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机械台班使用定额-建筑工程定额与计价

机械台班使用定额-建筑工程定额与计价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合理使用机械和合理的施工组织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就称为机械台班消耗定额,也称为机械台班使用定额。如两台机械共同工作一个工作班,或者一台机械工作两个工作班,则称为两个台班。

机械台班使用定额-建筑工程定额与计价

一、机械台班使用定额的概念

1.定义

在工程施工中,有些工程项目是由人工完成的,有些工程是由机械完成的,有些则是由人工和机械共同完成的。在人工完成的产品中所必须消耗的时间就是人工时间定额。由机械完成的或由人工机械共同完成的产品,就有一个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机械所消耗的工作时间。

在合理使用机械和合理的施工组织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就称为机械台班消耗定额,也称为机械台班使用定额。

所谓“台班”,就是一台机械工作一个工作班(即8h)称为一个台班。如两台机械共同工作一个工作班,或者一台机械工作两个工作班,则称为两个台班。

2.机械台班使用定额的表示形式

(1)机械时间定额。就是在正常的施工条件和劳动组织的条件下,使用某种规定的机械,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台班数量,即

(2)机械台班产量定额。就是在正常的施工条件和劳动组织条件下,某种机械在一个台班时间内必须完成的单位合格产品数量,即

机械的时间定额与机械台班产量定额之间互为倒数。

(3)机械和人工共同工作时的人工定额:

【例2-9】 用6t塔式起重机吊装某种混凝土构件,由1名吊车司机、7名安装起重工、2名电焊工组成的综合小组共同完成,已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为40块。试求吊装每一块构件的机械时间定额和人工时间定额。

解:计算步骤为:

1.吊装每一块混凝土构件的机械时间定额

2.吊装每一块混凝土构件的人工时间定额

(1)分工种计算:

吊装司机时间定额=1×0.025=0.025工日

安装起重工时间定额=7×0.025=0.175工日

电焊工时间定额=2×0.025=0.050工日

(2)按综合小组计算:

人工时间定额=(1+7+2)×0.025=0.25工日

二、机械台班定额的编制

1.机械工作时间的分析

机械工作时间的分析如图2-4所示。

图2-4 机械工作时间的分析

(1)机械的定额时间。机械的定额时间包括有效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无负荷时间和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三部分组成。

1)有效工作时间。包括正常负荷下的工作时间和降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

正常负荷下的工作时间是指机械与说明书规定的负荷相等的正常负荷下进行工作的时间。

降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是在个别情况下由于技术上的原因,造成机械在低于其规定的负荷下工作的时间。如汽车装运货物,其重量轻体积大,而不能充分利用汽车的载重吨位,这种情况下也视为有效工作时间。

2)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是指由于施工过程的特性和机械的特点所造成的机械无负荷工作时间。如铲运机返回到铲土地点。

3)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是指由于操作和施工过程的特性而造成的机械工作中断时间。

与操作有关的不可避免中断时间:如汽车装、卸货的停歇时间。

与机械有关的不可避免中断时间是指用机械工作的工人在准备与结束工作时机械暂停的中断时间。

工人休息时间是指因工人必须的休息时间而引起的机械中断时间。

(2)机械的非定额时间:(www.daowen.com)

1)多余的工作时间是指可以避免的机械无负荷如工人没及时给混凝土搅拌机装料而引起的机械空转,或者在负荷下的多作工作时间(如搅拌机搅拌混凝土时超过了规定搅拌时间)。

2)停工损失时间按其性质分为由于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和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前者是由于施工组织不善、机械维护不良而引起的停工时间;后者指的是如水源、电源中断以及气候条件(暴雨、大风等)的影响而引起的机械停工时间。

3)违反劳动纪律的损失时间是指由于工人迟到早退及其他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而引起的机械停歇时间。

2.机械台班定额的编制方法

施工机械台班定额,是施工机械生产效率的反应。编者按制机械定额的程序及方法如下:

(1)确定正常的工作地点。就是将施工地点、机械、材料和构件堆放的位置及工人从事操作的条件作出科学合理的平面布置和空间的安排,使之有利于机械运转和工人操作,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充分利用工时,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的生产效率。

(2)拟定正常的工人编制。根据施工机械性能和设计能力及工人的专业分工和劳动工效、合理的确定操作机械的工人(如司机、维修工等)和直接参加机械化施工过程的工人(如混凝土搅拌机装料、卸料工人)的配备,确定正常的工人编制人数。

(3)确定机械纯工作1h的正常生产效率(N)。机械1h纯工作正常生产效率,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由具备机械操作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工人驾驶机械,机械1h内应达到的生产效率。

建筑机械可分为循环和连续动作两种类型,下面以确定循环机械1h纯工作正常生产效率为例,步骤如下:

1)确定循环组成部分的延续时间。根据机械说明书计算出来的延续时间和计时观察所得到的延续时间;或者根据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确定其循环组成部分的延续时间。

2)确定整个循环一次的正常延续时间。等于机械该循环各组成部分的正常延续时间之和(t1+t2+t3+…+tn=t)。

3)确定机械1h纯工作时间的正常循环次数(n)。可由下列公式计算(单位:s):

4)确定机械1h纯工作的正常生产率(Nn)可由下式计算:

Nn=nm

式中 Nn——机械1h纯工作的正常生产率;

n——机械1h纯工作时间的正常循环次数;

m——机械每循环一次的产品的数量。

【例2-10】 塔式起重机吊装大模板到五层就位,每次吊装一块,循环的各组成部分的延续时间如下:

挂钩时的停车时间 12s

上升回转时间 63s

下落就位时间 46s

脱钩时间 13s

空钩回转下降时间 43s

合计 177s

纯工作1h的循环次数n为

n=3600÷177=20.34次

塔吊纯工作1h的正常生产率Nn

Nn=20.34×1块/次=20.34块N台班=NnTKB

(4)拟定机械台班产量定额(N台班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N台班——机械台班产量定额;

Nn——机械1h纯工作的正常生产率;

T——工作班延续时间(一般为8h);

KB——机械时间利用系数,

例如:JG250型混凝土搅拌机,正常生产率为6.25m3/h,工作班为8h,工作班内机械纯工作时间为7.2h,则:

机械时间利用系数(KB)=7.2÷8=0.9

混凝土搅拌机台班产量定额(N台班)=8×6.25×0.9=45m3

混凝土搅拌机时间定额=1÷45=0.022台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