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吴越青铜文化:剑与温柔

吴越青铜文化:剑与温柔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初步统计,仅铸有越王名的青铜剑,就出土了十余件,吴王剑、夫差剑也相继在山西、湖北、河南等地被发现。古书对吴越青铜兵器的赞词最多评价最高。据统计,从1972年12月至1982年12月,绍兴出土的越国青铜器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工具,二是兵器。吴越的青铜工具,尤其是其中的农具,在吴越青铜器中占有较大比例,并且遍及边远地区,这是中原及其它地区所没有的。拥有精良的青铜兵器与众多的青铜农具,是吴越青铜文化的两大特色。

吴越青铜文化:剑与温柔

(1)吴王金戈越王剑

“吴戈越剑”是吴越文化的骄傲,直到今天,人们仍无法弄清越王勾践的宝剑是如何锻造出来的。虽不能说这是千古之谜,但最低也说明了吴越地区在古代治炼业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考古工作者在几十年的考古发掘中,连续发现了十几柄春秋时吴越所产的宝剑,这些都是可靠的实物资料。其中,一柄出自湖北江陵县望山一号楚墓的越王勾践剑,为我们展现了吴越宝剑的光彩。这是一柄装在黑色漆木剑鞘内的青铜剑。这柄剑寒光闪闪,毫无锈蚀,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剑身一面近格处有鸟篆铭文两行八字:“越王鸠浅自作用”,鸠浅即勾践。剑身以菱形花纹装饰。勾践剑的历史,距今大约有两千四百多年,科学家分析,勾践剑是用锡、青铜铸成,还含有少量的铜和镍,剑柄和剑格中还含有硫元素。

越王勾践剑并非孤例。据初步统计,仅铸有越王名的青铜剑,就出土了十余件,吴王剑、夫差剑也相继在山西、湖北、河南等地被发现。

剑是周代的新式兵器,“空茎剑”与“带箍剑”据专家考证,可能最早出现于吴越地区。吴越是我国最早开始铸造铜剑的地方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战事频繁,各国都高度重视武器制造。古书对吴越青铜兵器的赞词最多评价最高。例如:

《周礼·考工记》说:“吴、越之金锡,此材之美者”,“吴粤(越)之剑,迁乎其地弗能良也,地气然也。”

庄子·刻意》:“夫有干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

吴越的著名冶匠有欧冶子、干将、莫邪;善于剑术的有“袁公”、“越女”;还有相剑家薛烛等。相传名匠欧冶子在铸剑时,“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雨师扫洒,雷公去橐;蛟龙捧炉,天帝装炭,太一下观,天精下之,欧冶子因天之精神,悉其技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第十三》)。欧冶子铸的五把宝剑,即“湛卢、钝钩、胜邪、鱼肠、巨阙”,这些都是削铁如泥的稀世珍宝。

吴王阖闾时,鼓励工匠铸冶利剑,于是“吴作钩者甚众”。吴国最著名的冶铸家是干将、莫邪夫妇,相传他们在今浙江避暑盛地莫干山为吴王铸剑。现在莫干山犹有剑池、试剑石等与传说有关的古迹。关于干将、莫邪夫妇造剑,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故事。相传干将夫妇接受吴王的命令,精心造剑,三年未成,眼看就要到吴王限定的期限了,莫邪很为丈夫担心,于是“剪发断爪,投入炉中”,这才造出了锋利异常的“雌雄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阳作龟文,阴作漫理”(《吴越春秋·阖闾外传》)可以说,吴越青铜兵器不但表现了冶炼水平的高超,也表现了吴越工匠手艺技巧的神妙,它是科技艺术的结晶。(www.daowen.com)

迄今为止,考古学发现的吴越兵器都是青铜制作,而古书既有说用铜,也有说用铁。《越绝书·记宝剑》说:“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子”,楚王“因吴王请此二人作铁剑”,“欧冶子、干将凿茨山,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史书说吴越已铸造铁剑,这在吴越本土尚无实物证实。1976年,湖南长沙杨家山65号春秋晚期楚墓出土一件铜格钢剑,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钢铁。《越绝书》说,楚王曾令风胡子到吴国,请欧冶子、干将作“铁剑三枚”。这条文献资料与杨家山钢剑之间,不知有无什么关系。

(2)生产工具

中原青铜器礼器好,吴越的青铜器兵器精;中原青铜器总量多于吴越,吴越的青铜生产工具在青铜器比重上却高于中原。

据《考工记》记载,越国没有官营的造鎛(一种农具)工场,因为越人各个都能作这样的农具,郑玄的注说:“粤(越)地……山出金锡,铸冶之业,田器尤多。”

在越都附近,官营的铜矿开采业与冶炼业则是古书上屡有记载的。《越绝书·外传记地传》说:“姑中山者,越铜官之山也,越人谓之铜姑渎,长二百五十步,去县二十五里。”《水经注》说:“练塘,勾践炼冶铜锡之处,采炭南山,故其间有炭渎。”越国的冶炼业,既有官营的,也有民营的。官营的当着重铸造兵器。诸如“鎛”类的生产工具,可能如《考工记》说的,基本上为民营工场所造。

建国后,绍兴城东的西施山等地,出土大批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刀、削、镰、斧、锯、凿、犁、锄等生产器具,并伴出冶炼遗址。绍兴陶堰乡张家坟出土青铜犁铧,呈V形,全长18.2厘米。此外,历年来绍兴市郊和县区等地共出土了青铜镰二件、锄二十五件、铲形器十七件。据统计,从1972年12月至1982年12月,绍兴出土的越国青铜器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工具,二是兵器。生产工具共86件,兵器40件,合计126件。工具占总件数的68%。

苏州从1975至1980年出土的青铜器共约86件,其中,工具52件,兵器21件,生产器具13件。工具约占总件数的百分之六十,其中农具40件,接近青铜器总件数的一半。

吴越的青铜工具还遍及边远地区。浙江温州,安徽贵池,浙江舟山本岛都发现有东周和春秋末年的青铜器。吴越的青铜工具,尤其是其中的农具,在吴越青铜器中占有较大比例,并且遍及边远地区,这是中原及其它地区所没有的。拥有精良的青铜兵器与众多的青铜农具,是吴越青铜文化的两大特色。

春秋战国的吴越地区,不但有领先的青铜冶炼技术,而且已有生铁、块炼铁,以及铁制的农、工器具。绍兴西施山出土有铁镰、铁锄、铁镢、铁削等工具。此外,江苏六合程桥一号东周墓和二号墓都出有铁器,江苏吴县五峰山和借尼山也出有两件铁器。浙江永嘉出土的一批青铜器中,夹有一件铁臿,年代在春秋末至战国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