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职场冷暴力:正确应对与远离!

职场冷暴力:正确应对与远离!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职场宝典◎冷暴力,正向职场蔓延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职场,人际淡漠,关系紧张。“冷暴力”本指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矛盾而又找不到调和的方式时,采用非暴力的方式刺激对方,致使一方或多方心灵上受到严重伤害的行为,现在正在向职场蔓延。如果你正在遭遇职场“冷暴力”,你该怎么办?

职场冷暴力:正确应对与远离!

小故事

4月的一个午后,年轻的Siva从20层楼一跃而下,24岁的他在生命中最辉煌耀眼的时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去年7月,成绩优异的Siva毕业后,进入某家著名的事务所工作。单亲家庭的他从小就性格内向,非常珍惜这份工作。最近,他一直倍感压力,可这份压力并不是因为他不能胜任这份工作,而是公司不知什么原因冷落了他,不给他安排任何工作,他很是担心。他曾经询问过上司几次,但总是不了了之。原本新疆的上司要带他参与新疆项目组的工作,后不知何故,Siva被踢出项目组。在网上看到自己被安排到江西的团队,他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可好景不长,之后又不知什么原因,Siva又被踢出江西组。他的情绪一落千丈,最终选择了用极端方式了断一切。

无独有而,EMC大中华区总裁陆纯初回办公室取东西,到门口才发现自己没带钥匙。此时他的私人秘书瑞贝卡已经下班。陆试图联系后者未果。数小时后,陆纯初还是难抑怒火,于是在凌晨1时13分通过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给瑞贝卡发了一封措辞严厉且语气生硬的“谴责信”。

两天后,瑞贝卡在邮件回信中说:“首先,我做这件事是完全正确的,我锁门是从安全角度上考虑的,如果一旦丢了东西,我无法承担这个责任。其次,你有钥匙,你自己忘了带,还要说别人不对。造成这件事的主要原因都是你自己,不要把自己的错误转移到别人的身上。第三,你无权干涉和控制我的私人时间,我一天就8小时工作时间,请你记住中午和晚上下班的时间都是我的私人时间。第四,从到EMC的第一天到现在为止,我工作尽职尽责,也加过很多次的班,我也没有任何怨言,但是如果你们要求我加班是为了工作以外的事情,我无法做到。第五,虽然咱们是上下级的关系,也请你注重一下你说话的语气,这是做人最基本的礼貌问题。第六,我要在这强调一下,我并没有猜想或者假定什么,因为我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必要。”

这封咄咄逼人的回复邮件被数千外企白领接收和转发,不久,陆纯初更换了秘书,瑞贝卡也离开了公司。

秘书瑞贝卡选择了在沉默中爆发,而Siva选择了在沉默中灭亡。

大道理

在遭遇“职场冷暴力”时,职场人士应该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和心理承受能力,不要因为一点点的挫折就表现得无法承受,并将挫折无限放大,给自己过多消极方面的暗示。

职场宝典

◎冷暴力,正向职场蔓延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职场,人际淡漠,关系紧张。和Siva一样,不少白领在冷暴力中备受煎熬:上司不留情面地否定你,边缘化你;同事对你不理不睬……“冷暴力”本指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矛盾而又找不到调和的方式时,采用非暴力的方式刺激对方,致使一方或多方心灵上受到严重伤害的行为,现在正在向职场蔓延。

心理专家指出:“职场上的‘冷暴力’主要体现在让人长期饱受讥讽、漠视,甚至停止日常工作等刺激,使人在心理上压抑、郁闷。而人处在情绪低落和消极期间,身体的消化、免疫、代谢等功能都将受到损害,这种郁郁寡欢的心理最终会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躯体疾病和心理障碍。”

1.被上司打进“冷宫”

2年前,秦岭是上司器重的明星员工、市场部绝对的红人。但秦岭个性直率,不会“做人”,有意无意经常让老板下不了台,不觉中两人积怨已深。如今,他简直就被“干晾了起来”,本该他做的工作,老板却故意让其他人去做,以前应该有他参与的大区例会,也除了他的名……秦岭说自己简直像被打进了“冷宫”,他甚至厌恶去办公室。近一年来的种种冷遇让他变得压抑而沉闷,人也灰头土脸。

2.边缘化的办公室“孤儿”

小林来这家地产公司时间不长,就发现部门里派别众多,一伙是以单身同事居多的FB(腐败)圈,下了班不是呼朋唤友地“杀人”(游戏),就是撺掇各种饭局聚会。另一伙就是妈妈圈,谈论的话题无非是老公和孩子。还有一些因共同爱好走到一起的“体育圈”、“K歌圈”等。小林生性腼腆,人也比较板,他对这些各自为政、拉帮结派的小圈子毫无兴趣。

每每中午吃饭时,小林总是形单影只。同事们在一起聊得热火朝天时,他却插不上话。一次午休时,办公室同事一直有说有笑,等小林推门进来,立马戛然而止。此刻的小林倍感失落和尴尬。

3.留守的“光杆司令”

G集成电路公司经营不善,公司被兼并重组后,大部分人员到了新成立的设计公司,财务经理薛拧留守,准备筹建宁波的新项目。但两家公司还是在一起办公,作为为数不多的留守人士,薛拧被划分到拥挤的小单间里办公。每每有业务电话,前台也是爱答不理,一些业务配合,以前财务部围着她转的老同事也是处处都为难自己。薛拧简直就是光杆司令,孤立无援。

4.制造冲突的“刺猬”(www.daowen.com)

5月的一次业务例会上,陈响和同事因推广方案意见不合而发生了争执。陈响语气咄咄逼人,言辞激烈。会后,陈响也没有及时向同事道歉,他觉得不过是正常的工作探讨,有点小争执在所难免。但同事却是十分窝火,对陈响也是冷眼相向。没想到冤家路窄,公司新成立的项目小组要由他俩牵头,工作需要密切配合,一想起同事那不屑的眼神,陈响心里也是十分惴惴。

诸如此类的“冷暴力”每天都在职场上演。如果你正在遭遇职场“冷暴力”,你该怎么办?一个巴掌拍不响,如何积极化解这种冷暴力,避免自己的职业成长陷入困境?

◎突围上司冷暴力策略

1.不要被自己的意识击倒。

心元动力心理专家认为,冷暴力其实就是一种非言语、无身体接触式的交流,是一种在意念中的交流,最后实际上是被自己的意识击倒,倒不一定真是被对手打败。Siva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与上司之间可能更多地是在用行为、眼神、身体姿势交流,彼此言语沟通的机会太少。如果Siva把冷暴力当作一次考验:上司是故意冷落自己,给自己一个成长锻炼的机会,不给自己过多心理暗示,结局也许不会这样。但Siva却完全被自己的负面情绪击倒,没有去积极地影响上司或者本能地保护自己。

2.想要什么,就大胆说出来

在“邮件门”中,老板陆纯初的邮件中用了4个“我”、5个“你”,瑞贝卡的邮件中用了12个“我”、7个“你”,由此推测,她在平时的工作中可能有较多需求被忽略,这样在一根导火索的诱发下才会爆发出这么多自我的要求。专家建议那些遭遇冷暴力的职业人,如果能更多地了解自己在与上司的关系中和工作过程中希望得到哪些满足,并按适当的方式获得满足,小事化了,才能避免积怨过深引发的冷暴力。

3.领导心思你别猜,别费劲钻牛角尖

被上司“干晾”起来的秦岭,已经厌恶去办公室,他和领导的冷战已经是持久战了。其实遭受上司冷遇,一定是你在某方面做得不让上司满意,即使是误会,错也一定在你。不要过多猜测领导的做法和意图,上司只是用冷淡来提醒你,希望你自己去“悟”,他在等着你主动承认或改正错误。当然,如果上司彻底不听解释,也没给你机会,那也就基本等同“劝辞令”了。

4.“以暴制暴”——对冷暴力勇敢说不

关于职场冷暴力,漆红指出可以借鉴应对家庭内暴力的方式。一般认为,当甲方有暴力倾向时,乙方要及时说“NO”。有的人之所以挨打是因为他天生一副挨打相,这其实是说在遭遇暴力时一定不要示弱和露出软弱的一面,否则甲方会认为他就是该对你施暴,你也该受虐。所以结合瑞贝卡的表现,她其实采取的就是一种不示弱的方式和态度,对上司的暴力(无论是冷暴力还是热暴力)应该是有一种行为矫正的“叫停”作用。只不过她的做法可能在程度上有点过火,难免矫枉过正。

◎突围同事冷暴力策略

1.接受事实,多换位思考

公司兼并后的薛拧受到孤立其实也是正常的,换位思考,你必须接受人走茶凉的事实。此时被孤立,需要谨小慎微,认真观察,耐心化解一些误会。而陈响和同事争执激烈,事后还“我以为没事”,严重缺乏换位思考、领会他人的意识。如果事后及时沟通,与同事的隔阂也不至于如此严重。职场纷争中,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每个职业人都要避免自己成为“公愤型的反感”,因为这种孤立是灾难性的。

2.赶紧革命你的落伍清高观

小林被大家冷落,显然是自己潜意识中对那些拉帮结派的人嗤之以鼻。如果你这么想,你就只能是办公室“孤儿”。在企业求生存,刻意钻营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想要升职吗?那么明天就要学会和老板爬山。如果不能和上司和平共处,也不能融入同事圈中,种种“冷暴力”不仅让你孤单,也会让你失去更多利益。

3.没有永恒的同事,只有永恒的利益

同事只是为工作目标走到一起的工作伙伴,不要奢望彼此掏心掏肺的友情。人无利,沟不通,在遭受冷暴力侵袭时不妨多反思反思自己的不当之处。

无论是来自上司还是同事的冷暴力,增强自身“免疫力”也是非常关键的。凡事不要太较真,要培养自己豁达开朗、乐观幽默的个性,如果自己的情绪能调节得像火一样,冷暴力自然就化解了。如果实在不堪忍受,换个东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千万别让一时的冷暴力从此摧毁你的自信和前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