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罕遇地震后交通生命线快速重建保障技术

罕遇地震后交通生命线快速重建保障技术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时段,公路抢通的指导思想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为尽可能多地抢救生命提供通行条件。在抢通阶段,交通技术人员采用了遥感、航飞技术了解灾情;选择临时码头解决临时水运通行;采用洞室爆破、岩石松动爆破技术解决特大滑坡体上铺路;搭建321战备钢桥快速架通断道等抢通方案措施。这些方案的实施对于及时抢通救灾道路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援。

罕遇地震后交通生命线快速重建保障技术

抢通阶段需要第一时间了解灾区公路的总体受损情况,制定公路抢通路线和抢通方案,首先保证公路能够通行,满足救援车辆和机械能及时到达极重灾区,体现出“快、急”的特点。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了解灾情、制定方案、迅速抢通。

抢通是通过便道开挖和临时支挡防护,从断道状态强行突进至基本可通行状态。本阶段的首要目标是“通”,可以限载限宽通行;特点是“快”,因此提出的加固措施必须以最简单的方式、最快捷的方法,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该阶段所承担的安全风险最大,必须分段逐点设置交通管制。该阶段一般不动用检测仪器和设备,也没有大型装备,以目测和简单的丈量为主。在这一时段,公路抢通的指导思想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为尽可能多地抢救生命提供通行条件。

公路抢通的原则为“多头作业、连续奋战、快速推进、以通为主”。

公路抢通方案:对于一般的滑坡泥石流、坍塌体,应以清方为主;对于大型的滑坡、泥石流、坍塌体,应以适度展线方式翻越;对于因水流冲刷而路基难以稳定的路段,应适当增设铅丝或钢筋石笼挡墙,水流顶冲路段要增设丁坝等调治构造物;对于跨河桥梁倒塌或受损路段,要填筑墩台、架设钢桥;对于大型堰塞湖段道路抢通,必须是尽可能泄水,再顺老路抢通;对于类似于唐家山堰塞湖无法完全泄水,道路恢复困难的路段,最好是改线通过。(www.daowen.com)

在抢通阶段,交通技术人员采用了遥感、航飞技术了解灾情;选择临时码头解决临时水运通行;采用洞室爆破、岩石松动爆破技术解决特大滑坡体上铺路;搭建321战备钢桥快速架通断道等抢通方案措施。

这些方案的实施对于及时抢通救灾道路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援。道路的抢通保证了救援人员以及救援物资能够及时地抵达受灾现场,同时也能尽快地掌握整个道路灾情,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第一手的综合资料。

在3个月时间里共清除坍方近300万m3,爆破清危逾12.3万m3,21座上部构造严重移位桥梁实施复位,架设60m大跨321战备钢桥等完成了正常施工条件和强度下2~3年的工作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