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代图书馆学习空间布局多样化

现代图书馆学习空间布局多样化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6学习空间布局形式 传统图书馆;现代图书馆教育心理学及教学方式的发展也给图书馆学习空间布局带来了影响。用多样形状的书架来分隔学习空间是现代图书馆常见的一种布局方式。由英国开卷公司设计的英国圣玛丽中心利奇菲尔德图书馆,就主要使用了弧形书架分隔出一个个小的学习空间,不仅保证了读者的个人私密性,同时也使得整体布局形式更加灵活。

现代图书馆学习空间布局多样化

现代图书馆学习空间颠覆传统图书馆以书为中心的空间布局方式,注重空间舒适度、体验性、互动性及文化氛围的提升,改变传统社区图书馆带给人们的刻板、冰冷印象,突出以人为中心,以社区为中心,结合不同社区的主题、需求与特色,营造有主题、有思想、有趣味的文化空间[37]

图3-5 学习空间布局变化趋势 
(a) 传统的学习空间;(b) 衍变中的学习空间;(c) 现代学习空间

学习空间布局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其变化趋势如图3-5所示。传统的学习空间为内廊式,形制单一,见图3-5(a);衍变中的学习空间为开放式学习空间,增加了更多交流空间,见图3-5(b);现代学习空间为共享式学习空间,功能复合、集约,见图3-5(c)[38]

从学习空间布局发展脉络来看,早期的图书馆采用闭架书库,将藏书室与阅览室分开。读者需要在服务大厅的检索台上寻找所需书目,在管理员的帮助下才能借阅图书。这种形式可以节约大量藏书空间,增加图书馆的典藏量,但拉开了读者与图书之间的距离,造成借阅程序琐杂、效率低下等问题。传统图书馆学习空间就是阅览室和自习室,其桌椅的布局形式为行列式,如图3-6(a)所示。这种学习空间类型单一,无法满足当下读者需求的多样性。这种形式迫使使用者正襟危坐,埋头苦读,但也忽视了学习过程中与他人协作和交流的重要性。现代图书馆的学习共享空间则以学习和学习者为中心,提供创新型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潜能,如图3-6(b)所示[39]

图3-6 学习空间布局形式
(a) 传统图书馆;(b) 现代图书馆

教育心理学及教学方式的发展也给图书馆学习空间布局带来了影响。从接受式、发现式到建构式教学方法的转变促使高校图书馆成为学校教育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其建筑布局从最早期的“藏阅合一”到分离,再到合一,从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衍生发展。教学方式的转变表明了高校图书馆由传统的以“知识获取”为基本功能定位向“信息交流和文化休闲”功能转变,而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正是线上与线下、实体与虚拟空间之间的媒介和过渡,在今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胡浅予总结了教学方式对高校图书馆建筑布局的影响,路径图如图3-7所示。[40](www.daowen.com)

现代图书馆学习空间的布局方式多种多样。在功能上,学习空间应满足读者多种学习形式(如群体讨论、单独学习、课堂教学)的场所及设施需求[41]。因此其功能不再以资源来区分,而是按照读者行为来区分,如服务台、阅览区、讨论区、设备区、个性学习区、报告厅、培训室、多媒体区等[42]。除了满足部分学习者私密性的学习要求而设置密闭的讨论室、研修室等之外,图书馆还可以在大空间通过书架、沙发、隔断、绿化、灯具等将空间进一步围合或划分,形成分隔而又相通的空间[43]

用多样形状的书架来分隔学习空间是现代图书馆常见的一种布局方式。由英国开卷公司设计的英国圣玛丽中心利奇菲尔德图书馆,就主要使用了弧形书架分隔出一个个小的学习空间,不仅保证了读者的个人私密性,同时也使得整体布局形式更加灵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