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智能教育:开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之路

智能教育:开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之路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高等教育现在的形势肯定是需要尽快进行改革。中国的传统高等教育无法提供足够的培养智能型人才的能量,目前的高等教育也没有明确以培养智能型人才为目标,所以,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本书的研究就是对中国当前必须进行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本体性改革的全面探讨。当前,开启智能教育改革实践将是推动中国大众化高等教育本体性改革走向成功的关键之举,也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

智能教育:开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之路

中国的高等教育现在的形势肯定是需要尽快进行改革。更多的能够满足时代需要的智能型大学生须由改革后的高等教育来进行培养。改革的目的很明确,不是仅仅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不是为了解决高等院校的办学出路问题,而是要坚定地解决社会对于智能型人才的需求问题。中国的传统高等教育无法提供足够的培养智能型人才的能量,目前的高等教育也没有明确以培养智能型人才为目标,所以,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改革。跟上智能时代发展的步伐,要将培养智能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使命提到改革的日程上来。

本书的研究就是对中国当前必须进行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本体性改革的全面探讨。可以说,在全人类的生活已经进入智能时代的今天,要求中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以培养智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改革基本上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是当前各个高校必须做而且必须做好的工作,因为只有进行这样的高等教育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中国的高等教育才能够走出目前的困境,获得新的持久的生命力,才能够顺应智能时代的要求,满足中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社会发展需要。本书将深入探讨智能时代开启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模式与至今仍沿袭的精英教育模式的根本性不同,阐述时代的进步要求和开启大众化高等教育模式的必然性,以及大众化高等教育适应智能时代需要肩负的社会教育责任。为此,本书将根据时代的发展提出高等智能教育理念,并详细分析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产生的经济背景,阐释智能教育理念与其他传统教育理念的联系与区别,由此明确在新的时代开启智能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书展开了对智能教育基本工具的研究,这将具体研究人类新的脑力劳动工具——电子计算机在智能时代高等教育中的作用,说明推行智能教育理念改革后,高等院校教学主要依赖的教育工具是电子计算机,而大学生使用的主要学习工具也必然是电子计算机。在本书的探讨中,还简单地介绍了实施高等智能教育的基本通识课程模块,即基础课程模块、主干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在此基础上,本书论述了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的基本教学方式的改革,明确高等智能教育的教学方式将必然实现从课件教学向软件教学的提升,说明改革的要求是实现大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向主动的发现性学习方式的重大转变,并据实讲述实施高等智能教育理念在浙江科贸职业技术学院(筹)进行的初步的软件教学实践情况。接下来,本书还对现实地推进高等智能教育改革深化所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其中包括研究高等教育中的高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的区别,高等教育的差异化服务问题,以及大学生必须以学为本的问题。并通过详细的阐述指明智能教育改革是一种不同于制度性改革的本体性改革,这一改革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将有力地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发展。

总之,本书的研究与探讨强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智能时代之后,高等教育必须明确树立智能教育理念,必须以培养智能型人才为教育的使命和目标。当前,开启智能教育改革实践将是推动中国大众化高等教育本体性改革走向成功的关键之举,也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

【注释】

[1]陈佳贵,黄群慧:《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1995—2005年中国工业化水平评价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9月27日第2版。(www.daowen.com)

[2]杨春学:《信息技术对美国经济影响的计量估计》,《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期。

[3]何晖:《升级人才引擎 金华网络经济提速发展》,《金华晚报》2014年7月15日,第11版。

[4]徐玲:《走访百所高校 海纳八方贤才》,《浦东时报》2014年7月18日,第4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