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二十世纪50-70年代政治色彩明显,宣传功能突出

二十世纪50-70年代政治色彩明显,宣传功能突出

更新时间:2025-09-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益民食品厂推出的夹心糖罐。红色,向来是中国人民所喜爱的吉祥、美好的颜色,这里既传承了民族文化,也体现红色政权。图5:香蕉糖包装纸图片在大街小巷打上政治宣传标语是中国特殊时期的产物。从图5这张糖纸,可以看出当时的益民食品厂也体现着当时中国的整体政治形势,在包装纸上印有“痛打美帝”四字,表现出对六七十年代中国政治形势的密切跟进,在作为食品包装的同时,政治宣传功能也凸显出来。

益民食品厂一厂的前身在解放战争前期就创立了合资企业的商标“蔓登琳”。“合资”,在当时可以说是走在时代的前沿了。“2025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上海的益民食品厂,在四五十年代就率先成为合资企业,不仅如此,第一家公私合营的企业也是诞生在上海。这正体现了上海经济一开始就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同样,笔者从益民食品厂的食品包装上也可以发现它的图案具有当时时代明显的特征,并且满足当时时代的一些需要。

图1:光明牌紫冰糕包装纸图片

图2:友谊夹心糖包装纸图片(湖南省长沙市李炳梅女士收藏)

图3:奶油奶糖包装纸图片(湖南省长沙市李炳梅女士收藏)

图1是文革时期的。图上的青年抱着一捆稻草,脖子上挂着汗巾,看得出来是在田间耕作。类比当时的历史背景,大批知识青年下乡劳作。毛主席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张图就是体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背景,也折射出“文化大革命”中的某些社会特征。

图2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益民食品厂推出的夹心糖罐。图中的小孩眼睛大大的,系着红头巾,手上拿着一颗大大的红色糖果。红色,向来是中国人民所喜爱的吉祥、美好的颜色,这里既传承了民族文化,也体现红色政权。此图内容与时代背景契合紧密。

图3的时间为20世纪60年代。图上是知识青年学习的图案,与“文革”的主题就不谋而合,而且整张糖纸,是以红色为底色,红色也是60年代的年代色,所以构色方面也有年代的考究。

这三幅图都表明食品包装带有当时的政治文化特征。

图4:奶油香兰奶糖包装纸图片

(湖南省长沙市李炳梅女士收藏)

图4可以看到上面的女孩正在进行锻炼,同时主要构色也是红白。这是对运动的一种宣扬赞赏,鼓励人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图5:香蕉糖包装纸图片

在大街小巷打上政治宣传标语是中国特殊时期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中美关系还未改善,街头常见的标语是“打倒美帝”等,不但墙体上,一些画报、书籍、包装纸等也有类似的标语。从图5这张糖纸,可以看出当时的益民食品厂也体现着当时中国的整体政治形势,在包装纸上印有“痛打美帝”四字,表现出对六七十年代中国政治形势的密切跟进,在作为食品包装的同时,政治宣传功能也凸显出来。

图6:水果奶糖包装纸图片(https://www.daowen.com)

图7:留兰香包装纸图片

图8:益民乳脂糖包装纸图片

(湖南省长沙市李炳梅女士收藏)

食品包装材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可从图1、图3到图8发现这些食品包装的材质基本上都是蜡纸和硬纸。因为当时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困难,国民经济落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缓慢,当时的工业水平,尤其是材料工业水平较低。而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着力恢复战后的经济,所以依然是用廉价的蜡纸或硬纸片来做糖纸。可见,食品包装的材质也是当时上海社会经济的一种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