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历史建筑外饰面清洁技术:后记与致谢

历史建筑外饰面清洁技术:后记与致谢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保护的“最小干预”原则,需要通过清洁去除的是那些具有明显破坏作用的污染物。相对来说,水洗方法与手工机械清洗方法可能对本体有一定的危害,但是对环境影响较小。历史建筑外饰面清洁后常再次被污染物附着,不可能是一次性一劳永逸的工作,因此不断的清洁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限于篇幅,未能在正文及参考文献中一一标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历史建筑外饰面清洁技术:后记与致谢

Postscript & Acknowledgements

历史建筑外立面是建筑风貌和建筑艺术等的重要载体,也是留存历史信息及饰面工艺的媒介。因此,对污染的外立面进行最小的干预尤为重要。作为日常维护及保护修复最重要的基础性干预工作,错误的清洁不仅起不到保护的作用,还有可能加剧面层的劣化崩解,彻底毁灭历史信息。

清洁技术的实施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建筑本体可能造成的破坏。例如,强酸强碱的清洗剂对墙体可能产生腐蚀或者高压喷砂法对表面的磨损会损坏墙面本体。因清洁技术本身的这种干预属性和发生过的不恰当清洁带来的破坏案例,人们对清洗方式的选择越来越慎重。建筑表面污染物虽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艺术审美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的附着物都对建筑饰面有破坏作用。一部分附着物会加速材料劣化影响建筑寿命,而另一些暂时没有明显的破坏作用,有的甚至具有保护作用并提供了岁月给予的如画审美。按照保护的“最小干预”原则,需要通过清洁去除的是那些具有明显破坏作用的污染物。因此,判别哪些污染物会加速材料劣化,哪些可以做为古锈保留下来,就成为必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日积月累形成的具有沧桑感的古锈,是否应该去除,至今仍然是保护专家、艺术家等争论的重点,但本着“最小干预”原则为主的理念,清洁技术应只针对会加速文化材料(cultural materials)劣化的附着物。

另一方面是清洁对作业人员、周围居民或者环境可能造成的损伤或者危害。如丙酮溶剂等溶剂法、激光法、具腐蚀性的膏敷法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相对来说,水洗方法与手工机械清洗方法可能对本体有一定的危害,但是对环境影响较小。历史建筑外饰面清洁后常再次被污染物附着,不可能是一次性一劳永逸的工作,因此不断的清洁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出于保护目的的清洁技术,在保护技术发展史中占有浓重的一笔。这种清洁不仅是技术,是对延长历史建筑寿命的回应;同时也是艺术的一部分,是对人类保护精神、审美需求的回应。今天,清洁行为的外延也已超越技术本身,如可以通过合适的展呈方式,让人们了解保护行为的过程以及曾经附着在建筑表面的历史痕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乔治·奥特罗·派洛斯(Jorge Otero-Pailos)通过乳胶(latex)将石材墙面的灰尘聚集物吸附并制作成艺术品展呈,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感受、思考建筑文化遗产。这是清洁技术带来的人文外延,回应了建筑遗产最本质的精神传承的需求。

基于清洁的复杂性,作者在近二十年历史建筑及文物保护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开展了多种气候环境下不同饰面类型的微损清洁技术研究与实践。本书是这些研究成果的初步总结,限于时间及篇幅,侧重清洁理念及核心技术的梳理,未展开清洁技术带来的人文外延。

本书是在同济大学高峰计划课题“多气候环境下外饰面微损清洁技术研究”、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地域营造谱系的传承方式及其在当代风土建筑进化中的再生途径(项目批准号:51738008)及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开放课题“传统建筑材料年代考证方法研究”(201810301)、浙江省南太湖精英计划(2015)城乡遗产建筑保护修复材料等资助下完成的。(www.daowen.com)

本书的撰写过程中,参考了近200 篇我国从1981年开始发表的有关清洁、清洗等论文。限于篇幅,未能在正文及参考文献一一标注。另外,本书引用了多项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保护修缮设计方案等成果,特别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工程与规划所副研究员孙延忠先生于2015年8月完成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维修工程设计——外墙砖保护修复工程》设计方案中有关清水砖墙的研究成果,西北大学周伟强研究员有关大雁塔的研究成果,黄继忠等有关云冈石窟保护的研究成果,上海装饰集团陈中伟先生有关上海广东路102 号的修复设计方案等。

除作者外,李磊、胡战勇、张德兵、何政、王冰心、陈彦博士等参与部分研发工作;居发玲、周月娥、王怡婕等协助完成了资料整理及统编;撰写过程中,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张之平先生给予了帮助并在初稿完成后提出宝贵的书面修改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特别感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原副主席郭旃先生为本书作序,特别感谢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常青先生对本书撰写、出版的关心与指导。

由于本书涉及的科学领域广泛,而本书仅为阶段性成果,一定存在不足甚至错误,请读者批评指正。联系方式:e-mail:daishibing@tongji.edu.cn.

作者

2019年8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