及装饰材料容易产生甲醛、苯、甲苯、氯仿(三氯甲烷)等污染。

(2)家用电器及办公设备在放电的同时,高压电弧光能激发周围空气中的氧转变为臭氧,并通过排风口散发到室内。

(3)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一般会加入一些化学物质,易产生放射性物质氡的污染,对人体危害极大,却不易察觉。

(4)室内燃烧、烹饪产生的油烟以及人们抽烟产生烟雾均可导致室内空气污染,其中的成分很多,也很复杂。

(5)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可以通过门窗、孔隙等扩散进入室内,从而引起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加剧。

(6)其他污染源包括人体呼吸、排泄等活动排入环境的气体污染物;室内的花鸟鱼虫和猫狗宠物带来的细菌、真菌、花粉、病毒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