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低头与抬头之智慧

大学生低头与抬头之智慧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低头,不仅仅是一个动作,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智慧、一种勇气。低头,是为以后更好地抬头积蓄力量。由此可见,学会低头,懂得低头,敢于低头是一种多么大的勇气,而有了这种勇气,就更激励着人们去抬头的决心。富兰克林、苏格拉底和韩信,他们绝非等闲之辈,让他们低头是何其不易?所以说,低头是以退为进的手段,是前进的缓冲过程。学会了低头,就等于为成功增加了一块垫脚石。

大学生低头与抬头之智慧

低头,不仅仅是一个动作,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智慧、一种勇气。低头,是为以后更好地抬头积蓄力量。

如果一个人,只知道不分时宜场合,一味地刚强,一味地硬撑,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甚至牺牲,只有做到刚柔并济,懂得低头,才能保护自己。

来看一则小故事:太阳已经下了山,月亮还没有出来。寂静的九虎寺禅院里,外出的师傅还没有回来。为了布置寺院,两位小和尚正在寺院前的围墙上专心致志地作画。

他们画的是一幅《龙争虎斗图》,为了这幅画,他们已经足足忙碌了好几个时辰,但是总觉得还不够完美。

画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两位小和尚已经对这幅画进行多次修改,但还是觉得画中的龙和虎缺少动态之美。他们苦心竭虑地思忖着,额头上聚满了豆大的汗珠。

这时,师傅从外面归来,两位小和尚赶忙向师傅请教。

师傅看了看他们的画后,笑着说:“你们所画的龙和虎,外形上都很真实,但是你们没有弄清楚它们的特性:龙在发起进攻前,头必须向后退缩;虎若向上扑跃时,头也必须压得很低才行。龙的颈向后缩的幅度越大,虎的头越是贴近地面,它们就会冲得越迅猛,跳得越高远。”

两位小和尚听了师傅的点拨,心悦诚服地说:“怪不得我们所画的龙和虎都动态不足,原来,我们一味地强调它们的进攻,把龙头画得太靠前了,虎头也画得太高了。”

师傅这时借机开导他们道:“这与参禅悟道、为人处世的道理是一样的,懂得适时退一步,才能冲得更远;懂得谦卑之后,才能跃得更高啊!”

小和尚不解地问:“退了之后又怎能向前,谦卑的人又怎能更高呢?”

师傅这回没有说话,执笔写下这样一偈: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身心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www.daowen.com)

两位小和尚异口同声地吟完此偈,会心地笑了。禅院里月光一片皎洁,师傅的话也像这月光一样洗涤了他们的心灵。

富兰克林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被誉为“美国之父”。他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在进入老人的屋子时,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结果“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了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疼吧?可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的时候一定要低头。”

从此以后,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了一次悟道,他牢牢地记住了老前辈对他的教导,把“低头”作为毕生的为人处世的准绳,在以后的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涯中加以恪守,最终取得了成功。

低头是一种能力,它不是怯弱,而是清醒中的嬗变。有时,稍微低一下头,或许我们的路会更加精彩,我们的能力也会有所长进。懂得低头,才能出头!低头,既是一种明智处世的态度,更是一种难得的智慧,学会低头,也就学会了如何向成功迈进一步。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问大哲学苏格拉底:“大家都说你是世界上最有学问的学者,那你能不能回答我一个问题呢?”在得到大哲学家的同意后,这位青年问道:“请你告诉我天与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苏格拉底听完以后,微笑着开口道:“三尺。”

“不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六尺高,如果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的距离,那人还不得把天空戳出许多个窟窿眼儿出来?”青年不相信地反驳道。

苏格拉底继续微笑着说道:“是啊,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如果想立于天地之间,就要学会低头。”

看来,我们也应该时时处处学会低头,懂得低头也敢于低头。如果肩膀所承受的生命的负荷过于繁重,不妨低一低头,卸去那份多余的沉重。在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时候,也要学会低头。只有学会低头,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才能想办法去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可以说,会低头,也就学会了一种处世的智慧。

我国古代有个名将叫韩信,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漂洗丝绵的老妇人的施舍,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

韩信并不是胆怯,而是具有看清局面的睿智。韩信选择了低头,忍受了一时之辱,日后发愤图强,最终官拜淮阴侯,还被世人传下“大丈夫,可屈可伸”的佳话。由此可见,学会低头,懂得低头,敢于低头是一种多么大的勇气,而有了这种勇气,就更激励着人们去抬头的决心。

富兰克林、苏格拉底和韩信,他们绝非等闲之辈,让他们低头是何其不易?但他们之所以能低头、敢低头、会低头,那是因为他们在低头的那一刻,就坚信他们的头将来会有高高扬起的那一天,此时的低头,不过是做了一个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的“缓冲”。

人生在世,难免遇到不如意,遇到事情就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该低头时且低头。所以说,低头是以退为进的手段,是前进的缓冲过程。

低头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虚怀若谷,豪迈洒脱的气度,彰显着一个人可屈可伸的大男子汉气概和坚毅品质;低头是一种智慧,是教导你审时度势,养精蓄锐的方法;低头更是一种勇气,是刺激你面对现实,鼓励你坚定信念的手段。学会了低头,就等于为成功增加了一块垫脚石。学会低头,就是为了在以后的道路中更好地抬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