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荀彧:曹操胜负关键因素

荀彧:曹操胜负关键因素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令”之影响下,名士为曹操稳定仅有的后方基地,田豫、贾翊、桓阶等人为曹操消除了部分军事对手、消减了曹操的军事压力,荀彧为曹操出谋划策、运筹帷幄,而这些都是决定官渡之战胜负的关键因素。荀彧不仅自己为匡佐汉室而给曹操献计献策、运筹帷幄,他还举荐了大量的旷世人才,为曹操举荐了大量得力的士人,这些士人为曹魏政权的稳定、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荀彧举荐的人士后来构成曹魏政权的上层骨干。”

荀彧:曹操胜负关键因素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双方经过一些小规模的接触后,战争进入相持的关键阶段,哪方如有稍稍松懈,便会有全局崩溃的危险。正当曹操粮草不继、局势恶化而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命运由于士人的策划而发生了转变,从而走上了辉煌;也使心高气傲、志在必得、心飘云端的袁绍沉重地落入万丈深渊,美梦破裂,使其始料不及。

当曹操和袁绍相持,曹操几乎坚持不下去了的时候,是荀彧给曹操分析形势并鼓舞曹操,让曹操等到了战机。建安五年(200年)九月,“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众大惧。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彧以为:‘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公从之”。[48]资治通鉴》记载荀彧说:“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操从之,乃坚壁持之。”[49]从这两处记载看来,此时曹操心里实在是没底,已经难以再坚持了。他自己知道袁绍的实力远远大于自己,于是想撤军,并在困顿之际征求了荀彧的意见,而荀彧坚决反对曹操退兵,他的分析非常精彩、透彻。正是这段精彩的分析,才使得曹操无序的心稳定了下来。更重要的是,荀彧的分析、鼓励改变了曹操对官渡之战形势的态度——“更起臣心”[50],从而也改变了整个战场的形势。

荀彧一心匡扶汉室,为曹操出谋划策,屡屡使曹操逢凶化吉、转危为安,曹操的强大,他可以说是首功,荀彧卓越的功勋得到曹操充分的肯定。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增加荀彧封邑一千户,共计二千户,并在上表中这样说:

“昔袁绍侵入郊甸,战于官渡。时兵少粮尽,图欲还许,书与彧议,彧不听臣。建宜住之便,恢进讨之规,更起臣心,易其愚虑,遂摧大逆,覆取其众。此彧睹胜败之机,略不世出也。及绍破败,臣粮亦尽,以为济北未宜图也,欲南讨刘表,彧复止臣,陈其得失,臣用反旆,克平四州。向使臣退于官渡,绍必鼓行而前,有倾覆之形,无克捷之势。后若南征,委弃兖、豫,利既难要,将失本据。彧之二策,以亡为存,以祸致福,谋殊功异,臣所不及也。”荀彧辞让封邑,曹操还说:“君之策谋,非但所表二事。……况君密谋安众,光显于孤者以百数乎!”[51]曹操称荀彧在官渡之战中“更起臣心”“以亡为存”“光显于孤者以百数”,承认荀彧的策略对他是何等的生死攸关,充分肯定了荀彧的功劳。“谋殊功异,臣所不及也”,曹操也承认自己不如荀彧。作为当事人,曹操这些事后的评论是比较客观的。观此评论,可以说,曹操统一北方,荀彧之功也。而荀彧之所以辅佐曹操,与“挟天子以令士人”不无关系。

建安十二年(207年),在曹操取得统一北方的巨大成就后,曹操下令说:“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52]曹操在战胜袁绍后并没有以功自居,而是主动承认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士人的活动。曹操的这一次下令,也是在宣布其“挟天子以令士人”已经取得了成功。

田余庆在《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写到官渡之战前曹操的困境时说,袁绍陈兵官渡;刘备徐州叛变;豫州骚动;许、蔡以南的郡县都降袁绍;许下的官员和军中的将领多同袁绍通信息;徐州东海的豪族昌豨叛变;关中诸将鼠首两端;田丰说袁绍、刘备说刘表乘虚袭许,孙策也秘密做袭许准备;人民群众向北流徙;汝南黄巾军反曹,“情况真是千钧一发”,“在这个时候,曹操手里只有两张可用的牌,一张是官渡前线数量不多的军队,一张是没有叛变的一批名士和豪族。……派名士何夔作谯郡的城父令,陈群作酂令,谯郡其他各县也都由名士镇服。”[53]袁绍军队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笔者以为,官渡前线数量不多的军队并不是解决曹操困境的关键因素,最关键的因素是“名士”的向背,即士人的去留。此时曹操手中的汉献帝起了极大的作用,即“挟天子以令士人”。在此“令”之影响下,名士为曹操稳定仅有的后方基地,田豫、贾翊、桓阶等人为曹操消除了部分军事对手、消减了曹操的军事压力,荀彧为曹操出谋划策、运筹帷幄,而这些都是决定官渡之战胜负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挟天子”对汉魏之际历史发展影响之至深至远。

荀彧不仅自己为匡佐汉室而给曹操献计献策、运筹帷幄,他还举荐了大量的旷世人才,为曹操举荐了大量得力的士人,这些士人为曹魏政权的稳定、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曹操充分利用这些士人在社会上的威望稳定地方局势、恢复地方农业生产、发展地方经济、弘扬文化。士人在地方上的活动为曹魏政权的稳固奠定了社会基础。(www.daowen.com)

“天子拜太祖大将军,进彧为汉侍中,守尚书令。常居中持重,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太祖问彧:‘谁能代卿为我谋者?’彧言:‘荀攸、钟繇。’先是,彧言策谋士,进戏志才。志才卒,又进郭嘉。”[54]“(荀彧)前后所举者,命世大才,邦邑则荀攸、钟繇、陈群,海内则司马宣王,及引致当世知名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偃之俦,终为卿相,以十数人。”曹操也说:“二荀令之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55]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荀彧为曹魏举荐了大批旷世之才,对曹操的强大及汉魏之际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荀彧举荐的人士后来构成曹魏政权的上层骨干。”[56]

荀彧所举荐这些的士人,不仅是曹操的得力谋士,更是如杜畿一样的士人,治理地方,为稳定曹魏政权奠定了基础。“曹操谓荀彧曰:‘……当今河东,天下之要地也,君为我举贤才以镇之。’彧曰:‘西平太守京兆杜畿,勇足以当难,智足以应变。’操乃以畿为河东太守。……(杜畿)劝耕桑,课畜牧,百姓家家丰实;然后兴学校,举孝廉,修戎事,讲武备,河东遂安。畿在河东十六年,常为天下最。”[57]观杜畿在河东之措施,皆儒家之措施。士人在地方以儒家的治世理想为目标,关注民生,发展农业,鼓励农桑,减免租税,大兴文化,造福一方。士人的稳定地方、稳定民心、发展经济,对曹操实力增强和政权稳定是极为重要的,对其政权的巩固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太祖以陈群为酂令,(何)夔为城父令,诸县皆用名士以镇服之,其后吏民稍定。”“海贼郭祖寇暴乐安、济南界,州郡苦之,太祖以夔前在长广有威信,拜乐安太守。到官数月,诸城悉平。”[58]这些士人“用自己的社会威望来为他(曹操)镇静地方,稳定局势。”[59]可见士人在地方的活动为曹魏政权的稳定奠定了基础。“魏足智谋之士,昏主用之而不危。故能用人者,可以无敌于天下。”[60]

荀彧的活动确实为曹操减少了许多后顾之忧,举人得力,稳定地方,出谋划策,运筹帷幄。荀彧对汉魏历史局势的影响,曹操予以充分的肯定。他上表颂荀彧功业时说:“臣自始举义兵,周游征伐,与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彧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陛下幸许,彧左右机近,忠恪祗顺,如履薄冰,研精极锐,以抚庶事。天下之定,彧之功也。”[61]曹操的评价,并非称颂之词,荀彧确实为曹魏强大与统一北方建立了莫大的功勋,其影响不可谓不深远。正如钱穆先生所论:“然东汉士人正还有一种共遵的道德,有一种足令后世敬仰的精神,所以王室虽倾,天下随乱,而他们到底做了中流砥柱。”[62]

观曹操之成就,实为士人之功,而士人之功,则乃“挟天子以令士人”之结果。荀彧之所以尽心尽力辅佐曹操者,与“挟天子以令士人”有直接关系。所以当曹操要准备晋爵魏公时,荀彧依然坚定地选择献帝,以死殉道。范晔以为荀彧之死,与阻董昭九锡之议有直接关系,“及阻董昭之议,以致非命[63];陈寿《三国志·荀彧传》记载荀彧的死是“以忧薨”[64]。可见,荀彧之死,与献帝有莫大关系。“乃论者讥其为操谋篡,而以正论自诡,又岂持平之论哉?彧之智,算无遗策,而其知操也,尤习之已熟而深悉之;违其九锡之议,必为操所不容矣,姑托于正论以自解,冒虚名,蹈实祸,智者不为,愚者亦不为也,而彧何若是?夫九锡之议兴,而刘氏之宗社已沦。当斯时也,苟非良心之牿亡已尽者,未有不测然者也。彧亦天良之未泯,发之不尽耳,故虽知死亡之在眉睫,而不能自已。”[65]王夫之认为荀彧反对曹操晋爵魏公,是其良心使然,笔者以为其实也是士人骨子里的“道”的观念使然。可见此前荀彧为曹操出谋划策之作为,实为“挟天子以令士人”之结果。

对于“挟天子”的影响,王仲荦先生也做了评价。他说:“自从曹操迎汉帝都许以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仅使自己的地位高出一切文臣武将,而且此后发号施令或是征伐异己,都用汉帝名义,名正言顺,造成了统治上的极大优势。”[66]王先生这里指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显而易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征伐过程中,诸侯并不为曹操所用,他们仍然是曹操逐鹿中原的敌手,如四世三公的袁绍;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靠谁或用怎样的策略来攻打众诸侯,这就要落实到具体参与历史活动的历史个体——士人身上来。曹操利用士人心系汉室的心理,“挟天子以令士人”,从而取得士人为曹操出谋划策的效果,这才是“挟天子”所取得的最大成果。不过这个成果相对容易被人忽视。

所以,“挟天子以令士人”取得了士人归曹并为其出谋划策——“以亡为存”、稳定曹操后方、消除曹操敌手、消减军事压力的实际效果,为曹魏的强大和统一北方,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笔者并非是有意夸大“挟天子”的影响,虽然“挟天子”的作用不能绝对化,但“令士人”之影响是不可小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