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场试验与清洁方案确定:历史建筑外饰面清洁技术

现场试验与清洁方案确定:历史建筑外饰面清洁技术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功的现场清洁实验样板是成功实施清洁的必要条件。另外,需要评估的因素包括预算、清洁过程中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问题、建筑使用者的安全问题等。对于所有的湿清洗方法前后表面盐含量、pH 值的变化等也是定量的评估指标。

现场试验与清洁方案确定:历史建筑外饰面清洁技术

在实验室分析和初步的实验室清洗实验后,需进行现场实验。在开展大面积实施前,无论何种保护级别的建筑,都必须先进行现场实验。成功的现场清洁实验样板是成功实施清洁的必要条件。

现场实验的目标是:在满足“有效、少干预、无损、生态”的基本原则下,对材料、设备、技术流程、限制条件、造价预算等细化分析。

1.现场实验部位的选择

现场实验中,要选择表面病害比较典型的部位,且选择在不显眼的墙面。该区域应该包含足够多的污染类型,且能够代表整个建筑物,例如最脏的区域和最难清洁的点。试验面应该便于观察和评估,也应易于检视。一旦实验面的清洁技术被通过,则该区域应保持不被触摸、污染,作为承包方施工的样板和验收的参照标准。

2.实验方案

现场实验方案首先要采用实验室初步实验取得的结果。清洁方案的选择往往不只是选用一种清洗技术,有时会使用两种及以上不同的清洗技术结合。每种清洗技术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没有适用于所有污染或者某一个建筑物所有饰面材料的清洗方法。成功的清洁实施不仅与合理技术的选择、审慎细节的把握相关,也与操作者的技术熟练度和经验有关。有弹性、可以重复操作的科学清洗方法是达到清洁保护目标的前提。

因此,清洗实验应处于设计师或业主代表的监督下,由专业的清洁承包商或者修复公司里的熟练操作者来承担。进行清洁实验时的操作者在实际施工时应在现场起到指导作用或者直接参与实际的清洁。承包商应该有过类似项目的经验。用于小规模实验选用的材料和设备应该能在大面积施工时重复使用,从而完成整个项目的清洁。(www.daowen.com)

3.记录及评估

清洁实验应有完整的文字、图片或影像记录,并作为设计方案的一部分基础资料存入档案。实验区域在清洁前,清洁中和清洁后均应被拍照记录。多种清洗技术组合使用时,应严格按照顺序来进行,记录每一个细节,并通过实验来评估。如采用水清洗或化学清洗时应记录的内容包含水压力、水接触的时间、冲洗方式、预湿过程、化学剂类型、pH 值、稀释和静置时间、冲洗过程、研磨清洁类型、摩氏硬度级别、体积流率和压力等。周围可能影响清洁的条件也应被记录,如温度、湿度和风速等。

另外,需要评估的因素包括预算、清洁过程中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问题、建筑使用者的安全问题等。

如果必要的话,某些外表面的颜色或者粗糙度的微妙变化应定性或者定量评估。对于所有的湿清洗方法(化学剂、水和湿研磨等)前后表面盐含量、pH 值的变化等也是定量的评估指标。

实验面应该检测两次(湿面时和干燥后),并且评估需要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进行,因为表面颜色和肌理在晴天和阴天不同,在雨季前后也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