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文山彝族:蜀地彝族分裂与历史演变

文山彝族:蜀地彝族分裂与历史演变

时间:2023-10-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蜀地彝族部落首领阿普笃慕为避洪难,带领部分部民返回其祖籍地云南,而留在蜀地的彝族,仍然保留着死葬石棺的习俗,彝族史书中把这种石棺葬习俗称为“濮苏乌乌”,也叫“洛撮”,即石人。在此期间,由于内地移民进入蜀地的人口大量增多,对蜀地彝族的分布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许多彝族因此融合到了汉族中。在这一时期,这些地区的彝族人民在农业生产水平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对外商业贸易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文山彝族:蜀地彝族分裂与历史演变

蜀国杜宇(望帝)后期,蜀国发生了大洪难,荆楚部落首领鳖灵由于治水有功,最后取代杜宇做了蜀王,号称“开明氏”。此时,蜀地彝族部落首领阿普笃慕为避洪难,带领部分部民返回其祖籍地云南,而留在蜀地的彝族,仍然保留着死葬石棺的习俗,彝族史书中把这种石棺葬习俗称为“濮苏乌乌”,也叫“洛撮”,即石人。

周慎王五年(前316年),秦国派司马错率兵灭了蜀国,并移秦民万余户填补因洪难导致“蜀溢”后的蜀地空虚。此后,随着秦国不断加强对蜀地的开发,大批移民进入蜀地,也带来了内地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史记·货殖列传》说,秦灭六国以后,迁入蜀地的卓氏、程氏和郑氏等,在蜀地经营盐、铜而发展富裕起来。与此同时,随着蜀地对外通道的不断打开,特别是在秦昭王(前295—前251年)派李冰任蜀地太守期间,建都江堰,开辟两江灌溉万顷良田,又治理了沫水、青衣江、岷江、文井江、洛水等,使蜀地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并由此不断加强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在这种发展环境下,蜀地中心地区没有迁走的彝族便逐步融合到了汉族之中。而没有被融合的部分彝族,则又南移到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宜宾地区,以及云南的楚雄州和丽江市一带。彝族史书《六祖魂光辉》中记载的“尼夏之战”,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此史书中记述说,彝族尼部落的首领“尼”率领部民与“夏族”发生了激烈的战争,尼部落最后被打败。失败后,“尼”的母亲忧愤而死。随后,“尼”将母亲安葬在石棺中,然后带领部民继续向南移徙。

在此期间,由于内地移民进入蜀地的人口大量增多,对蜀地彝族的分布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许多彝族因此融合到了汉族中。一些彝文史书对这一段历史有这样的记载:“乌乌”有三个儿子,分家后分别变成了汉族、彝族和藏族的祖先。联系黄帝的幼子玄嚣(青阳)继位,其长子昌意从黄河流域南下降居若水(今雅砻江),娶蜀山氏的姑娘,生了颛顼。从颛顼是后来的虞(夷)族、汉族和周族祖先的传说,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彝族史书关于“乌乌”三个儿子变为三个民族的记载,并非是子虚乌有。“乌乌”部落的部分彝族已分别融合到汉族和藏族中的记述,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变动情况的。古往今来,在中国的历史上,夷变汉,汉变夷,或彝族变成其他少数民族,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变为彝族的事都在不断地发生。

而此时,“六祖分支”后的彝族,也开始向川西南地区迁移。在凉山彝族一直背诵的谱牒中说,古侯、曲涅二部从云南迁移到凉山的代数至今分别有70余代和80余代,由此可以推断,古侯、曲涅二部迁入凉山的时间是在西汉时期。凉山彝族的《招魂经》和《指路经》都记载,他们的迁移路线分别从云南永善县的井底坝和大屋基渡金沙江进入四川的雷波坝子,然后沿美姑河向西到达凉山中心的利美莫姑,即今天的美姑县利美甲谷山山麓。这些地方水源充足,草木丰茂,宜牧宜农。两部落在此停留了一段时间后,他们中的一部分又从利美莫姑向西经利美都柯、利美且窝迁到利美竹核。利美竹核是个山间坝子,纵横30多里,东、西、南三面环山,美姑河从东北流入,蜿蜒其间,宜种稻菽荞麦,牧草丰富,极为富庶。两部在这里住了一段时期后,除有部分继续定居下来以外,两部落又开始新的迁移,并由此分道扬镳,古侯部迁向东方,曲涅部迁向西方。因此,两部的《指路经》中都说:左边是曲涅路,右边是古侯路;曲涅、古侯二路走。

从利美竹核迁出以后,古侯部分布在东方牛牛坝以北的有阿侯家和苏呷家;从马边到天喜一带的有甘尔和浦田12支;靠近雷波的有阿著家、阿苏家、涅索家和马家九支等,阿著家后来成为雷波一带腰缠万贯的元代著名长官司。曲涅部在凉山中部偏西,他们中的阿尔家最初住在宜车河的车子尔哈一带,后来又分为数支向龙头山、瓦库尔苦、巴普及巴普以南地区迁移,他们中的八且家住昭觉坝子北山,利利家则分布在西昌一带,后来成为元代著名的罗罗斯宣慰司。(www.daowen.com)

这些部落和家支在汉文史料中被记邛人、徙人、笮人等。

另外,在川黔交界处赤水河流域的叙永、古蔺一带,为恒部后裔扯勒家所居。慕雅卧第19世孙共有9人,最小的一个叫德额奋(《且兰考》中记为德赫辉)。德额奋早先居住在柯洛大城(今贵州威宁),经作斋祭祖以后分支迁移到了彻彻雅液(今赤水河畔)的各滴啥垮和柏雅妥洪(今四川古蔺、叙永一带),并在这一带征服“濮人”后设置宗庙,超度祖先,立国创业,偃武修文,强盛一时。

在这一时期,这些地区的彝族人民在农业生产水平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对外商业贸易也有了相应的发展。他们通过三条交通渠道,与外部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商贸联系。首先是通过“五尺道”,从越嶲(四川西昌一带)北上雅安,东向乐山而转宜宾。其次是通过南夷道,从宜宾经老鸦滩、豆沙关、昭通到曲靖转至昆明地区。最后是通过夜郎道,从曲靖东向贵州,沿红水河、西江而下直达番禹(今广州)。从这些贸易交通线向外输出笮马、僰僮(奴隶)、枸酱、邛竹杖等物资。公元前138—前122年,西汉特使张骞在通西域中看到的筇竹杖,就是从四川南部彝族居住区运输到昆明地区后,又从昆明经身毒(印度)道转贩到今天的缅甸、印度等国,再进一步往西到达大夏(今阿富汗)等中亚地区国家,这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南方丝绸之路”。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王朝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设立了越嶲郡,并对郡县首领给予了封号。越嶲郡下辖15个县,郡内部买卖奴隶之风盛行。到了东汉时期,这种买卖人口的现象更为严重。据《华阳国志·先贤士女总赞》记载,这一时期,成都有个叫禽信的人在越嶲做买卖时,被人贩子掳走后作为奴隶转卖,在10年间先后竟然被奴隶主转卖了11次之多。因而此书中说,越嶲郡彝族骠悍勇猛,“难得制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