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罕遇地震:国道213线川主寺至汶川段快速重建保障技术

罕遇地震:国道213线川主寺至汶川段快速重建保障技术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G213线松潘段主要沿岷江展布,处于高山峡谷地貌区。最大一次地震为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的8.0级汶川地震,紧邻线路区地震烈度达9度以上,局部更高。图2-3国道213线汶川至川主寺段构造纲要图6.水文地质线路经过区属岷江水系,路线多布于岷江两岸,岷江为沿线最大的河流,其枝状水系极发达,使其沿线地表水及地下水循环极强烈。

罕遇地震:国道213线川主寺至汶川段快速重建保障技术

1.气象水文

线路经过区属川西高原气候区和川东盆地亚热带气候区,境内小气候效应、垂直分带气候显著。多年平均气温5.7~13.9℃。实测最大风速为17m/s,多年平均风速为3.1m/s。雨季为4—10月,年降水量为484.1~838.2mm,日最大降水量为75.2~79.9mm。随海拔的增加降雨量逐渐增大。

2.地形地貌

G213线川主寺—汶川段公路位于四川盆地西北侧,路线基本为南北走向,沿岷江河谷展布。区内地势大部分属邛崃山系岷山山脉地形,受龙门山中段九顶山及其支脉控制,总的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趋势,谷坡险峻陡峭,河谷狭窄,河流深切。

汶川段内山体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3000m,河谷深切,谷坡陡峻,相对高差1000m左右,坡度一般为50°~70°。河谷的开阔地带发育四级阶地,洪积扇、崩积岩堆到处可见。该段第四纪冰川活动频繁,冰碛物发育。起点汶川境内为U形河谷。

茂县段河谷多呈V形。两岸主要为侵蚀中山地貌,海拔900~3200m,相对高程500~1000m,斜坡坡度36°~45°,主要分布在凤仪—南新以及光明乡一带。叠溪、石大关—红岩、黑水河一带为高山地貌。

松潘县位于川西北丘状高山高原区。主要为岷山邛崃山高山区北部,县境内总体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其地貌特征主要为西北高原和东南高山峡谷两大部分。G213线松潘段主要沿岷江展布,处于高山峡谷地貌区。

3.地层岩性

川主寺—汶川段沿线出露地层较多,包括以下几个。

(1)汶川县境内路段主要出露:元古界黄水河群下部岩组(Pthn1变质岩;泥盆系月里寨群()灰岩、千枚岩。

(2)茂县段境内主要出露:寒武系砂砾岩、千枚岩;古生界志留系茂县群(Smx)千枚岩;泥盆系危关群(Dwg2)、月里寨(Dyl2)群灰岩、千枚岩;石炭系—二叠系(C+P)灰岩、千枚岩;三叠系西康群(Txk)砂岩、灰岩。

(3)松潘县境内主要出露地层有三叠系西康群(Txk)砂岩、灰岩。

(4)第四系松散层:包括人工堆积层()、坡洪积层()、冲洪积层()、崩坡积层()、崩塌堆积层()、滑坡堆积层()以及残坡积层(),沿线均有分布。

4.地质构造(www.daowen.com)

汶川段构造主体位于松潘—甘孜褶皱系一级构造单元。两条北东向压扭性大断裂(茂汶断裂和映秀断裂)纵贯全区,构成区域基本构造格架。路线绝大部分布设在茂汶断裂与映秀断裂之间的断块上。主要构造线为北东、北东东向,次为北西、北西西向。褶皱构造主要为彭灌复背斜。断裂构造主要为映秀断裂(F3)和茂汶断裂(F4),两条断裂一直处于活动状态,线路从绵虒至路线终点与茂汶断裂及其分支断层平行或斜交,对线路工程影响大。

茂县段内地质构造主要为较场山字形构造带、石大关弧形构造带和龙门山华夏系构造带,主要断层有茂汶断层、九顶山断层,主要褶皱有九顶山向斜和赤不苏倒转向斜等。这些构造造成区内岩性破碎、产状倒转等地质特点。

松潘段所处大地构造是四川东西两大地块重力梯度及莫霍面突变带,该带内重力失衡,地质构造复杂,各类地质应力易于集中。新构造运动活动强烈,地震频繁,而诱发地质灾害。县域主要褶皱构造有雪宝顶倒转背斜、黄龙复背斜、磨子坪倒转复向斜、花海子复背斜、香腊台复背斜等褶皱。主要断裂有虎牙大断层、岷江断裂、雪山断裂、红星崖断裂、小河断裂、四沟断裂、垮石崖—香腊台断裂、牟泥沟—热摩柯断裂。其中,虎牙大断层、岷江断裂是两条活动性断裂(图2-3)。

5.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汶川段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较活跃。最大一次地震为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的8.0级汶川地震,紧邻线路区地震烈度达9度以上,局部更高。路线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0.40s,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茂县段新构造运动较强烈,区内以大面积抬升为主。因而在岷江和黑水河等两侧,第四纪阶地较为发育。物理地质现象较发育。在中高山峡谷地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普遍。茂汶断裂、龙门山断裂,近代仍在继续活动,而且活动也较频繁,1933年8月发生的叠溪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县8.0级地震,茂县境内震感强烈。茂县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其大部分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叠溪以北的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松潘段新构造运动,具不均衡相对抬升与沉陷的地块差异运动特征,活动强烈。县境内地震活动强烈、频繁,危害大。自公元638年以来,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6次。松潘县县城地震烈度为7度,县城以外地震烈度为5度。

图2-3 国道213线汶川至川主寺段构造纲要图

6.水文地质

线路经过区属岷江水系,路线多布于岷江两岸,岷江为沿线最大的河流,其枝状水系极发达,使其沿线地表水及地下水循环极强烈。地下水类型为3类,即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岩浆岩裂隙水及千枚岩、石英岩夹结晶灰岩风化裂隙水。地表水、地下水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均无腐蚀性。

7.人类工程活动

汶川、茂县、松潘沿线地广人稀,人类工程活动强度总体上较为微弱,局部相对集中。沿线人类工程活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城市和道路建设;②泥石流堆积扇附近的农耕和房屋建设;③矿产开发;④水利水电开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