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隧道工程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隧道工程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地下连续墙施工风险控制措施复核图纸是否有效、完整、正确、合理、可行,必须严格根据设计图纸施工。

隧道工程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1.地下连续墙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1)复核图纸是否有效、完整、正确、合理、可行,必须严格根据设计图纸施工。

(2)检查是否建立质保、安保体系,是否符合要求。

(3)审核资质、业绩及质保和安保体系、主要管理人员及特殊上岗人员资质。

(4)审核设备检查证明及其他质保资料,现场检查设备组装及运行情况。

(5)审核材料的质保资料,现场检查材料外观质量,并见证取样。

(6)审核方案是否完整、正确、合理、可行,审批手续是否完整。

(7)请专业物探部门进行全场沿线地下障碍物勘探,将障碍物清除。

(8)在施工中,针对机械维修和故障排除有专门应急措施。

(9)采用辅助成槽工艺进行成槽施工,提高成槽效率,确保垂直度要求。

(10)采取合适的技术措施,确保锁口管安全起拔。

2.SMW工法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为保证SMW工法顺利进行,避免或减少风险事故,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搅拌桩的制作

(1)注意桩的间距和垂直度。垂直度应小于1%。

(2)桩机架行走线铺设导木,桩机就位后检查机架垂直度,确保机架垂直度控制在0.3%以内,桩机上、下误差不得超过50 mm,成桩垂直度误差小于1%。

(3)浆液配比除满足抗渗和强度要求外,尚应满足型钢插入顺利等要求。

(4)水泥搅拌桩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搅拌,增加水泥与土体的均匀性。

(5)在搅拌下沉及提升过程中,控制下沉速度在2.0 m/min左右,提升速度在0.5 m/min左右。控制重复搅拌提升速度在0.8~1.0 m/min;严格控制桩顶漏喷现象发生,确保桩顶强度;压浆阶段时不允许发生断浆和输浆管道堵塞现象。若发生断桩,则向下钻进50 cm后再喷浆提升。

(6)相邻桩的施工间隔时间不能超过24 h。

2)H型钢的插拔(www.daowen.com)

(1)施工前必须检查型钢表面平整光滑,直线度必须控制在1.0%以内,型钢插入搅拌桩前必须在表面均匀涂刷减摩剂,与围檩间用牛皮纸隔离,以利拔桩。

(2)型钢起吊移动插入定位框架内,检测型钢垂直度,插入型钢应控制在搅拌桩施工完毕12 h(水泥土初凝前)内进行,同时监控H型钢的长度和插入搅拌桩的深度。插入前应校正位置,设立导向装置,以保证垂直度小于1%。插入过程中必须吊直型钢,尽量靠桩锤自重压沉。若压沉无法到位,再开启振动下沉至标高。

(3)型钢回收采用边拔型钢边进行注浆充填空隙的方法进行施工。

3)钢筋混凝土压顶圈梁的制作及围檩支撑

(1)圈梁底部凿除水泥土后,H型钢表面用油毛毡包扎,再进行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制作。

(2)SMW工法施工中的搅拌桩及压顶圈梁强度必须达到70%方可进行基坑开挖,在开挖至标高-1.000时增设第一道围檩及支撑,按设计要求边开挖边支撑。

(3)围檩与搅拌桩间隙要充分填实。

3.水泥搅拌桩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1)打桩前做物探,查明抛石等地下障碍物的存在位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用仪器随时检查、控制、纠正。

(3)将共连的钢板桩焊接在围檩上,用黄油油脂涂在锁口上以减少阻力。

(4)在打桩行进方向用卡板锁住钢板桩的前锁口。

(5)对整个施工及基坑开挖过程中钢板桩的位移和沉降情况均进行监测。

4.放坡开挖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1)设法降低边坡土体中的剪应力,提高土体或边坡抗剪强度。

(2)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两侧坡顶不得堆土、堆料。

(3)基坑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基坑纵向放坡不大于安全坡度,对暴露时间长或可能受暴雨冲刷的纵坡采用挂网喷浆等坡面保护措施,严防纵向滑坡

(4)基坑开挖后及时设置坑内排水沟和集水井。

(5)加强基坑稳定的观察和监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