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东北亚森林文化的地理条件

东北亚森林文化的地理条件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森林文化如同农耕文化、草原文化一样,有其特定的地理条件。本书论述的范围,以东北亚地域的森林带为重点[3],主要是中国东北森林文化的分布区。以山脉水系而言,森林文化地域,主要在外兴安岭、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长白山,黑龙江及其支流乌苏里江、松花江、精奇里江和牡丹江、图们江、浑江、苏子河等地域。所以,海拔500米—2 000米地带主要为东北亚森林带。

东北亚森林文化的地理条件

森林文化如同农耕文化、草原文化一样,有其特定的地理条件。在远古的地球上,有着广袤的森林。新石器时代以来,特别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地球上存在多条森林带。其中,在北半球,于北纬42°到70°之间,有一条温带森林带。这条温带森林带,横跨亚欧大陆,东起太平洋,西迄大西洋,长约一万公里[1]

其实,在北美洲,古代亦然。它的北部与寒原地带和近北极地带相接,生长林丛或冰雪大地;南部与草原和沙漠地带相接,或茫茫草原,或沙漠戈壁。这里主要讨论满—通古斯语族群居住和生活的东北亚地域的森林文化。

东北亚森林文化区域,有不同族系、多种族群的聚落,但主要居民为满—通古斯人。南北以贝加尔湖与外兴安岭为界,其北被称作北方通古斯人,也称作后贝加尔湖通古斯人;其南被称作南方通古斯人[2]

本书论述的范围,以东北亚地域的森林带为重点[3],主要是中国东北森林文化的分布区。中国东北及其相关地域,森林文化的地理因素,其经纬度、山脉水系、海拔高度气象因素等,都存在着重要的地理特征:(www.daowen.com)

以经纬度而言,森林文化地带,在东经120°—145°、北纬42°—70°这个广阔地带,这是中国明清盛时的东北森林文化之区域。

以山脉水系而言,森林文化地域,主要在外兴安岭、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长白山,黑龙江及其支流乌苏里江、松花江、精奇里江(今结雅河)和牡丹江、图们江、浑江、苏子河等地域。

以海拔高度而言,森林带的海拔不是很高,因为海拔3 000米以上常年被冰雪覆盖,海拔2 900米以上,就没有木本植物。以长白山林区为例,海拔2 000米以上为山地苔原带,2 000米以下为林带,其中1 800米—2 000米为岳桦林带,500米—1 200米为红松、云杉等针叶林带;500米以下为草甸。所以,海拔500米—2 000米地带主要为东北亚森林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