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海伦·凯勒学习语言,探索文明的基因

从海伦·凯勒学习语言,探索文明的基因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很多人知道,海伦·凯勒又聋又盲,却成功学会了文字,成为一名作家。海伦·凯勒在14个月大时,因发高烧而失去了听觉和视觉。光靠海伦·凯勒自己是写不出这样一本书的。别把海伦·凯勒的故事视为理所当然。苏利文和海伦·凯勒的不同之处,在于她拥有丰富的视觉记忆。之后,海伦·凯勒又写了其他的书,她甚至还勉力地克服更大的困难,成为一个杰出的演说者。他们的会谈,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海伦·凯勒说话,马克·吐温说话。

从海伦·凯勒学习语言,探索文明的基因

很多人知道,海伦·凯勒又聋又盲,却成功学会了文字,成为一名作家

简单地从头说起。海伦·凯勒在14个月大时,因发高烧而失去了听觉和视觉。14个月大不足以让她留下视觉和听觉的记忆,因此她就一直活在纯然静寂而黑暗的世界里。有一段时间,她脾气极度暴躁,随时又哭又闹,人们都拿她没有办法。6岁时,她的生命中出现了一个神奇的人——安妮·苏利文(Anne Sullivan,1866—1936)老师。

听过海伦·凯勒的人,大概也都知道这位苏利文老师,然而绝大部分人应该不知道,苏利文本身的视力也有问题。用今天的医学知识来说,她早早就有了视网膜剥落的病症,这使得她的视力极弱,只比全盲好一点点而已。去担任海伦·凯勒的家庭教师时,她已经不太看得到外面的世界了。苏利文来自美国北方的明尼苏达州,海伦·凯勒的家在南方的亚拉巴马州。它们之间有着很长的距离。

从那么远的地方找了一个半盲的老师来教海伦·凯勒,这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事。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是因为实在没有老师愿意并且能够教狂暴的海伦·凯勒,而且她又聋又盲,一般老师根本无法和她沟通,更不要说教她了。

很少有人意识到苏利文是半盲,因为大家几乎都是通过电影知道海伦·凯勒的故事的。电影里隐去了苏利文的视觉问题。电影中给观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经典画面,是海伦·凯勒6岁时在水井前打出水来,触觉感受到了水,老师苏利文发疯般地在她的小手上反复地写着water(水)这个词。那是启发海伦·凯伦认字的灵光片刻。

人们怎么会知道海伦·凯勒6岁时发生了什么事。因为她从12岁开始,就在苏利文的鼓励下写《我的生活》,记录她不凡的成长过程。到她19岁那年,这本书出版了,出版社的宣传语说:“一个看不见、听不见的女孩,12岁,以自己的力量写下的奇迹之书。”宣传语里夸大了一个不是事实的重点——“以自己的力量”。光靠海伦·凯勒自己是写不出这样一本书的。除了苏利文从头到尾在旁指导、协助外,出版社还找了一位特约编辑,花了很长时间和海伦·凯勒密切工作,才编成了后来轰动全美的畅销书。这位特约编辑后来娶了苏利文,也搬过来和海伦·凯勒住在一起,可以想见当时他多用心编这本书了。

书出版之后,很快就获得畅销。但使这本书大卖的原因,不完全是正面的。这本书引发了很大争议,很多人质疑一个又聋又盲的小孩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内容,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相信一个又聋又盲的小孩能够学会写字。

别把海伦·凯勒的故事视为理所当然。顺着历史上的争议、质疑,让我们问问自己,你能想象海伦·凯勒如何学会写字、写文章吗?在海伦·凯勒的世界里,一般人的五感只剩下触觉、味觉、嗅觉这三感。她没有看过任何东西,没有听过任何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视觉、听觉远比其他三感重要多了,感冒时我们暂时失去嗅觉,三五天,你都能正常上班,正常过日子;但别说是三五天,就连一天没有听觉你都正常不了,一天没有视觉你恐怕连房门都出不了。(www.daowen.com)

海伦·凯勒不只丧失了五分之二的感官能力,而且少掉的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两种。她对于视觉、听觉又都没有任何记忆。苏利文和海伦·凯勒的不同之处,在于她拥有丰富的视觉记忆。她不是天生视障,而是成年后病变才失去视觉的。这样的海伦·凯勒,要如何理解square(正方形)?她可以触摸桌子,但要如何让她了解“正方形”不是那张具体的桌子,而是一种抽象的“形状”?更何况要学好语言文字,她还得了解square这个词的其他意思,例如说一个人“方方正正”,那不是在形容他的外表,而是指他的character(品格)是square的。没有视觉、没有视觉经验与记忆的人,要如何掌握这一切?

难怪《我的生活》出版时,会引来那么多质疑。事实上,正因为预见到质疑,出版社宣传时才需要特别强调“以自己的力量”。还好,这本书不是在海伦·凯勒12岁时出版的,出版时她已经19岁,可以让别人目睹并见证她的能力。她成功地进入了当时美国最优秀的女子学院拉德克利夫学院(Radcliffe College),这个女子学院后来被并入了哈佛大学。苏利文陪着她到了大学,给予帮助,但她的教授、她的同学都看到了她自身的课业能力与成就。

之后,海伦·凯勒又写了其他的书,她甚至还勉力地克服更大的困难,成为一个杰出的演说者。她听不见,但她能说话,更神奇的是,她还能跟别人交谈。一个历史性的场景,是海伦·凯勒和马克·吐温会面,谈了一个多小时。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这是两个了不起的名人相会,但牵涉海伦·凯勒,就多了一个传奇:“谈”了一个多小时,怎么“谈”的?

他们的会谈,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海伦·凯勒说话,马克·吐温说话。唯一不同之处,是在马克·吐温说话时,海伦·凯勒会将手指放在他的嘴唇上,借由碰触他的嘴唇,辨认他说了什么。

这真是神奇而敏锐的触觉功夫,我们谁也做不到吧?试试让你的朋友不要发出声音说话,你闭起眼睛把手指贴在他的嘴唇上,看能不能猜得出他在说什么。

海伦·凯勒用硬背舌头和嘴唇方位的方式,学着发音,发出她自己听不到的声音。经过反复练习,经过苏利文在旁边反复纠正,她竟然能在完全听不见的情况下,掌握说话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