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凝道任梧州知府,上任伊始,针对当地相对杂乱的社情民情,感到迫切要用传统的儒家思想道德来教化民众,于是他别出心裁地编著了《训俗迩言》,令人印写传播,人人遵循。嘉庆二十二年(2025年)八月,广西梧州士绅钟琳等人在谢凝道离任梧州之后,召集当地文人以诗歌的形式赞颂谢凝道。这些诗歌结集成《梧江兴颂》,钟琳在序言中写道:“芝田先生性孝友,湛深经术,岁登科第,翱翔铨部……嘉庆十九年特诏持节典梧郡,不数月,废修事举,民气大和,四载以还,划削旧染,民日迁善。”以至于离任在即,梧州百姓“咸奔走告语,欲攀辕而未得也。乃相率为歌诗,以抒其感激爱慕之意”。
谢凝道在《训俗迩言》中,引经据典,正气凛然,他认为:“孝悌,生人之大本也”,“廉耻,生人之大节也”,“勤俭。生人之大计也”,“容忍,生人之大度也”。其《孝悌》篇中提出:“孝父母,以诚顺为本。友兄弟,以和敬为本。”“为人子而使父母无可想望处,则父母之心更痛矣。”他引用法昭和尚的诗句劝导世人:“同气连枝各自荣,些许言语莫伤情。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在《廉耻》篇中,他指出:“大抵人之不廉,以至于悖祀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因此,“人惟知耻,先立起志来,不甘暴弃,毕竟能成个器物”。在《勤俭》篇中,他强调“素布可以暖躯,何必绮罗。藜藿堪以自奉,何必肥甘”。“贫富均少不得勤俭二字。勤非孜孜为利,惟在竭力经营。俭非鄙吝不堪,只是量入为出”。“故勤能补拙,俭事以养廉,实为居家、居官要法”。在《容忍》篇中,他强调:“只回头认自家一句错,便是无边受用。只温语称人家一句,便是无限宽舒”,“今人以一朝之忿,激而成讼,绊葛株连,以致倾家荡产,亡身及亲,追悔无及”。因此,“为父兄者,日取古人之嘉言懿行,如孝悌、廉耻、勤俭、容忍诸类。朝夕与之讲贯,则先入之言为主,童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至走错路矣”。(https://www.daowen.com)
全文雅俗兼备,循循善诱。关于谢凝道“所至民富、所去民思”的诗文屡见方志记载。梧州岁贡沉开在诗中赞叹:“锦旋终养恰三秋,忠孝贤声万古留。吏部文章谆虎幄,铨曹政绩著龙楼。甘棠广荫苍梧野,西佛争称生伯侯。此日骑鲸归玉阙,名垂竹帛壮汀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